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问古道,勇于归正
吕沛渊 本文原刊于《举目》46期 早期教会的基督徒,承袭旧约圣徒的信念:“圣约子民 团体”在日常生活每一方面,都要活在神面前过敬虔生活。他们不认为“圣约生活”只侷限于正式聚会与敬拜礼仪而已。对他们而言,“守主日敬拜主”是非常重要 的,会启动一星期的圣洁生活;“洗礼”和“主的晚餐”是恩典之约的记号与印证,也是神施恩给圣约子民的媒介;“教会纪律与劝诫”是圣约子民的生活操练与管 教,保护群羊过圣洁生活。 圣约子民团体 早期教会的信徒,清楚认识“教会”是蒙神恩 召,从世界中分别出来的团体;神在主基督里与选民所立的“恩典之约”,在新约时代的应验是从五旬节开始的;新约教会是在“主基督的受死,复活,升天,圣灵 降临”之后起始的,是与旧约时代中的圣徒同为一体,同属“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旧约圣徒被称为“被成全的义人”,与新约子民同属天上锡安山的教 会(《来》12:22-24)。 所以,第一世纪的教会信徒,包括犹太人与外邦人,都认清自己与旧约圣徒血脉相连,同为恩典之约的圣约子 民。旧约圣徒守安息敬拜主,新约子民也在主日守安息敬拜主;旧约圣徒受割礼,新约子民受洗礼,洗礼等同于割礼(《西》2:11-12);旧约圣徒守“逾越 节的晚餐”,新约子民守“主的晚餐”,是同一意义(《林前》5:7)。新约的圣礼“洗礼”与“圣餐”,与旧约的圣礼一脉相传,是身为圣约团体的教会,所不 可或缺的。 主日敬拜 新约圣经记载:初代教会的崇拜聚会是在每周的第一日(《徒》 20:7; 《林前》16:2),记念欢庆主耶稣基督在七日的第一日从死里复活。从那一天起,教会都是在此日聚会敬拜。这一日被称为“主日”(《启》1:10),是整 个基督徒生活与教会敬拜事奉的中心。“主日”是欢喜快乐的敬拜之日。 在巴勒斯坦的犹太基督徒,守主日与主餐,也谨守第七日安息日与旧约节期,表明他们没有背弃摩西律法。然而,当犹太教的会堂领袖驱逐逼迫他们,再加上主后70年的圣殿被毁之后,犹太基督徒也就不再守旧约的安息日与节期。“实 体”已经来到,这些可守可不守的“影儿”就渐渐消失了。在外邦各地所建立的教会,从一开始就只守主日,不守安息日。主后第二世纪的伊格那丢 (Ignatius),《巴拿巴书信》的作者,殉道者游斯丁(Justin Martyr)的论述,都详细说明为何基督徒守主日,不守安息日。 无论是外邦或犹太地的基督教会,都很清楚:“主日”聚会敬拜,是主耶稣自己与使徒们的清楚教导;“主日”是特别作为敬拜,奉献,灵修默想的日子。虽然每一天 都是主的,主赐给我们的日子;正如每一餐晚餐都是主的,主赐给我们的晚餐(《罗》14:5-6)。但是“七日的第一日”特别被分别出来称为“主的日子 (the Lord’s Day)”,正如“主的晚餐(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