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
I
舉目
BEHOLD
I
Issue 74
I
2015 July
成長篇
教 會 史 話
I
羅恩普
I
我的祖父與庚子教難
上
個世紀
90
年代,我在中南神學
院工作。這所神學院,是無產
階級文化大革命浩劫之後新建的,
是以前的武昌基督教青年會的地
址。不要瞧不起這所規模只有幼稚
園大的神學院,它可是是中南
6
省
(區)唯一的一家神學院。
1994
年夏天,退休的英國老牧
師、漢學家兼歷史學家柯喜樂博士
(
Norman Howard Cliff, 1925-2007
)到中國遊歷,
按中國人的說法叫“尋親訪友”。
這一天,我從神學院的操場經過,汪振仁院長
看見我,就招呼我介紹:這位是柯喜樂牧師,剛退
休。他的父母以前在中國傳教。他的父親是我的父
親的神學院老師。
他又向柯喜樂牧師介紹,這位羅恩普弟兄,他
的祖上也是傳道人。
見到柯喜樂這樣的傳道人,我向來有一種敬
意,我知道他們純粹是受信仰的驅使到中國來的。
我說,是的,我的祖父在
100
多年前的庚子之亂期
間,救助過一群落難的英國傳教士。
誰知我這一簡單的介紹,竟引起了柯喜樂牧師
的極大興趣。他立即掏出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記錄
下我的介紹、時間、地點、人物⋯⋯
柯喜樂牧師一回英國,立即給我寄來他本人收
藏多年的
A Thousand Miles Of Miracle
(中譯《神蹟千
里》)。這本書出版於
1920
年,而且是第
12
版了。
書上介紹,該書已有瑞典語譯本、德語譯本、阿拉
伯譯本⋯⋯
天啦!這本記敘中國最大“教難”的書,已經
問世將近
100
年,竟沒有中文譯本,豈非怪事!
根據扉頁上柯喜樂牧師的指示,我翻開書的第
350-361
頁,果然看見了對我祖父的文字記錄。迫
不及待地,我用學來的一點英語,花了幾個通宵,
將其譯成中文,然後冠以標題《神蹟千里—應山
篇》。教會的老兄弟姊妹傳閱後,有人感動得熱淚
盈眶。
難得的避難所
柯喜樂牧師對中國基督教的歷史非常精通。自
從我們認識之後,他堅持不懈地幫我尋找我祖父
100
年前救助過的外國宣教士的後裔。。
1998
年
4
月,我收到一封來自英國的信,裡
面有照片的拷貝件,有英文的信件,及其漢語翻
譯—
尊敬的羅恩普:
我非常榮幸地收到救助過我祖父
A. E. Glover
牧
師的人的孫子的來信。你的祖父在
1900
年夏天,
以無限的愛心,幫助、照顧我的祖父和他的一家,
完成從潞安逃難到漢口的最後行程。我的祖父于
1954
年逝世,享年
95
歲⋯⋯
我是
1933
年出生,我的弟弟
1938
年出生,我
的妹妹
Faith
則是出生在
1941
年⋯⋯她計畫
2000
年去中國,探訪潞安至漢口的一些地方,當然還有
上海,我的祖母就是埋葬在那兒⋯⋯
再一次感謝你,我妹妹希望在
2000
年到中國
去拜訪你,親自帶去我們家人的感謝⋯⋯
寫信者
Murray Glover
,是《神蹟千里》的作者
A.
E. Glover
牧師的孫子。
100
年前,他的祖父在山西潞安,也就是今天
的山西長治一帶傳福音。
庚子年間,義和團運動驟起。為逃避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