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比梦想、抱负,更疯狂?(纪余夫)2016.01.21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16.01.21

文/纪余夫

2012年的10月,我离开成都去北京游学,在人大、北大、清华之间行走。

我住在一个师弟那里。我向他讲圣经,然而效果不是很好。我这位师弟与普通人有点不一样,他小时候因为意外,脸部和手全都烧坏了,算残疾人。然而他聪明、敏感,比我成熟、坚强、乐观、善解人意。他能够吃苦,也懂得经营生活。

他跟我说,他已经4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他在北京找过很多工作,没有人愿意雇用他。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知道了医院里有倒卖药品的私下交易,于是他开网店,收购这些药品,再出售。用这种方式,他养活了自己。一个月多的话可以赚2万多,少的话也能赚1万多。

好几个晚上,他给我讲他的故事,有很多辛酸,也有很多考验。当然,也有幸运与幸福。有过梦想,有过幻灭。生命中的激情、美好,一点一点让现实褪去了。现在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赚钱,脸上移植新的皮肤,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有婚姻、有家庭。

听到他的遭遇,长时间里,我强烈地想:我的意义是什么?

我的目标似乎一直很明确,我读研究生,我追求思想与学术,我比别的同学都认真,看的书多,信仰上也更虔诚。我游学是为了读个博士,日后做大学教师,做学问……

然而仔细想想,我的人生似乎并不比我的师弟更有意义。我虽已受洗,是基督徒,然而我对上帝的理解,对上帝的心意,还是没能领会,至少没有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我的人生的标杆还没找到。

在北京呆了一个月左右,我就决定离开。然而我也不想回成都,就去了武汉,想报考武汉的学校。

我找到了武汉大学附近的珞珈教会。一个多月没有参加聚会,回到教会的感觉有着几分激动与迫切。教会里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弟兄姊妹。在年纪相仿的弟兄姊妹间,在分享生活与境遇中,我们共同寻找、领会上帝的心意。

我一边听课,一边复习考试,一边参加博士生组织的海德格尔德文原著读书会。给我们领读的,是教会的一位弟兄。后来知道这位弟兄早期没有读过正规大学,通过自考英语,考取了硕士、博士。他自学了一年德语,竟能给我们讲德文哲学原著了!

这位弟兄有着10年之久的信主历程。在他——我的同龄人身上,我看到,学术、思想与基督徒的信仰,是可以活化在一起的。

有一位弟兄,发起了豆瓣小组的聚会分享。这让我进一步学会了说出自己的软弱、分享自己内心的想法。

这位弟兄是人民大学博士毕业,现在是大学教师。3年前,我也在人大学习,我们因为对思想与学术的热爱而认识。他的妻子也是人大博士,我们关系都很好,一起把基督教当做思想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加以讨论、研究。

他毕业之际信主,和太太一同受洗。在他们身上,我没有看到一般知识分子的傲气,而是更丰富的人生。

图3-by moorpheus-sea-418742_1280

2013年3月,我再次来到武汉。

有一段时间,我的智齿让我牙龈肿痛、发炎,颇为难受。我有点抱怨,因为牙痛勾起我小时候的回忆。

我父母关系不好,长期不在我身边。我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那是个大家庭,有很多叔叔、姑姑,还有他们的孩子。我的存在往往被人忽略。门牙都长歪了,也没人在意。

长大以后,我发现自己的牙齿不仅不美观,而且经常发炎、疼痛,心情常常因而沮丧。

多年来,我厌倦考试,却坚持思想与学术的梦想,不间断地读书、游学。

大学毕业后两度考研,好不容易考上,如今又游学考博。到头发现,坚持了这么久,最初的梦想却更难、更远了。身体也不如从前。想想近乎三十而立之年却一事无成,还一身的书生意气,加上幸福感的失落、心灵缺失的创伤,我不禁潸然 。

在难过之中,我不禁开口祷告,请求主告诉我:

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主为什么不早些时候让我认识你?我小的时候,我需要爱的时候,主你在哪里?你难道不知道我的需要?我追求学术,我认真好学,我虔敬,我走了那么多路,去了那么多地方,除了一大堆书,我还剩什么?

主啊,你为什么不为我开路?为什么让我考试不顺利?

图4-by Unsplash-beach-690125_1280

我知道我这样的祷告、发问,并不能让我明白上帝的心意、明白上帝对我的期许。可是神蹟却发生了——第二天我整理考博复习资料,在书桌的柜子里,我翻到了原室友留下的书,华理克的《标杆人生》。

上星期教会中一对年轻夫妇,讲述了他们如何面对困难和两人的矛盾,如何依靠主的帮助走出困境后,正推荐了这本书给我读。

他们的故事对我触动很大,所以我一反“不读《心灵鶏汤》这类书”的习惯,翻开了这本书的目录。“我究竟为谁而活?”立即抓住了我的注意力。而“第一天”中,有一句话“生命的重心不是在你”,更深深打动了我。

我的生命,无论是在信主前,还是信主后,都是围绕着自己筹划的。除了对朋友和老师,我会表现出尊敬与耐心,我很少尊重我最亲近之人的意见,遑论顺服。

比如,我很少尊重我女朋友的想法,总觉得她不够深刻,一些想法和做法没有意义,失之品味。我从未耐心地去明白她或让她明白,而是带着独断、傲气的姿态指责她。

其实我的内心缺乏对主的顺服。我的知识让我骄傲,我却不自知。或许面对生命最根本的,不是对与错,不是思想深刻吧?

接下来,我读到:“人生的目的,不单是追求个人的满足和喜乐。它远比你的家庭、事业、甚至比你最疯狂的梦想与抱负,意义更重大深远。若要知道你活在这世界上的原因,你必须从上帝开始,因为你是因祂的目的而生,也是为祂的目的而活。”

我猛然间被点醒了。

我过去十几年的生活,都按照自己的希望和所谓的梦想行动,没有“从上帝开始”。就算我进入教会,也是出于我对西方哲学思想的迷恋,出于认识基督教思想的渴望。

雨果的《悲惨世界》、托尔斯泰的《复活》、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等等,都使我认识到,基督教思想对哲学家、思想家、小说家、艺术家等等产生了巨大影响,要成为思想家和哲学家,必须认识基督教!

我却忘记这一切的根本,是上帝。

书中说:“数千年来,找寻人生目的,一直是个困扰人的问题,因为我们错误地以自己为起点来开始。我们问一些自我为中心的问题,比如:我要做什么样的人?我该如何运用我的人生?我的人生目标、我的雄心壮志、我的梦想、我的将来是什么?专注于我们自己,永远无法发现人生的目的。”

是啊,我明白了!我没有真正认识上帝,也没有明白上帝创造人的目的。我像个固执的小孩,坚持着自己自大而膨胀的梦想。

没有信主之前,我把上帝看成是神话,是故事。进入教会后,又把上帝当成学问、当成思想来认识,却从未从上帝和我的关系为出发点,思索人生的目的,反省自己的生活。

感谢上帝,让我在这本书中,寻到我需要的答案;让我在这本书,在我的境遇里,及时明白生命的启示。

再读下去,有3个启示,对我非常重要:

第一,“借着你与主的关系,你会明白你的身份和人生目的”。

第二,“你在未成为胎儿之前,上帝已为你订下人生目标”。

第三,“在上帝为宇宙订下的永恒计划书里,你的人生目的正好成为上帝的伟大旨意的一部分。”

我的心在激动之后,慢慢平静下来。我之前所有的苦闷与难过,都源于没有认识上帝。我那自诩为普罗米修斯般悲壮追求的的生命,是多么的匮乏!我的上帝,你并没有离弃我,是我在自怜自艾中,没有认识你。

想起一位姊妹转发给我的短文:

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

在梦中,我与主在沙滩上同行

这时天空浮现了我一生所度过的光景

当每一幕景出现时,我都看到沙滩上有两行脚印

一行是我的,一行是主的

当人生的最后一幕出现在我眼前时

我回顾沙滩上的脚印

我赫然发现在我人生中有许多时刻

沙滩上竟只有一行脚印

而那正是我最低潮,最哀伤的时刻

我问主:“主啊,当我决定跟随你的时候

你不是应许我,你要一路与我同行吗?

可我发现,在我人生最难过的时候

你竟会离我远去?”

主回答我:“我亲爱的孩子

在你受试练的时刻,我从未离开过你

你所看见的那一行脚印

正是我抱着你走过去的。”

(作者不明)

是啊,人回头看自己的身后,发现只有一行足迹,于是问上帝,你怎么没有与我同行?其实,那一行孤独的足迹,正告诉我们,是上帝抱着我们走过。

回成都后,我买了《标杆人生》的中英文对照版,及《华理克读经法》。

《华理克读经法》非常好,让我知道,读懂圣经和实践信仰是有差异的。

时下有很多大学老师、学者,对基督教神学很感兴趣。他们从事神学的翻译与释义的工作,对圣经进行理论研究与学术讨论,对圣经的理解也不乏深刻。然而他们不信主,更未能行出上帝的心意,未能在生活中活化圣经的知识,让上帝的话语在生活中显现出来。

圣经上的字,受过教育的人都认识。专家、学者还能读懂好几个语言的版本。然而,认识上帝是困难的。好的灵修书,对此是非常有帮助的。《标杆人生》、《华理克读经法》就是属于这样一类的书。

我改变了过去只看理论与思想的书籍的习惯(认为那才是高级的、有意义的),开始看灵修、包含生命的情感与见证的书籍。我先后找来《灵魂幸存者》、《寻便寻见》、《耶稣真貌》、《爱的五种语言》、《荒漠甘泉》等等灵修书参阅。

我开始改变了。

我有2位研究生室友,都是北方人。他们不是很爱卫生,洗手间弄得很脏,有异味也不洗刷,让我受不了。由于我是南方人,有点小爱干净,寝室都是我洗刷、打扫。

开始的两年,我反应很强烈,经常为他们上完厕所不冲洗之类的事情发火、时不时地冷战。后来我也懒得去说他们了,但我心里是不愉快的。

读了《标杆人生》后,我知道,要不是出于上帝,人想改变人是困难的。

3年的研究生学习,并没有让寝室的状况变好。教育与人的努力,都是无能的。然而上帝让我走出了自我,改变了我的生命,我不再生气、抱怨,生活由此得到改变。

在与女朋友的关系上,我过去也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教育、引导她,改变她,却没什么效果。我们经常吵架,吵后又后悔。自从女朋友跟我去教会、受洗,生命也慢慢改变。

我不断提醒自己,凡事依靠着上帝,在不断祷告与灵修之中,更新生命。

圣经——上帝的话语,不是知识,而是生命本身,是道路,是真理。

想想之前在北京、在武汉,曾对一些朋友讲圣经,都无法触动他们,为什么呢?因为我的生命并没有改变,我只是在言说,在传递知识。当有一天,灵魂被上帝的话语震动,并真正在生命中显现出来、行出来,那时的话语一定是有力量的。

作者福建尤溪人,现居成都。哲学硕士。目前任四川现代职业学院校报编辑。

1 Comment

Leave a Reply to 余夫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