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苦難

  • 在我二女兒出生前,我想給她起個名字。起名字可是重要的事,我來到神的面前禱告。我求問神,我這個女兒,會是怎樣的性情與模樣。

    閲讀全文…

  • 這條小路(楊中青)

    永不能忘記那個晚上,救護車的笛聲由遠而近,以前總是呼嘯著穿街而過,那晚卻停在我家門前,帶走生病的老大,而留下的是無盡的驚恐與問號。經過醫生的檢查証 實,老大患的是腦癌,從此這條路成了傷心之路。此後,開車往來於醫院和家的路上,想到孩子所受的肉体的痛苦,醫藥的有限和身為父母的無助,不禁淚流滿面。

    閲讀全文…

  • 陸尊恩 本文原刊於《舉目》36期        “深哉,神豐富的智慧與知識!他的判斷何其難測,他的智慧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他的謀士呢?誰是先給了他,使他後來償還呢?因為萬有都是本於他、倚靠他、歸於他,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遠!阿們”(羅11:33-36)        在屬靈的世界裡,最強的人也是最弱的人。因為他們懂得在神面前完全地示弱、完全地依賴,因此變成了最剛強的人。        懷疑是人的天性,懷疑那不應該懷疑的是人的罪惡;懷疑一切的人卻不懷疑自己的懷疑,是驕傲。在神的面前,我們只能像嬰孩一樣地把自己交出去,這就是信心。         懂得什麼是神的恩典的人,知道不只是禱告求來的一切是恩典,還知道禱告沒有求來的,也是恩典。還有那許多沒有禱告求過,但已經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一切,更是恩典。         突然間,禱告的人明白了,原來自己一直都活在神極豐富的恩典中,我們還沒有開始祈求,神已經在照顧我們,我們還拒絕他、埋怨他。如果神將其中小小一部分的恩典拿走了,我們還指責他不愛我們、不值得我們信賴。       “屬天的”與“屬地的”區分,對自我中心的我們而言,早已經變成“對神有意義的”與“對我們有意義的”的代名詞。我們不斷地用“是否對自己有意義”來評估神做 的事是好還是壞。憐憫的神答應過許多“屬地的”禱告,卻也命令他的兒女“先求神的國與神的義”。神總是溫柔地等候我們愛上他,直到我們心甘情願地,將他的 心意當作有意義、又重要的事。        什麼時候我們能夠真正學會,從神的眼光,就是從那被高舉的十字架上向下觀看,才發現基督的救恩是如此的深刻、如此的犧牲、如此的溫柔。        很少有人會問:“為什麼會有恩典?”但是有很多人問:“為什麼會有苦難?”其實恩典與苦難一樣地奧秘,甚至更加地奧秘。         恩典的上帝也是苦難的上帝,他掌管這一切,約伯不能明白,只能敬畏。        令人驚奇的是,苦難的上帝成為了受苦的上帝。他沒有告訴約伯為何要有苦難,但他為約伯接受了十字架的苦難。        神的恩典、神的榮耀、神的全權,令禱告的人又詫異、又感動、又欣喜。因為,神每天所顧念的,竟是我們小小的憂慮、小小的懼怕與小小的迷惘。        “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他,因為他顧念你。”(《彼前》5:7)        當我們真心相信“在神萬事都能”的時候,我們也自然地放棄了自己掌握明天的企圖心。放手吧!讓聖靈的流水帶領我們飄向未知的海域。        “主啊!你要帶我到哪裡去呢?”主說:“不要怕,只要信。” 作者來自台灣,西敏神學院道學碩士,現擔任台北信友堂傳道。本文摘自他的博客: http://blog.roodo.com/tsunenlu/. ,感謝作者惠允轉載。

    閲讀全文…

  •    “神怎麼這麼可怕!?”在飯桌上談起5月12日四川大地震的中國同學,冒出了這一句話。筆者不認為這是對神的一種冒犯,反視之為內心誠實的吶喊。

    閲讀全文…

  • 5月23日,大地震中被毁损的“大禹故里”牌匾,从北川废墟中清理出来,专程送往绵阳文物局。

    閲讀全文…

  • 教會在第二世紀後半期,遭到羅馬皇帝馬可‧奧熱流(Marcus Aurelius,161-180年在任)的血腥逼迫。其中最著名的是於177年在高盧的逼迫。

    閲讀全文…

  • 漂流在外的人,多少都有思鄉之情。念及故鄉的親友,我們都有一絲沉重。舊約時期,被擄在外的尼希米也關心他的故鄉。但是,他之所以悲哭,不只是因為聽聞了故鄉、同胞的慘境,更是因為上帝的榮耀沒有彰顯。

    閲讀全文…

  • 離婚後,我和七歲的兒子都都同住。都都有一晚臨睡前問我:“媽媽,我還是想你和爸爸在一起,我們還像以前那樣,有沒有這種可能?”

    閲讀全文…

  • 到底我們的社會在哪方面出了問題?我們應當將我們的社會及家庭建立在怎樣的基礎上?基督教所傳揚那充滿盼望的信息,對社會中許多對人生不再抱有希望的人來說,到底起了什麼積極的作用?

    閲讀全文…

  • 人老了,可以像站在山峰上看過去,走過的路看得清清楚楚。一條筆直的路線幾乎是沒有的,走過的路總是彎彎曲曲的。有些曲折到了一定程度,可以使人生軌道大大改變方向。這就是“曲折”從量變到質變,成為“轉折”。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