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问上帝》——上帝错了?还是我对上帝的认识错了?(陈培德)

本文原刊于《举目》73期。

文/陈培德

古今中外有关“谈苦难”的书多不胜数。《约伯记》,便是谈“无辜者受苦”的经典作品,引领读者到一个极限,正视失败和无端受苦的事。

无辜者受苦,是个难以理解的奥秘。大苦难不单引起人们的惊恐,信主的人还不禁要问:上帝为何容许这些事发生?还有人相信上帝吗?上帝在哪里?

牛津大学教授亚金森牧师(David Atkinson)认为,对“所有无法对周遭世界视若无睹,或把埋头在沙堆里的人而言,这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1940年,42岁的鲁益师(Clive Staples Lewis)在人生之颠峰,出版了《痛苦的奥祕》(The Problem of Pain)。

当时,二次世界大战激斗正炽,轴心国势如破竹;英伦虽有海峡天险阻隔保护,却仍饱受纳粹德国孤立封锁,陷入困逼孤苦中。

书中,鲁益师劈头追问,当面对世上苦难时,究竟是不是没有上帝以至人间存在着痛苦,又进而迫问如何证明上帝的公义。

1960年,鲁益师痛失配偶乔伊(Joy);次年他出版了在痛苦煎熬下完成的《卿卿如晤》(A Grief Observed),悼念爱妻。相隔21年,因着切身丧偶之痛,鲁益师对苦难,有了很不相同的体会。他竟放下平素理性、客观、抽离的学者风度,毫不掩饰地写了对亡妻的痴心妄想:

“哦,卿卿,卿卿,回来吧!一霎那就够了,来把这悲惨的鬼魅赶走。”(Oh my dear, my dear, come back for one moment and drive that miserable phantom away. 编注)

1971年,英国圣公会曼彻斯特圣三一堂教区长施惠德牧师(Hugh Silvester)出版了《与神争辩》(Arguing with God),结果大受欢迎。此书内容与鲁益师的《痛苦的奥秘》和《卿卿如晤》,一脉相成,从良善的定义来探索,在面对罪恶和问题时,上帝为何不做些事?这其实也是人类历史中千古悬谜。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作家杨腓力(Philip Yancey)在1988年出版的《无语问上帝:三个不敢问出声的问题》(Disappointment with God: Three Questions No One Asks Aloud;中译:校园,1991)。不过,这并非杨腓力第一本撰写苦难的作品。

BH73-20-7886-图2-52-YanceyPhilip-FB-shot 宽390

1977年,杨腓力出版了《痛苦的疑惑》(Where is God When It Hurts中译:种籽,1985)。结果一炮而红,他的作品开始广为读者注意和争相传阅。1990年,杨腓力把原著大幅修订,由原来的三部份修订为五部分,分别是:一、为何会有痛苦这回事?二、痛苦是从上帝而来的信息吗?三、人怎样回应苦难?四、我们怎样面对痛苦?五、信仰怎样帮助人?修订本荣获1991年ECPA年度好书金牌奖,中译易名为《有话问苍天》(天道,1999)。

杨腓力先后写了许多有关苦难、恩典与信心的书,看过的人都会被他对上帝真诚的爱与坚定的信所感动。

1949年出生于阿特兰大的杨腓力,满周岁后一个月,父亲就因感染脊髓灰质炎(polio,即小儿痲痺症)去世。他的童年,是与兄长在乔治亚州,过著贫困的单亲生活,因此对于苦难和痛苦,一点也不陌生。

此外,杨腓力通过多年与世界级手部外科和麻疯病权威专家,保罗.班德医生(Paul Brand)合力写作,而深获启发(二人合作出版了Fearfully and Wonderfully MadeIn His ImagePain: The Gift Nobody Wants ,后合订为In the Likeness of God。中译本分别是《神的杰作》、《神的形像》和《疼痛:不受欢迎的礼物》)。

1988年,杨腓力出版了《无语问上帝》,这本探讨苦难的经典著作。BH73-20-7886-图1

从子题“三个不敢问出声的问题”去理解,作者鼓励读者与上帝为友,向上帝发问,包括问不敢出声的问题:“上帝公平吗?”、“上帝怎么那么沉默?”、“上帝是不是喜欢隐藏自己?”

此书销量极佳,更荣获1989年ECPA年度好书金牌奖。

书中,他谈到自己一次经历:在一个天寒地冻的晚上,路面结满了冰雪,刮著大风,他的车突然抛锚,修理了半天还是不能发动。

他祷告,希望上帝能够帮助他。但祷告了又祷告,车子还是发不动,上帝没有派人来帮助他。最后,他不得不在一间破旧餐车里,等拖车把车子拖走,还在修理厂折腾了好几天。这不仅花费了金钱、时间,还耽搁了他参加聚会。

他不禁要问:“上帝到底在不在乎我的挫折?上帝在不在乎我浪费了这么多的精力和金钱?”

类似情况,我们也会遇到不少:面对亲人病危、学业、恋爱、求职……我们祈求上帝,结果好像祂没有垂听。这是上帝错了?还是人对上帝的认识错了?怎么才能从困惑中走出来,对上帝重新建立信心呢?

《无语问上帝》可说是一部现代版《约伯记》。作者透过一些当代人的真实经历,探索人类苦难的问题,以及上帝的公平、沉默和隐藏,是否惹人疑惑。

本书针对那些以为上帝总是沉默的人而写,以怀疑者的眼光来看信心是什么。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卷一《阴暗中的神》,从圣经的教导,让读者在阴影中认识有上帝,并对上帝要有正确的期待;卷二《在黑暗中看见》,则是透过圣经亮光,帮助读者在黑暗中看见和实践真理。

杨腓力指出信徒常误把信心建基于神蹟和经验上。这样的“信心”,就像耶稣比喻中的 “把房子盖在沙土上” (《太》7:26),一旦神蹟没有出现,我们的信仰就像“雨淋,水冲,风吹,撞著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太》7:27)。

他无意在书中提出哲理性或护教性的规范式答案;发现并坚信掌管终极的上帝,在终极前必有话说!他更认定上帝对人的慈爱、良善和公义,从来就没有退减过!

他还在自己后来的著作,如《耶稣真貌》(The Jesus I Never Knew, 1995,中译:校园)和《恩典多奇异》(What’s So Amazing About Grace?, 1997,中译:校园)中,引领读者去看清楚耶稣基督的真实面貌,以及上帝恩典在福音真理的重要性,为上述难题作了补充和演绎。

《无语问上帝》曾帮助和激励了无数读者。2000年,本书由William J. Petersen和Randy Petersen评选为“改变20世纪100本基督教好书”之一,是实至名归!

作者为香港德慧文化图书有限公司创办人。

One response to “《无语问上帝》——上帝错了?还是我对上帝的认识错了?(陈培德)”

  1. 临风 Avatar
    临风

    期望能够杨腓力的主要论点介绍一下。

Leave a Reply to 临风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