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29 / 60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29 / 60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LCCC

的學生小組活動

班的老師(去唸神

學了)⋯⋯教會再

一次進入嚴重失血

的循環!

在這樣的禾場

中耕耘,迎新送舊

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了。由於此地的就

業機會不多,我們

從來不敢奢望,教

會有一天可以長成

megachurch

(大

型教會)。

平均每二、三年,我們要面

臨同工畢業、服事團隊大換血一

次。如果不積極傳福音、不做門

訓,過不了幾年,教會就要關門。

我們沒有休養生息的本錢。

面對現實,教會上下頗有憂患意

識。只是,對於需要常常送走血

濃於水,有革命情感的同工們,

至今我仍是不能習慣—他們就

像我的家人、我的親兄弟姐妹,

像我的戰場同袍!

神國秧田

很累!但我們深知這個事工

的定位、價值和意義。每當想到

這,就無比興奮!

上帝竟使用這卑微的中西部

小教會,來成就祂的心意。感謝

祂,使我們成為神國的一塊

秧田,為主培育精兵。而且,

上帝親自帶領、差派我們的

同工,在世界各地繼續為祂

作見證。這些學生雖然無法

留在本地教會服事,但他們

依然在上帝國裡,成為其他

教會(特別是中國教會)的

祝福。

可是,當同工畢業相繼離去,

我們心裡不免開始盤算著,對於

這個座落在校園旁,成員以學生

為主體的教會而言,這些出缺的

事工空位,要如何填補?

有時挖東補西、捉襟見肘,

實在是青黃不接、傷透腦筋。我

們只能到上帝的面前求告,相信

耶和華以勒的上帝,必為我們預

備。

1962

年成立查經班迄今,

服事的對象從

60

後、

70

後、

80

後、轉變成

90

後的學生。

其間,學生來來去去,一代

又一代,無論服事對象與教會間

的代際文化,有多大的差異,資

源曾多麼貧乏而不穩定;無論教

會分裂的危機和衝擊一度有多麼

巨大⋯⋯

50

多年來,信實的上

帝不斷供應我們各樣的需要,使

我們不致斷炊、斷

糧。

90

後為主體的

禾場

近來,

MSU

學年接受大約

2000

多名的中國本科新

生、

1000

多名的研

究所新生,華人學

生、學者總數,可達五、六千人

以上。

面對這滿山滿谷,以

90

後為

主體的禾場,教會長執必須處理

的一大難題是,當我們把有限的

資源和人力,全投注在學生事工

時,要如何能兼顧本地的需要?

無疑的,本地家庭是長期支

撐學生事工的穩固基石。如果我

們有更多成熟的本地同工,就可

能牧養更多的學生,而且不必擔

心學生同工高流動性所帶來的問

題。道理容易,可是好像總是分

身乏術、顧此失彼—不是重這

個、就是輕那個。

近來,長執會討論,我們需

要一位專門負責家庭事工的全職

傳道人,來全心關懷牧養這個需

要。只是目前還在規劃階段,無

法報告結果。

我們的信念是:如果上

帝給我們檸檬,我們就做

Lemonade

(檸檬汁);如果

上帝給我們蘋果,我們就做

Apple Pie

(蘋果派)。

對恩典的接受者而言,

我們除了感恩領受,就是想

方設法,善用祂所賜予的美

好禮物。

舉目

BEHOLD

I

Issue 74

I

2015 July

I

27

60

年代末期的

L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