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I
舉目
BEHOLD
I
Issue 74
I
2015 July
事奉篇
校園與海歸
50
年來,我們不斷向外輸出
訓練好的同工,更培養了
20
多位
(據我們所知道的)全職工人,
散居在世界各地為主作工。這個
事工能持續至今,足以見證我們
的上帝又真又活!我們不致消
滅,是因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
因祂的憐憫不致斷絕:每早晨都
是新的,你的信實何等廣大!
微歷史—蘭莘華人基督教會
60
年代,美籍宣教士
Mrs.
Douty
自中國返美退休。她和先
生住在
East Lansing
,學校宿舍
Cherry Lane
的對面,每當看到華
人學生從家門口經過,就為他們
的救恩禱告。
雖 然 已 經 退 休, 但
Mrs.
Douty
向中國人傳福音的熱情,
從未消退過。於是,她開始邀請
學生來家裡喝茶、吃點心,帶他
們查考聖經。就這樣,她在家中
成立了查經班。
後來
Mrs. Douty
年紀大了,
無法再接待學生,而且她的小客
廳實在無法容納持續成長的團
契,同學們就向
MSU
註冊,並向
學校借了
Student Union
為場地。
在
60
年代後期,正式更名為密西
根州大華人基督徒團契(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Chinese Christian
Fellowship
,簡稱
MSUCCF
)。
年老的
Mrs. Douty
把帶領團
契的責任,交棒給靈命成熟的學
生。如此,一個完全由學生獨立
運作的團契,已然成形。持續了
30
多年,沒有傳道人、沒有宣教
差會、在本地也沒有成熟的基督
徒專業人士(如學校教授)或家
庭,來主導這個事工,完全由學
生自傳,自養,自立,甚至形成
由學生來教導在地的信徒的特殊
現象。
這麼多年來,上帝始終看顧,
並堅立這地的事工,祂不斷差派
成熟,且有恩賜的學生,如蕭念
全、羅偉德、羅偉堅、周憲民、林
妙色、葉名山、辛洪德、柳建安、
蘇正哲、王子貞、王一樂⋯⋯等,
來幫助我們。
這個由學生帶領的獨特傳
統,也注定了成立為教會的高困
難度。別處的團契,早已在
70
、
80
年代轉型成教會,我們卻一直
拖到
2009
年,才通過組織章程,
正式成立教會。
回顧這近
50
年來的漫長歲
月,我們一直在等待上帝,預備
成熟、有異象、且有教會
經驗的在地基督徒,能起
來建造教會。畢竟學生只
能在這裡待上幾年,無法
長久持續、穩定地幫助教
會往前走。
感謝上帝,
90
年代以
後,本地基督徒開始發揮
影響力。上帝不僅空降已
裝備好的徐秀慧姐妹及曾
雙文姐妹,成熟的本地基督徒也
漸漸多起來:王中光
/
丁慧夫婦,
黃東德
/
李彩蘋夫婦,莊德川
/
楊桂芳夫婦,蕭華
/
秦英夫婦、
趙毅君
/
楊立華夫婦、
Tom/Ruth
Shillair
夫 婦、
Dora Wang
姐 妹、
周淑馨姐妹、簡淑錦姐妹(李媽
媽)⋯⋯等,奠定了成立教會的
基礎。
從
2010
年開始,教會陸續選
立了黃東德、王星然、及趙毅君
為長老,並聘請彭加榮任本堂主
任牧師,蘭莘華人基督教會於是
展開了新的里程碑。
寫給其他學生型的教會
北美許多轉型後的教會,重
心漸漸移往家庭及在地信徒的牧
養,而失去了向新一代學生傳福
音和門訓的動力,殊為可惜。然
而靠著上帝的恩典,我們迄今仍
持守著學生事工的異象。
針對新一代的學生事工,以
下是我們學到的一些功課,分享
給其他學生型的教會參考:
開放參與
蘭莘華人基督教會的一大特
色是:願意啟用年輕人,讓大量
學生同工參與教會事奉,擔當各
樣重要服事,例如:傳福音、一
對一門徒建造、帶領小組查經(會
前有預查的教導)、敬拜讚美、
總務、媒體事工⋯⋯
我們鼓勵學生成為教會會
員,學習本會組織章程(包括信
仰告白、規章制度),參與教會
各項重大決策的過程(包括選舉
長老、執事,修改章程,建堂
LCCC
的學生福音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