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 奉 篇
34
|教會論壇|
筆者在華人教會多年,目睹華人基督徒雖然
重視門徒訓練或靈命塑造,但其屬靈生命卻常常
停留在表面的行為裡。其中一個原因,筆者認為
是我們對道德倫理與靈性的關係,缺乏一個正確
的認識。
聖經的倫理取向,嚴格來說,是盟約的倫理
(covenantal ethics ),但本文針對靈命塑造的
需要,只簡單介紹一下常用的倫理取向,以及聖
經推崇的美德倫理。
一、兩個常用的倫理取向
1. 後果論和功利主義
在 倫 理 學 的 範 疇 裡 , 頭 一 個 就 是 後
果論( c o n s e q u e n t i a l i s m )的功利主義
(utilitarianism)——以後果利害好壞來做取捨
的抉擇。
多年前香港嚴重水荒的時候,政府就是用功
利主義的“為最多的人謀最大的利”來作決策:
每隔4天供水4小時。這個方法的確讓最多的居民
暫時渡過水荒危機。
但是功利主義不能解決所有的倫理議題。例
如,社會福利照顧弱小老殘,常常是犧牲大多數
文
·
劉志遠
當
聖經
的原則
彼此
衝突時
……
人的利益而達到照顧少數弱小老殘的結果。這是
不符合功利原則的。
2. 原則論
第 二 個 常 見 的 倫 理 取 向 就 是 原 則 論
(principlism)——很多人生道德倫理的問題,
應由具有自身道德價值的原則來作決定,不是後
果利害。
例如,每個人的生命,即使是對社會毫無貢
獻的老殘弱小,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他人不能剝
奪。十誡裡的不可殺人,就是尊重生命的神聖原
則,推諸四海而皆準。
原則論的確可以幫我們解決後果論的許多缺
點,基督徒尤其特喜這個倫理取向,幾乎都認為
一個“有原則”的人,是值得敬仰的。那些我們
奉為普世適用的聖經原則,更是我們基督徒人生
為人做事的最高準則。
但與後果論一樣,原則論也有缺點,最常
見的,就是在同一個議題裡,不同的原則產生衝
突。
比如,生命的神聖是一個普世原則,但婦
女身體的自主權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則。希拉里在
2016年的競選中,就是重提她出道時的“婦權即
怎麼大衛這殺人奪妻,犯
了滔天大罪的人,悔改之
後,竟然仍能算是合乎上
帝的心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