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舉目
BEHOLD
I
Issue 74
I
2015 July
I
11
禮。外賓護照,每天出門之前,交旅館扣留。之後,
克里姆林宮會場便是進出無阻。之外,觀光、看秀
又送禮。禮物之一,是一隻名貴、醒目的手提皮箱。
手提箱那時是繡花鞋,入門數十年後,新鮮漸
失,被我拿來存放有待清理的聖詩。這該就是員警
得知我是基督徒之故吧。
由皇宮至冷宮,是萬物發展的規律。
丈夫那一批園工機器更是如此。入門之初,無
一不是寶貝。難得書呆子喜愛勞動,雜務園工雖然
一竅不通,但機器應有盡有,應無亦有。每次寶貝
扛回之日,他就會急不及待地在園子裡不斷實習:
一會兒打火,一會兒熄火,機聲隆隆,樂此不疲。
有時天都黑了,他還拿著說明書翻來翻去自強
個不息。我脾氣超好之日,便會在屋裡替他打開室
外捉賊用的探照燈。如今倒真的捉到了賊了,卻巴
不得老寶貝一去莫回頭。原來繡花鞋與敝屣,是同
雙鞋啊!萬物各按其時。
無論如何,話說一批賊贓雞肋由警局運到家的
時候,萬幸,一對洋人夫婦健跑,正經過我家。管
不了什麼陌生人,趕快喊來救急。好先生助人快樂、
手腳俐落,在太太傾聽我的阿里巴巴情節之際,他
三步兩腳就將我全部家當運了入屋。
(四)
接下來是善後—凡是仍然在用的物件,諸如
電腦、電視之類,各歸原位。工具、機器,則請幾
家可能需要的朋友來認領,有用沒用,各安天命。
此次劫事,讓我發現了平常人生中一大不知之
福。
一生當中,不知有多少待完成的清理。比如我
放在蘇聯公事包中的歌譜,週積月累,越疊越厚,
轉眼
10
多、
20
年。
劫事之後,讓我悟出: 清理之事,逍遙一點,
有一天會自動簡化為清除。再逍遙逍遙,足可緩至
後世 。如此,大事變小事,小事終變無事,一生不
知省去多少麻煩
!
除非遇劫。
遇劫,明日復明日之明日,突然就變成了今日。
琴譜還容易,
10
多年都用不到的東西,不必再花精
神,一扔了之。那個聖誕老人大包袱,就沒有那麼
簡單了。
幾翻折騰之後,一大袋的文書字紙已經秩序大
亂。幾十年不曾挪移帳棚,守著同一寒舍,要件照
例按年疊存,只有新陳,從未代謝。眼前這一袋亂
紙,卻新舊雜會。超過
95%
的廢件中,摻雜了要件,
實不知從何著手。
隨手一摸,居然撿出一張
60
年代的支票。
75
元,交租。婚後第一棲室,賓大附近老屋一間,住
窮人
3
戶。樓下是一家中國研究生人家。他們家小
妞喊我
Broken House
(爛屋)阿姨,以之識別於其
他阿姨。我大考的時候,這家人還給我送過飯!
樓上,我們之外,緊鄰是個單身漢猶太人,傳
說曾入納粹集中營。這人形容憔悴,難得露面,出
現時亦目不斜視、不招不呼,卻也是我人生中另一
值得記念的好旅伴—那時外子是受訓醫師,值班
日以繼夜,最長的一次是
3
日
3
夜。我這宿舍出身
的人,從未試過獨守門戶、怕黑。可幸那破房子牆
壁單薄,每天晚上,單身漢打呼之聲,必按時透牆
而來,均勻、鏗鏘,恰到好處,陪我熬過了無數個
黑夜。
一張支票,花了我一爐香的工夫。
50
年積累的
支票,要摸到哪一世紀?
回憶,剪不斷理還亂,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只是,餘生夠用嗎?心一醒,一橫,清理即刻升級
為清除。
別以為清除那麼簡單。我本以為整袋也可以像
詩疊一樣,一扔了之。豈料朋友說,千萬使不得!
因為紙片即使過時,仍然印著許多要緊的個人資
料,不能讓人揀到。
我索性將小偷不曾搬走的其餘兩大盒檔案,
包括來美時的各種老證件,連我的中學成績單都
在內,統統拿到朋友替我找的撕件服務店去,按重
付費。
35
元,親眼看著大半生的記錄入殮,終告
禮成。
(五)
牙醫和我,二人嘴巴如此開開合合⋯⋯牙事告
一段落,我需要閉著嘴、咬牙切齒,等候某種漿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