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南韓人質事件說起(羅惠強)
人質救援事件經過三個星期還未落定,世界各地的關心者,從愛心的憂慮,漸漸轉向理性的省思,許多人問道:這次悲劇可否避免?誰要負責任? […]
人質救援事件經過三個星期還未落定,世界各地的關心者,從愛心的憂慮,漸漸轉向理性的省思,許多人問道:這次悲劇可否避免?誰要負責任? […]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自由”地區的基督徒,比較起北美的基督徒來,他們享有更大的自由。為什麼?因為在逼迫中,除了對神的完全信靠順服,他們甚至沒有“自由選擇”的餘地。然而,正是這樣的“不自由”,使他們得到了最大、最美的自由。 […]
婚姻生活中,常會發生一些小事、小摩擦。因為看上去並不起眼,所以常被忽略,我們也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避免和解決。但是,這些小問題,卻有著極強的殺傷力,著實影響著許多人的婚姻生活。讓我試著以基督徒的身份,分析這些問題的根源,看應該如何解決或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 […]
中國官方宣佈,自殺乃是全國精神健康的大問題之一,估計每年有287,000中國人自殺(WHO估計全世界每年有一百萬人自殺)。費立鵬的資料也表明,以中國大陸的死亡原因而言,自殺是第五位,次於腦血管疾病、支氣管炎和慢性肺氣腫、肝癌與肺炎。 […]
In June 2007 news broke on a number of web sites that about 1,000 children had been kidnapped and sold to black kilns in Shanxi Province as laborers, where they had been abused and ill-treated. The most shocking video of all appeared on the web site YouTube, under the title ‘child slavery’ (or Child Slavery Beneath the Sun). The children ranged in age from the youngest at 8 years to 16 years. […]
當今世界基督教文學的現狀,是漸漸退出文學主流,成為非主流。從面向社會,轉為更多在教會內部和信仰者中間傳播。當然,近年在影視等傳媒方面有回熱,例如歐 洲的一些電影、好萊塢的一些信仰類電影、韓國電視劇等。我相信今天華文基督教文學的興起,必成為世界基督教文學的新生力量,傳承並發展世界基督教文學。 […]
不可否認,在這世上跨代流傳的許多藝術文學作品,都是藝術家從他生命中最黑暗的角落裡吶喊出來的作品。但這並不代表藝術家要追求黑暗經驗,來成就最精粹的藝術。“黑暗生藝術說”是人墮落後的藝術版本。就像愛情,也是在人墮落後,產生許多不合神心意,但世人卻認為偉大的愛情版本,很多且在婚姻之外發生。 […]
上一(27)期的《舉目》中,刊登了海風的一篇短文,〈當“作家”成了“基督徒”〉。文中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就是:什麼樣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基督徒作家?什麼樣的作品才算是真 正的基督徒文學?文章中提到了一種現象,即某些人信主後的寫作,不過是在自己信主前的文字上,多加上幾句聖經經文。海風問:這樣寫出來的東西,究竟能否稱為“基督徒文學”呢? […]
神學院的文憑不能擔保一個畢業生成為好牧者或優秀的學者;飄洋過海,也不會讓人搖身一變成為好宣教士。差會不會訓練人打仗,我們所有的彈藥資源必須在出征前儲備好,免得出師未捷身先死。天國大使進入服事的戰場,通常會面臨七方面的挑戰。 […]
筆者於1958年蒙召去南美洲傳道,自此以大使命的三重事工為信念。以巴西為基地開展福音,植堂與差傳,前後有七年之久,創立了聖保羅城華僑基督教會。繼之,設立金邊市教會,莫基市查經班,以至阿根廷的第一間華人教會,也試圖在秘魯開荒。 […]
海外校园OC《举目》 | 网站:behold.oc.org | ☎️:(310) 328-8200 | 微信:FollowChrist | FaceBook | 1753 Cabrillo Ave Torrance, CA 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