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彈”和“書彈”(高山)

高山

本文原刊於《舉目》69期

         2009年,伊拉克記者扎伊迪,因用“鞋彈”偷襲美國總統布什(表達內心的憤怒),被伊拉克法院以“襲擊外國元首罪”,判處3年監禁。

         2010年,美國費城的一名男子,把他自己寫的書扔向總統奧巴馬(希望總統能讀一讀他的書),險些擊中總統的頭部,卻在第二天無罪釋放。

         同樣是拿東西扔總統,結局卻完全不同,為什麼?因為動機不一樣!

         《創世記》11:1-9中的人,為了傳揚自己的名,建造巴別塔,邪惡的動機惹動了上帝的忿怒。隨之而來的是上帝的審判。

         建城和塔,本身沒有任何問題。如果建的城是一座屬上帝的城,塔是為了記念上帝,這座城就可以稱為上帝之城,就彷彿大衛城一樣。但是,造巴別塔的動機,卻是人的傲慢自大,所以招致上帝的懲罰。

        上帝察看人心肺腑,也就是看人的動機,因為動機是衡量人內心最真實而準確的秤。

        沒有人能在上帝面前隱藏什麼。我們的動機若不純正,必經不起上帝的審視。“人一切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為清潔;唯有耶和華衡量人心。” (《箴》16:2)

        因此,我們要常常審視自己的內心,是否清潔純正。

        亞瑟.華理斯說:“一項正確的行為,假如出於不正確的動機,便在上帝面前失去一切的價值。”上帝傑出的僕人陶恕也說:“動機是審判我們一切行為的最高準則。” 16世紀的大主教芬乃倫則感嘆:“對於我們的動機,要何等謹慎!”

         因為終有一天,我們都要向上帝交賬,而上帝斷不以有罪為無罪!

作者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現居北京。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