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22 / 60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22 / 60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透視篇

時代廣場

20

I

舉目

BEHOLD

I

Issue 73

I

2015 May

凱勒說,有些人完全不看清教徒的作品,這類

人容易偏失。但也有些人相反,完全迷失在“清教

徒的森林裡”,那同樣危險。

他自己受路易士(魯益師)與愛德華茲的影響

很大。這兩個人完全不對港,可以說是站在兩個極

端。然而,他們不同的觀點,卻能幫助凱勒平衡,

不至於偏激。

派博也有同感。路易士和愛德華茲同樣對他影

響最大。筆者記得,

2013

年路易士逝世

50

週年的

時候,派博主持的“渴慕神年會”,主題就是記念

路易士。

在本次視頻中,派博提到,愛德華茲的講道中

表達了“上帝榮耀的厚重”—今天的講道比較生

動、風趣,但是很少有愛德華茲和鍾馬田的迫切感,

能讓人感受到上帝榮耀的分量。

卡森也認為,如果人僅僅學習一家之言,就會

成為很糟糕的複製品;如果僅僅師從兩個派別,那

麼,就會完全搞糊塗了。只有多方學習,才能塑造

自己的信仰,更自由地領會聖經。

他本人深受加爾文、懷特腓德和衛斯理的影

響,並從另外一位牧師學習禱告。

他們的話很值得我們三思!

兩個小故事

派博曾在講道中說到,

2007

3

19

日,他

清楚聽到上帝藉用《詩篇》

66

5-7

,以英語對他說

話。

這讓反對禱讀(

Lectio Divina

)的人,跌破眼鏡,

也讓改革宗內部那些堅持“神蹟終止論”者,覺得

不可思議。

為此,派博受到許多批評。

我從旁觀察,派博顛簸的人生經驗,幫助他有

了更寬廣的心,不再受拘於神學架構—上帝似乎

也常常不按照神學的牌理出牌。

更不可思議的,是鍾馬田被聖靈充滿的經歷。

一向保守、極力鼓勵聖公會基督徒離開宗派的鍾馬

田,對傳記作者講述過自己

1949

年靈程低谷時的

一段經驗:

有天早上

6

點鐘醒來,他深深感到

撒但的“同在”,心情特別沉重。穿衣

時,他不經意地看到床頭一本翻開的書

上“榮耀”一詞。陡然間,這詞猶如一

道強光射入他的心。他強烈感受到上帝

榮耀的臨到,心中一切的懷疑和害怕都

消失了。

他感受到一種狂喜,感覺自己距離

天堂很近。他知道這是聖靈的充滿。這

樣狂喜的感覺,一直持續了好幾天。這

是他個人靈程的轉捩點,也讓他在神學

上謙卑下來,不再堅持普林斯頓學派

B.

B. Warfield

的“神蹟終止論”了。

這樣一位注重邏輯思維,把“講道”看作是“著

火的邏輯”的人,居然經歷到“聖靈充滿”這種超

出邏輯的事,可見上帝的心比我們的大。

在上帝面前,沒有人能堅持自己的神學傲慢。

按照基督徒作家

Randy Alcorn

的描述,那些以

自己的神學誇口的人,頂多不過是有成就的邏輯學

者,而非真正的聖經學者。

聖經學者不會強解聖經,以求符合自己的神學

架構。他忠於聖經,而非神學宗派。因此,他可以

接受兩段看似衝突的經文,他會忠於原意釋經,因

為他相信,在永恆的上帝面前,經文必然是統一不

悖的。

“福音聯盟”

其實,這也是“福音聯盟”的原則。

自左至右:唐納.卡森教授、提姆.凱勒牧師,和約翰.派博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