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校园与海归
-
抗战胜利后,中国沿海大学校园中兴起了属灵复兴运动,领导者有赵君影及宣教士艾得理、孔保罗等。1945年7月“中国各大学基督徒学生联合会”(学联)在重庆成立。
-
在护教学里面,又分为两大方法,一是古典式护教法 (Classical apologetics),另外就是前提式护教(Presuppositional apologetics)。
-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学人事工的进展,在北美、澳纽已有一些教会以中国背景的人士为主体。这样的情况,和70、80年代在北美成立的美生华裔(ABC)或粤 语、台语的同质性教会颇为相似。从过去教会增长的经验中可看到,原先以单一语言或族群为主体的同质性教会一定会多源化。因此目前以中国学人为主体的教会也 绝不会闭关自守;当她稳定成长,且有宣教心志后,也必须开始思想如何接纳其他背景的华人(或西方人及其他族裔)溶入这普世教会中的肢体。
-
第一期《举目》中,笔者曾宏观介绍美国以外各国的中国学人事工概况。本期将集中报告美国地区的发展沿革和现况。
-
本文根据各地同工所提供的资料,概略介绍目前海外中国学人教会和团契的数目和分布。由于中国学人的流动性极大,要作科学化的、全面性的统计几乎不可能,但各地同工根据亲身参与者的观察(paticipant observation)和电话调查、深入采访等方式,已尽量进行较可靠的估计。下述资料或许不能视为学术性的数据(data),但应可做为了解全貌的参考。
-
过去十年来,随着海外中国学人福音事工的进展,在美、加、澳、纽、新、港、日、欧各地,凡是中国学人较密集的城市中,均已成立了一些以中国学人和新移民为主体的教会(注1)。其数目虽无全面性的统计,但肯定正不断增加中。(注2)
-
我在1994年离开中国赴美国时,似乎还没有什么人谈论过网络。到1997年我返回中国时,我的不少同学已经在办网络公司了。其实整个社会乃至人们的思维方式,都在迅速变化;今天的中国,已不是十年前的中国,甚至不是两年前的中国。
-
我给要回国的人的忠告是:最好夫妻一同回去。至少,夫妻不要分开太久,而且,双方对孤独寂寞要有特别的忍耐力。
-
在海外受洗时,我考虑过回国怎么办,会不会有麻烦?我周围的慕道友也有不少人为此迟疑,久久未能决志。
-
随着中国学人在国外人数逐渐增多的趋势,人们看到这些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不但在海外充分展示才华,获得学业上的成就,事业上的成功,同时也经历了信仰方面的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