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會論壇
事奉篇
弄假成真
I
李東光
I
(上接
30
頁)
生工作、接受過神學與輔導訓練、
親和力強的牧者、傳道,專注此
事奉。
2.
尋找願意委身的基督徒教
師與基督徒學生。這是一些校園
中成立社團的必須條件。
3.
傳遞異象,徵求各類團隊
夥伴。一些高中團契更是長期需
要供應飯食和接送。
4.
與校方約談、提出申請,
並建立校園—學生事工之行政
藍圖。
5.
可以考慮緊鄰校園,租一
棟房子作為學生宿舍,亦成為屬
靈的家。
6.
鼓勵參加各類寒、暑假短
宣隊,或慈善服務隊,如紐約內
城的助貧計劃。
u
註:見
http://behold.oc.org/?p=27334作者林恂為美國公立大學資深校
牧,同時開拓、牧養教會。談妮為
《舉目》編輯。
付你報酬
這個主日,信仰探討班的課
已經上了一多半時間了,教室的
門被推開,走進來一位中年女士。
主日學老師惟誠皺了皺眉頭,唉,
主日學總是有許多遲到的。要是
在大學⋯⋯
惟誠在大學裡教電腦課。其
實在大學裡也有遲到、曠課的,
但總體來說,學生們知道自己已
經付了高昂的學費,所以上課的
態度十分認真。
可是教會的主日學,情況就
大不一樣了。惟誠所在的教會,
坐落在城市的繁華地段,有許多
新移民。每個主日,都有
10
個、
8
個新朋友。主日學的信仰探討
班,常常人滿為患,
30
個座位的
教室,經常要加椅子。
問題是,每一次都有新人來,
也有舊人消失。這樣快速流動的
結果是,不管惟誠如何強調守時、
別遲到,也不起絲毫作用。每當
惟誠講到關鍵處,總會被稀里嘩
啦的搬椅子聲、說話聲打斷,真
是感到很洩氣。
今天,稀里嘩啦的高潮已經
過去了,惟誠也進入最後的歸納、
總結。這時,那位女士走進來
⋯⋯惟誠只好遞給她一份講義,
並簡要地說明本課的內容。
課程很快地結束了,學員相
繼走出了課堂。只有那位女士仍
然坐在原位,看著惟誠。她著裝
時尚,保養良好,但是眉宇間流
露著幽怨和壓抑。
惟誠走過去,問:“你好嗎?
有什麼事情,我能幫助你嗎?”
“有。”女士冷靜地回答。
她從包裡拿出一疊紙,遞給惟誠。
“我需要儘快瞭解和掌握這些知
識。紙上的許多問題,我需要知
道確切的答案。”
惟誠接過來一看,是美國移
民局對因受宗教迫害而申請移民
的人,提出的與信仰有關的常見
問題。
“你如果幫助我把問題翻譯
出來,並寫上答案,我可以付你
報酬。”女士補充了一句。
惟誠一聽,哭笑不得:“我
們不能做這樣的事情。”
舉目
BEHOLD
I
Issue 74
I
2015 July
I
31
李艾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