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派博

  • 從權力關係與生命素養,看權威扁平時代的教會治理(陳恩加)2024.04.24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04.24 陳恩加 當心“靜音模式” 2023年4月的一天,我和同教會的一位弟兄,聊到基督徒領袖在信仰進路光譜上的位置。他提到于宏潔牧師的講道,用詞比較很宏大,劉志雄長老的敘事,則相對更生活化,但他們都有比較資深的牧養經歷;而有的牧者學術專精,卻不太牧會。 我回應說,很喜歡像The Pastor as Scholar and the Scholar as Pastor這本書的兩位主人公卡森(D.A. Carson) 和派博(John Piper):一樣是“集學術型和牧養型於一身”的基督教領袖,他們既有深厚的神學素養,同時又具備溫暖的牧者心腸。 朋友則打趣說:“那你來做牧者型學者,我做學者型牧者”。我則笑著回復:“現在我們教會的牧者當的好好的,也沒到退休的年紀,你這話要是被他聽到,會不會覺得我們有‘造反’的感覺?”。 他只簡明扼要地總結:“你我他都是‘平的’”。 當他說到“平的”時,我才突然意識到自己一直認為:一個基督徒想要成為牧者,是一件高風險的事。倒不是因為這中間要經過漫長的神學訓練,出來服事後薪酬不高還要幹各種髒活累活等,而是因為教會中來自人際關係的各類張力。 我從小成長在一間非常重視“權柄”的基要派教會中。長老、職事等領袖“高位“,存在著家族傳承現象。同時,不少信徒因為對帶領者的決策有所質疑,就被打上了“不順服權柄”的標籤,加強了權力的高度集中與不容置疑。 Remy Diederich在其關於屬靈虐待的著作《信任崩塌》(Broken Trust)中形容,這種權力的壓迫,會導致屬靈領袖的核心人際圈,進入“靜音模式”。其他人為了防止被孤立,也會學乖,不去戳破“皇帝的新衣”(註1)。 這種金字塔式的教會治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年輕人的出挑與會眾的活力。不僅不符合管理學上的扁平化邏輯,更不符合聖經中對領袖品格的要求。 目前,我在一間較為包容、扁平的教會中服事,深刻覺察到對權力、權威這類敏感議題的討論,與合乎中道的應用,是當代教會無法回避也義不容辭的責任。我會從權力、關係與生命素養3個維度,來談一談權威扁平化後,教會的牧養。 權力與責任的扁平化 梵蒂岡第一屆大公會議(First Vatican Council)上,羅馬天主教會確立並發表了兩個憲章,其中之一便提到了“教皇無誤”(papal infallibility)。 身為歷史學家同時又是天主教徒的阿克頓勳爵(Lord Acton),則嚴詞抨擊了這一聲明。那句名言“權力使人腐敗,絕對的權力絕對使人腐敗”便出自他寫給倫敦主教Mandell Creighton,反對該決定的信中。 這句話不僅適合於國家治理,也適用於在教會:教會扁平化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權力的扁平化。 不過,權力扁平化並不意味著領導者完全喪失權力,只是不再被高度集中。因此被下放和分散的權力,能夠促成更為民主的決策制定,和更為合理的治理模式。 換句話說,一間教會不應為了扁平而扁平,而是為了會眾能更好地配搭服事,在生命上互幫互助。 以我目前所在的教會為例,牧者會在每個月第2週的主日下午,會安排同工會議。每項重大決策,均是由同工們(一般有十幾二十個人)共同商議的結果。大家一起獻謀獻策,提出各自意見,牧者最後拍板。此外,各部門部長、各小組長會把所在組織的當前狀況、困難(包括整體和個體)、未來計畫,都放在會上進行交流,盡可能把教會真實現狀進行曝光。 另外,教會每年也會舉行一次退休會,來回顧一年來教會牧養的得與失,同時展望未來要堅守或改正的地方。相比我小時候所在權力不容置疑、決策於“小黑屋”中產生的教會,這樣的決策制定過程,更為公正與透明。而這自然也離不開合理的治理架構——小組、團契與事工部門。 對於小組,我個人認可“大小組,小教會”的理念。如果說基督是教會的頭,教會是基督的身體,那麼小組就是身體的腰板,只有腰板硬全身才能發出最大力氣。 在國內,城市教會能容納的人數,受到空間和環境因素等的限制(往往在寫字樓裡),因此除了主日大家聚在一起敬拜之外,小組聚會成為了信徒平日裡的信仰加油站,小組長便成為了“微型牧者”,擁有組織聚集的權力和聯絡肢體的責任。 對於團契,想必已有不少教會開展青年團契、夫妻團契、職場團契等,讓有能力、有生命和異象者成為其中的帶領人,這也是扁平化的一種體現。至於事工部門,可以成立如敬拜部、關懷部、福音部、行政部等各司其職,各部長不僅分擔了牧者的部分權力,也承接了相應的義務,彼此配搭讓事工有條不紊地開展。 關係的扁平化 九標誌團隊編輯Jonathan Leeman在《認識教會紀律》(Church Discipline)中曾提到,如果一間教會的領袖“對成員厚此薄彼,黨同伐異,脾氣很大,愛孤立人、很難將權力分給他人,任人唯親、喜歡掌控”,那麼加入這間教會就要小心了(註2)。在這種劍拔弩張的畸形人際關係中,同工自然無法放開來與領袖一起服事。 相比教會建制層面的權力扁平化,關係扁平化則更加側重領袖個人品格是否真的具備聖靈所結的果子,考驗其能否在保持領袖威信的同時,與同工、會眾、甚至慕道友“打成一片”,而不是營造出 “靜音模式”。 換句話說,關係扁平化的實質,就是領袖們雖然身居要職,但也承認自己會犯錯、有弱項,樂於接受他人合理的批評與適時的幫助,從而讓牧養過程增添更多的誠實與謙卑(註3)。 我曾經所處的教會,講臺上的資訊往往是不容置疑的。但私下與個別弟兄姊妹的交流中得知,他們對某些觀點是有疑問的,但卻不敢發聲。因為,講員(通常是幾位核心同工)會以“不服權柄”為理由,搪塞過去。或有人針對教會事工的一些盲區,提出自己的想法,也時常會被領袖們以“沒有負擔”為理由回避。 其實,不採納建議並不是什麼問題。關鍵在於當事人抱著怎樣的心態,去處理他人的意見——如果領袖無法謙卑下來,與提出意見的一方平等、和氣地進行交流,那麼就會永遠處於一種夜郎自大的狀態。與之相反,如果領袖與會眾處於一種暢所欲言的關係中,即使會出現爭執,甚至導致有人因此離去,但誠實、平等的人際關係,會成為這件教會的底色,而吸引更多的人前來。 生命素養的扁平化 一間教會無論使用何種治理模式,其目的最終都是為了會眾的靈命得到成長,更好地建造基督的身體。 換句話說,權力、關係等因素扁平化,最終目的正是為了生命素養的扁平化。而生命素養的扁平化,不是指所有人的靈命變得“又扁又平”,而是指“全民皆祭司”——盡可能讓所有的肢體,都能參與教會的服事;每個人的生命素養,都能得到提升。 教會中不應該出現屬靈上的馬太效應——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而應該在恩賜上挖掘、培養更多人,鼓勵更多人參與到各項事工中。對此,我有兩個特別深的感觸: 其一,教會中有位肢體曾問牧者,覺得自己沒有什麼才幹,不知道該參與哪項服事。經過一番開導後,TA發現自己詩歌唱得還不錯。…

    閲讀全文…

  • 讓樹有更多年輪
    ,

    讓樹有更多年輪

    卡森教授、凱勒牧師和派博牧師進行3人對話……如果只學習一家之言,就會成為糟糕的複製品;如果師從兩個派別,就會搞糊塗了。只有多方學習,才能塑造信仰,更自由地領會聖經。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