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皇或僕人 --淺論教會領導
化外人 本文原刊於《舉目》第12期 《馬太福音》中主有這樣一段話“只是在你們中間不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太》20:26-28) 有時候我真想不通,為甚麼這百中選一的十二個人,經過耶穌基督三年的言教和身教,居然會在耶穌宣告將要受難的時候,去爭作領導?這真是太叫人失望了。或許,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文化現實對權力的看重。 “只 是在你們中間不可這樣”,這是何等清楚的要求!但是,權力慾的可怕,是自古已然。兩千年來,教會常常漠視主的這個教導。許多時候,除了術語和詞彙不同以 外,教裡與教外對權力的爭奪,和權術的應用,在本質上似乎沒有太大的差別。所不同的是,教會內會高舉著上帝的旗幟,會引經據典罷了。其實,那樣會顯得更假 道學,不是嗎? 那麼,初期教會做出了什麼樣的榜樣呢?已故名傳道人Ray Stedman根據保羅、彼得、和約翰的書信指出(註一),在教會初創之時,以使徒的權柄之強,他們還要極力避免“轄制”(lord over)信徒的信心。更鮮明的例子是《使徒行傳》十五章的事件,當遇到重大決定的時候,教會領袖們一同尋求上帝的引領,在聖經的基礎上共同討論、禱告。 最後雖然雅各以領袖的身份,代表使徒發言,但是這最後的決定絕不是任何個人,而是“領導團隊”全体做出的。 Stedman還提到,有兩處 經文,主張權力集中者常用來支持他們的論點,實際上是曲解了原意。一處是《帖撒羅尼迦前書》5:12-13:“弟兄們,我們勸你們敬重那在你們中間勞苦的 人,就是在主裡面治理你們、勸戒你們的。”Stedman認為“治理”的希臘原文(prohistamenous)並沒有管理的意思,而是表示領頭、站在 前面。這其實就是領導(leadership)的原意,要有人肯在後面跟隨才能算是領導! 另外一處是《希伯來書》13:17:“你們要依 從那些引導你們的,且要順服(Obey your leaders and submit to their authority)。”這裡“依從”一詞的希臘文(peitho),原意是“說服”。教會中領導的功用,不是指使人按照領導者的意願去做,而是站在真理 上說服他人。這裡著重的不是三寸不爛之舌,也不是攝服力,更不是強加意志,乃是根據個人與神同行的操守,和所贏得的尊敬,加上與會眾懇切尋求真理的態度與 行為。 能幹的領袖,通常有清楚的異象(vision),強烈的方向感。因此,有些人就容易採取控制、操縱、脅迫、甚至用熱心服務(或示好)的手段,爭取他人對自己立場的支持,這些都是權力遊戲。往往,這種領導的作風不是在建立同工,培育生命,而是把人當作完成自己意願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