No Picture
天下事

敎宗法蘭西斯被《時代週刋》選為2013年的風雲人物(裴重生) 2013.12.13

敎宗法蘭西斯被《時代週刋》選為2013年的風雲人物 週刋表示,在極短的時間裡,這位新教宗以非凡的方法,改變了人們對天主教的認知。 “教宗不是在尋求自己的名氣或榮譽"梵帝崗發言人費得可•朗巴底牧師(Rev.Federico Lombardi)說:如果被選為風雲人物對傳福音有幫助的話—-上帝愛世上每一個人—-他肯定會欣然接受。 週刋編輯們沒有選擇美國國安部(NSA)的洩密者史諾登(Edward Snowden)和德州參議員泰德•酷斯(Ted Cruz)而選擇法西斯敎宗。 這是《時代週刋》自1927創刋以來,天主教教宗第三次當選,其它二次是1994年的教宗保羅二世和1962的教宗約翰二十三世。

No Picture
天下事

美國的靈命復興—-塑造(裴重生編譯) 2013.12.03

美國的靈命復興—-塑造了美國的歴史 美國開國元勳是否想把美國建立為基督教國家,一直以來成為爭論的話題。 我們是否脫離了基督教的基礎,或為了迎合世俗而重新銓釋開國元勳定下的法律?有人甚至說美國並不是以基督信仰立國,開國元勳的信仰軟弱。   許多人不明白在1700年代的大規模靈命復興,幾乎使所有的開國元勳被貼上激進的標誌。 艾迪•海耶特(Rev. Eddie Hyatt)在他的書《美國靈命復興的傳承》(America’s Revival Heritage)中提到,當初為逃離舊世界逼迫的清教徒,是帶著一個新的異象,盼望在新世界中,看到一個更新和改造過的基督教。 他們選擇以神的盟約來過生活而不受制於國王和國家定規的信仰。他們不受專制者的管轄而受制於所有人都同意的法律。 後來威亷•潘( William Penn)和貴格會(Quaker)的信徒來到賓州,他們主張人應受內心上帝的管理而不是外在政府的 管理。當時從英國來到費城尋找政府的官員,只找到一間空室。人們都是自理,政府只需一年開會二、三次而已。 然而到了1700年代屬靈熱度迅速減退。信徒迫切的為靈命復興禁食禱告。上帝垂聽了禱告才有1720到1760的第一次大復興。以熾熱講道聞名的約拿單•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即生於此年代。他自小是一個天才,13歳進入耶魯大學,17歳畢業,他以每天讀13小時聖經而聞名。他見證在麻州西部北漢普敦(Northampton)的復興;聖靈進入整個城市,酒吧空空如也,基督徒家中擠满了渴望得救的人們。在其它的城市也有同樣的情形。 從英國來的喬治•懷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的室外佈道,有一萬到三萬人參加。許多城鎮似乎所有人都悔改歸向上帝。 富蘭克林 (Benjamin Franklin) 寫到喬治•懷特腓德在費城的佈道;從原是對信仰毫無概念,到走過街道耳邊所聽聞的都是每一家傳出的詩歌之聲。懷特腓德當時的禱告是,所有的殖名地都能成為一個有神的國家(one nation under God)。 這次的屬靈大復興讓13個殖名地都有共同的經歴,也影響到以後的獨立宣言和權利法案。海耶特在他的研究中一次又一次地發現,這次的大復興對美國開國元勳基督信仰的影響。 以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為例,他以"基督為主之年",結束他每一個文件的簽名。 今天有人懐疑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的信仰,但住在Valley Forge貴格會的艾沙克•派斯(Isaac Potts)親眼目睹他在天寒地凍的森林中跪下,乞求上帝給予幫助。 1800年間屬靈熱再度減退,憂心人士開始禱告。第二次屬靈大復興從耶魯大學開始蔓延到其它校園,造成全國歸向上帝。海耶特認為第二次的屬靈大復興,使美國免於法國血腥式革命的影響。 1850的另一次復興及時成為南北戰爭的緩衝,沒有導致國家的分裂。 海耶特說:我們有多次的屬靈大復興,上帝總是在關建的時刻來到。他禱告上帝能使用這本書,點燃基督徒新的渴望,熱情和異象,讓美國有另一次的屬靈覺醒。 […]

No Picture
天下事

“孤兒主日”(裴重生編譯)2013.11.04

“孤兒主日” 美國有幾千間教會把11月3日的主日定為"孤兒主日"。目的是鼓勵基督徒領養孩子。 因為基督徒歌手史地夫•契門(Steven Curtis Chapman)的參與而受到大眾的鼓舞。他們夫婦從中國領養了3個女孩,在一個悲慘的事故中失掉一個孩子。他們的事工“展現希望”(Show Hope)是對考慮領養的家庭給予引導,和如何面對領養後無預期的挑戰。 “孤兒主日“的國際主任喬迪•塔克(Jodi Jackson Tucker)說:領養是基督徒關心貧困兒童的方法之一,她自己就領養了5個孩子。 她告訢美聯社記者:從聖經的觀點來看,領養一個孩子是守住一個永遠不可打破的盟約。 最後她強調基督徒要有正當的理由來領養。就是給孩子們一個有承諾和愛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