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若不能深刻意識到,生
命中有驕傲的毒根,在污
染著自己的一舉一動,就
只能落入膚淺的“假信”
狀態,為魔鬼所喜悅。
事 奉 篇
38
|教會論壇|
集體性的癲狂
諺語說,魔鬼藏在細節中。
1938年10月30日,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以新聞報導的形式,播放了著名科幻小說家威爾
斯的《世界大戰》。這部講述火星人入侵地球的
小說,在美國甚至歐洲引起了劇烈的恐慌:
人們以為是新聞廣播,相信火星人開始大肆
征服地球,相信從空中墜落到新澤西州的隕石,
正是火星人的飛行器!他們尖叫,四處逃竄,驚
恐蔓延……至少170萬美國人以為這是真的,120
萬人驚恐到到處尋找生存之道。
這場遍及美國、而後蔓延到歐洲的群體性癲
狂事件,儘管吸引了包括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哈德
利•坎切爾(Hadley Cantril)等諸多心理學學者
的注意,但是卻很少有思想家給予了關注。
一年以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人們漸漸地淡忘了這場集體性的癲狂。然而沃格
林(Eric Voegelin,1901-1985),一位從納粹政
權逃亡到美國的政治哲人,卻沒有忽視這個現象
背後的真正問題——這次的恐慌和二戰的爆發,
以及其他20世紀的悲劇,都源於同樣的精神危
機:人類的靈魂出了問題。(參
:臨風
,“走
出埃利‧維瑟爾的《夜》”,http://behold.
oc.org/?p=31123。編註)
對此,沃格林認為 :
如果人生的目的在本質上已經乾涸,如同我
們這個時代一般,而人們對生物學、經濟學和心
文
·
馬麗、李晉
魔鬼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