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透視篇

  • 當我們從正面看事情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努力實踐聖靈充滿的生活,讓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成為我們的生活形態。

    閲讀全文…

  • 我就此反省——我因為不知道個體之間的這種差異,所以多年來,認為我的感覺就是別人的感覺,而且很習慣用自己的感覺去評判他人感覺的對與錯。

    閲讀全文…

  • 成為賴比瑞亞的“信息”(“Be the Message”to Liberia)(鄭期英編譯)2014.10.28

    修可牧師也鼓勵全美國的牧師,在11月16日那天,把講道信息缩短,鼓勵會眾走到教堂外有需要的人群中。

    閲讀全文…

  • 女兒愷倫到了含苞欲放的年齡,我早就想和她進行一場關於青春的私密長談,可是平日總有兒子的身影在一旁晃動。終於等到暑假,兒子去參加航海營,我和丈夫帶著女兒,進行了一次“神秘之旅”。

    閲讀全文…

  • 愛,死亡不能隔絕(謝榮生)

    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是“愛”,因為愛在生命中連結了行動、情感和心思,也蘊含了信任、幫助、鼓勵、保護、接納、饒恕、自由、平安、喜樂,以及一切在愛中的元素。

    閲讀全文…

  • 新聞三則(裴重生編譯)2014.10.13

    經過18年辛苦的工作,埃蘭事工(Elam Ministries)和一主要的聖經翻譯機構,推出新的波斯(Farsi)語聖經。(Farsi是伊朗官方的語言)

    閲讀全文…

  • 哥斯達黎加(Costa Rica)慶祝“聖經日"(裴重生編譯)2014.10.06

    9月,墨西哥和中美洲的國家慶祝她們的獨立日,到處都有色彩繽紛的遊行和慶典活動。然而說西班牙語基督徒找到另一個值得慶祝的理由。

    閲讀全文…

  • 裴重生編譯 面對死亡,依靠信仰 —-蘇丹婦女,瑪莉安‧伊巴森(Marian Yahia Ibrahim)故事的續篇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天下事”專欄 2014.10.02 《舉目》官網在6月30日(http://behold.oc.org/?p=23504)及 5月23日(http://behold.oc.org/?p=22557)分別報導了這位因為不願改變信仰成為穆斯林而受盡逼迫、淩辱、刁難的蘇丹婦女。經過國際多方的幹預和美國政府的關切,6月蘇丹最高法院推翻她死刑的判決。但蘇丹政府百般阻撓她和她的家人離境,因為人身的危險,他們曾躲藏在蘇丹首府喀土穆的美國領事舘。最後安全抵達義大利。8月1日終於到逹他們的目的地-美國,目前居住在新罕布什州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New Hampshire)。 在接受福斯(Fox News)電視台,凱莉擋案(The Kelly File)的專訪時,瑪莉安提到她在臨盆時,獄方拒絕將她腳踝上的鎖鍊取下,她是靠著信仰才可以走過這些艱難。她說“既便是死也不會放棄信仰,因為信仰是生命,沒有它,就沒有生命!我有選擇信仰的權利!她強調自己不是蘇丹甚至世上唯一面對此問題的瑪莉安!” 我想到使徒保羅一生的艱苦。他經過患難,窮乏,困苦,鞭打,監禁,擾亂。然而他卻可以說:“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壊,內心卻是一天新似一天。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 我為瑪莉安感恩!如同保羅,她為上帝做了最美好的見證!

    閲讀全文…

  • 這是非洲詩人加斯頓.巴特.威廉姆斯在《琴鍵》中的詩句。詩人把黑人和白人比喻成鋼琴中的黑、白琴鍵。在修長的手指下,兩種顏色不同的琴鍵,奏出和諧而又宏亮的樂曲。

    閲讀全文…

  • 亞瑟.華理斯說:“一項正確的行為,假如出於不正確的動機,便在上帝面前失去一切的價值。”上帝傑出的僕人陶恕也說:“動機是審判我們一切行為的最高準則。” 16世紀的大主教芬乃倫則感嘆:“對於我們的動機,要何等謹慎!”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