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Picture
成長篇

“緊箍咒”

郭華 本文原刊於《舉目》20期 新“三從四德”?           我曾經是一個雄心勃勃又桀驁不馴的女孩。從小到大,我什麼都要第一。憑著一點點小聰明,我得到了許多:文科狀元,三好學生幹部,優秀學生會主席……            一路上從鮮花和掌聲中走來,甚是自鳴不凡。“上蒼從不便宜懶惰者,更不虧待勤奮者。”我相信靠著勤奮和聰明,我一定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確實,我得到了幾乎我想要的一切:擠過萬頭攢動的高考獨木橋;踏上了令人艷羨的廣播電台;順理成章地赴美。這一切我都認為是個人努力奮鬥的結果。若硬要感謝,我當感謝父母的養育之苦和老師的培育之恩。            當時電台有一位同事是基督徒,都四十了,還沒成家。因為他在苦苦尋覓一位基督徒老婆。他說:“現代女孩都太不容易順服。”我聽了很不是滋味兒,心想:看你那副與世無爭的模樣,還要找個順服的老婆,將來再生個順服的小基督徒,現在這世道,你一家子不被人欺負死才怪!            當時,“順服”二字在我眼裡,簡直就是“迂腐”。到了美國,耳邊就更經常聽到“順服”,心中不禁疑惑:都什麼年月了,即使是中國都已經走過了“三從四德”的年代,怎麼美國卻還在搞這一套?          更有甚者,就是在我的結婚典禮上,竟有教會弟兄引用聖經說:“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教會怎樣順服 基督,妻子也要怎樣順服丈夫。”(《弗》5:21-23)天啊!又來了。我越是不喜歡這兩個字,它越是一遍又一遍的強調,簡直就像緊箍咒一樣。           雖然當時我已受洗成為基督徒,但是我決定,走自己的路,讓“順服”見鬼去吧!而且,我更以自己的方式敬拜神,我想去教會就去,若工作纏身就不去。我為自己開脫:“既然神是我們隨時隨地的幫助,那我就作一個隨時隨地的基督徒。幹嘛非得去教會?” 憤怒的眼淚            當我懷孕時,我就跟我媽約法三章:我負責生;我媽負責養;老公負責錢。我認為這是一個既周全又美妙的計劃。           然而當我一次次申請父母來美時,他們卻一次次被拒簽──儘管那些日子,查經小組在我家一次次的為此禱告,但我父母就是不能成行。           我心裡就不痛快,抱怨說:“神啊,你不是說過,地上有兩個人以你的名禱告,你必垂聽嗎?那你為什麼沒有聽我的?或許你根本就聽不見!”           其實,神有更深的功課讓我學習。就在我臨產前的第13天,常規產檢卻發現:與我朝夕相處了38周的寶寶,突然間停止了心跳!沒有一絲一毫的預兆和異常,他悄悄地離開了我。            我兩百六十六個日日夜夜的期盼,化成了破滅的肥皂泡,我的心頃刻間墜入了幽暗的深淵。我對神更反彈到了極點。我腦子裡塞滿了疑問和困惑,心裡頭裝滿了怨恨和不平,骨子裡充滿了寒氣和敵意。           特別當我想到一位名人的話:“當你失去父母,你失去了你的過去;但當你失去孩子,你失去了你的未來。”我心如刀割般痛。我有被神戲弄的感覺:祂明明已經把這 孩子應許給了我,為什麼又將他收回?我怨神的出爾反爾,不講信用;我恨神的不保守,竟眼睜睜看著這種事臨到我頭上;我更恨自己無能,毫無力量保護我的寶 寶。             因為怕被別人看到我的軟弱,我面似一潭平靜的湖水,心卻如一江洶湧的波濤。 […]

No Picture
成長篇

尋找就尋見的上帝 ──讀《約伯記》札記

章蓉 本文原刊於《舉目》20期 拼死叩問            舊約中的《約伯記》是我最喜歡讀的書卷之一。儘管很多地方我都沒有讀懂,但我每每還是硬著頭皮讀。尤其在夜深人靜之時,獨坐燈下讀《約伯記》,總使人有一種心悸和目眩神迷的感覺。            約伯對上帝的信仰,尤其令我感觸頗多。            不可懷疑,約伯是一個虔敬的人。《約伯記》開頭便說:“烏斯地,有一個人名叫約伯,那人完全正直,敬畏上帝,遠離惡事。”           可接下來的敘述,是上帝竟允許了撒但攻擊約伯,“只是不可伸手加害于他”。約伯的厄運接踵而至,首先是失去財產,接著失去所有的兒女。            他陷入無限哀慟之中,但他仍沒有喪失對上帝的虔敬。他說:“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           接著撒但使他從腳掌到頭頂長毒瘡,不得不坐在爐灰中,拿瓦片刮身体。但約伯仍然持守他對上帝的信仰。他的妻子勸他“棄掉上帝”,他卻責備妻子,“你說話像愚頑的婦人一樣。哎!難道我們從上帝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讀到這裡,約伯對上帝的信仰夠令人欽佩了。            約伯雖堅持他的信仰,但他也實在弄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苦難降臨于他。他只有詛咒自己,詛咒自己的生日,詛咒自己為何不死在母腹中。            約伯的命運,是典型的“好人遭惡報”的命運。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在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中,不也常常如此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命運?上帝為什麼會允許這一切發生?           約伯在絕境中,大聲詰問神:“受患難的人為何有光賜給他呢?心中愁苦的人為何有生命賜給他呢?他們切望死,卻不得死……我所恐懼的臨到我身,我所懼怕的迎我 而來……”不能好好地活著,卻又不死,難道生命可以苟延殘喘嗎?約伯的拼死叩問,反映了曾經有過像約伯那樣遭遇的人的心聲。 愛恨交加            接著,約伯的幾個朋友依次出場,他們“好心”幫著約伯解答,為什麼“好人遭惡報”的命運。但他們的解釋,使約伯不能接受。約伯絲毫不懷疑上帝的全善全能,也 不懷疑自己是“敬畏上帝”的義人,連上帝也是這樣稱許他的。那麼答案也許只有一個:即上帝並不是像人們所想像得那麼“公義”,或者上帝根本就沒有在意你, 也不曾關心你。            這就是約伯的感受,也是我們每一個經歷過生活的苦難的人,曾經有過的感受。這種感受,你可以說它不對,但它是真實的。            約伯的可貴卻在于:即便如此,他還是在找尋上帝。他找了又找,他找得那麼迫切,“我往前行,祂不在那裡,往後退,也不能見祂。祂在左邊行事,我卻不能看見,在右邊隱藏,我也不能見祂”。            這樣的經驗,也不是約伯一人獨有。當一個人身處人生的困境時,有時真是不知道上帝在哪裡,那種孤立無援令人寒徹心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