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教會論壇
-
來美國已經四分之一世紀有多,在信仰的路上隨而融入所謂福音派的主流而不自知。近兩三年,內視野狹窄,我們夫婦倆心中升起了一個很大的問號:可知道自己恐怕是福音派的井底之蛙嗎?
-
看了《舉目》第五期(2002年3月出版)上,關於“聖經無誤論”的討論,我被深深觸動了,是的,聖經無誤,我從心底深處相信聖經是一本忠實的記錄。
-
在海外華人基督徒中,無論早年來自港、台或近年來自中國的學人,常見到在學業、事業、生活、 服事各方面經歷了艱苦奮戰之後,由“無產階級”踏入了“中產階級”的平穩時期。於是,漸漸鬆弛了當初那股勇猛精進的鬥志與敏銳自省的心態。
-
在《舉目》第五期,看到熊璩弟兄有關青少年教育的文章,對今天美國公立學校的教育有深刻的剖析。其中對杜威實驗主義教育法的討論尤令人省思。不論是學校的老師,還是做父母的,我們都應該仔細地去考慮,到底我們需要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形像。
-
帶著興奮的心情,筆者讀到宗寧兄對〈今日青少年教育面臨的危機〉一文的回應。他是實際的教育工作者,有寶貴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筆者尤其同意他對家庭教育的強調,家庭教育才是青少年教育的第一線。
-
讀了《舉目》第五期上,劉志遠弟兄因為一個弟兄的自殺,而探討教會關懷体系的〈妙手不回春〉,以及嗣後蘇文隆牧師回應的文章,心裡有許多感觸。讓我由心理健康輔導人員的角度,來參與這方面的探討。
-
教會領袖不單生活在眾人的目光之中,也在重重的試探與危機之中。牧師、傳道與長執的軟弱,是彰顯神的恩典呢(《林後》12:9),還是使主名受羞辱,教會失去見證,神的兒女受傷害,且在世上傳為笑柄,絆倒許多人呢?為何這些人也會失足?
-
若你在教會生活中,見到、知道一些牧長(或信徒)被“過犯所勝”,且有真憑實據時,該怎麼面對呢?
-
愛護你教會的牧長,最好的方式是每天選擇一或兩項,讓聖靈帶領你深入地為他禱告。
-
有兩個契機引發我思考中國基督徒的社會參與問題。在沒有名義,不公開的處境下,大陸基督徒可能參與、影響社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