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比夢想、抱負,更瘋狂?(紀余夫)2016.01.21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16.01.21

文/紀余夫

2012年的10月,我離開成都去北京遊學,在人大、北大、清華之間行走。

我住在一個師弟那裡。我向他講聖經,然而效果不是很好。我這位師弟與普通人有點不一樣,他小時候因為意外,臉部和手全都燒壞了,算殘疾人。然而他聰明、敏感,比我成熟、堅强、樂觀、善解人意。他能够吃苦,也懂得經營生活。

他跟我說,他已經4年沒有回家過年了。他在北京找過很多工作,沒有人願意雇用他。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知道了醫院裡有倒賣藥品的私下交易,於是他開網店,收購這些藥品,再出售。用這種方式,他養活了自己。一個月多的話可以賺2萬多,少的話也能賺1萬多。

好幾個晚上,他給我講他的故事,有很多辛酸,也有很多考驗。當然,也有幸運與幸福。有過夢想,有過幻滅。生命中的激情、美好,一點一點讓現實褪去了。現在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賺錢,臉上移植新的皮膚,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有婚姻、有家庭。

聽到他的遭遇,長時間裡,我强烈地想:我的意義是什麼?

我的目標似乎一直很明確,我讀研究生,我追求思想與學術,我比別的同學都認真,看的書多,信仰上也更虔誠。我遊學是為了讀個博士,日後做大學教師,做學問……

然而仔細想想,我的人生似乎並不比我的師弟更有意義。我雖已受洗,是基督徒,然而我對上帝的理解,對上帝的心意,還是沒能領會,至少沒有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我的人生的標杆還沒找到。

在北京呆了一個月左右,我就決定離開。然而我也不想回成都,就去了武漢,想報考武漢的學校。

我找到了武漢大學附近的珞珈教會。一個多月沒有參加聚會,回到教會的感覺有著幾分激動與迫切。教會裡大部分都是年輕的弟兄姊妹。在年紀相仿的弟兄姊妹間,在分享生活與境遇中,我們共同尋找、領會上帝的心意。

我一邊聽課,一邊復習考試,一邊參加博士生組織的海德格爾德文原著讀書會。給我們領讀的,是教會的一位弟兄。後來知道這位弟兄早期沒有讀過正規大學,通過自考英語,考取了碩士、博士。他自學了一年德語,竟能給我們講德文哲學原著了!

這位弟兄有著10年之久的信主歷程。在他——我的同齡人身上,我看到,學術、思想與基督徒的信仰,是可以活化在一起的。

有一位弟兄,發起了豆瓣小組的聚會分享。這讓我進一步學會了說出自己的軟弱、分享自己內心的想法。

這位弟兄是人民大學博士畢業,現在是大學教師。3年前,我也在人大學習,我們因為對思想與學術的熱愛而認識。他的妻子也是人大博士,我們關係都很好,一起把基督教當做思想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加以討論、研究。

他畢業之際信主,和太太一同受洗。在他們身上,我沒有看到一般知識分子的傲氣,而是更豐富的人生。

圖3-by moorpheus-sea-418742_1280

2013年3月,我再次來到武漢。

有一段時間,我的智齒讓我牙齦腫痛、發炎,頗為難受。我有點抱怨,因為牙痛勾起我小時候的回憶。

我父母關係不好,長期不在我身邊。我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那是個大家庭,有很多叔叔、姑姑,還有他們的孩子。我的存在往往被人忽略。門牙都長歪了,也沒人在意。

長大以後,我發現自己的牙齒不僅不美觀,而且經常發炎、疼痛,心情常常因而沮喪。

多年來,我厭倦考試,卻堅持思想與學術的夢想,不間斷地讀書、遊學。

大學畢業後兩度考研,好不容易考上,如今又遊學考博。到頭發現,堅持了這麼久,最初的夢想卻更難、更遠了。身體也不如從前。想想近乎三十而立之年卻一事無成,還一身的書生意氣,加上幸福感的失落、心靈缺失的創傷,我不禁潸然 。

在難過之中,我不禁開口禱告,請求主告訴我:

我為什麼要來到這個世界?主為什麼不早些時候讓我認識你?我小的時候,我需要愛的時候,主你在哪裡?你難道不知道我的需要?我追求學術,我認真好學,我虔敬,我走了那麼多路,去了那麼多地方,除了一大堆書,我還剩什麼?

主啊,你為什麼不為我開路?為什麼讓我考試不順利?

圖4-by Unsplash-beach-690125_1280

我知道我這樣的禱告、發問,並不能讓我明白上帝的心意、明白上帝對我的期許。可是神蹟卻發生了——第二天我整理考博復習資料,在書桌的櫃子裡,我翻到了原室友留下的書,華理克的《標杆人生》。

上星期教會中一對年輕夫婦,講述了他們如何面對困難和兩人的矛盾,如何依靠主的幫助走出困境後,正推薦了這本書給我讀。

他們的故事對我觸動很大,所以我一反“不讀《心靈鶏湯》這類書”的習慣,翻開了這本書的目錄。“我究竟為誰而活?”立即抓住了我的注意力。而“第一天”中,有一句話“生命的重心不是在你”,更深深打動了我。

我的生命,無論是在信主前,還是信主後,都是圍繞著自己籌劃的。除了對朋友和老師,我會表現出尊敬與耐心,我很少尊重我最親近之人的意見,遑論順服。

比如,我很少尊重我女朋友的想法,總覺得她不够深刻,一些想法和做法沒有意義,失之品味。我從未耐心地去明白她或讓她明白,而是帶著獨斷、傲氣的姿態指責她。

其實我的內心缺乏對主的順服。我的知識讓我驕傲,我卻不自知。或許面對生命最根本的,不是對與錯,不是思想深刻吧?

接下來,我讀到:“人生的目的,不單是追求個人的滿足和喜樂。它遠比你的家庭、事業、甚至比你最瘋狂的夢想與抱負,意義更重大深遠。若要知道你活在這世界上的原因,你必須從上帝開始,因為你是因祂的目的而生,也是為祂的目的而活。”

我猛然間被點醒了。

我過去十幾年的生活,都按照自己的希望和所謂的夢想行動,沒有“從上帝開始”。就算我進入教會,也是出於我對西方哲學思想的迷戀,出於認識基督教思想的渴望。

雨果的《悲慘世界》、托爾斯泰的《復活》、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等等,都使我認識到,基督教思想對哲學家、思想家、小說家、藝術家等等產生了巨大影響,要成為思想家和哲學家,必須認識基督教!

我卻忘記這一切的根本,是上帝。

書中說:“數千年來,找尋人生目的,一直是個困擾人的問題,因為我們錯誤地以自己為起點來開始。我們問一些自我為中心的問題,比如:我要做什麼樣的人?我該如何運用我的人生?我的人生目標、我的雄心壯志、我的夢想、我的將來是什麼?專注於我們自己,永遠無法發現人生的目的。”

是啊,我明白了!我沒有真正認識上帝,也沒有明白上帝創造人的目的。我像個固執的小孩,堅持著自己自大而膨脹的夢想。

沒有信主之前,我把上帝看成是神話,是故事。進入教會後,又把上帝當成學問、當成思想來認識,卻從未從上帝和我的關係為出發點,思索人生的目的,反省自己的生活。

感謝上帝,讓我在這本書中,尋到我需要的答案;讓我在這本書,在我的境遇裡,及時明白生命的啓示。

再讀下去,有3個啓示,對我非常重要:

第一,“藉著你與主的關係,你會明白你的身份和人生目的”。

第二,“你在未成為胎兒之前,上帝已為你訂下人生目標”。

第三,“在上帝為宇宙訂下的永恒計劃書裡,你的人生目的正好成為上帝的偉大旨意的一部分。”

我的心在激動之後,慢慢平靜下來。我之前所有的苦悶與難過,都源於沒有認識上帝。我那自詡為普羅米修斯般悲壯追求的的生命,是多麼的匱乏!我的上帝,你並沒有離棄我,是我在自憐自艾中,沒有認識你。

想起一位姊妹轉發給我的短文:

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

在夢中,我與主在沙灘上同行

這時天空浮現了我一生所度過的光景

當每一幕景出現時,我都看到沙灘上有兩行脚印

一行是我的,一行是主的

當人生的最後一幕出現在我眼前時

我回顧沙灘上的脚印

我赫然發現在我人生中有許多時刻

沙灘上竟只有一行脚印

而那正是我最低潮,最哀傷的時刻

我問主:“主啊,當我決定跟隨你的時候

你不是應許我,你要一路與我同行嗎?

可我發現,在我人生最難過的時候

你竟會離我遠去?”

主回答我:“我親愛的孩子

在你受試練的時刻,我從未離開過你

你所看見的那一行脚印

正是我抱著你走過去的。”

(作者不明)

是啊,人回頭看自己的身後,發現只有一行足迹,於是問上帝,你怎麼沒有與我同行?其實,那一行孤獨的足迹,正告訴我們,是上帝抱著我們走過。

回成都後,我買了《標杆人生》的中英文對照版,及《華理克讀經法》。

《華理克讀經法》非常好,讓我知道,讀懂聖經和實踐信仰是有差異的。

時下有很多大學老師、學者,對基督教神學很感興趣。他們從事神學的翻譯與釋義的工作,對聖經進行理論研究與學術討論,對聖經的理解也不乏深刻。然而他們不信主,更未能行出上帝的心意,未能在生活中活化聖經的知識,讓上帝的話語在生活中顯現出來。

聖經上的字,受過教育的人都認識。專家、學者還能讀懂好幾個語言的版本。然而,認識上帝是困難的。好的靈修書,對此是非常有幫助的。《標杆人生》、《華理克讀經法》就是屬於這樣一類的書。

我改變了過去只看理論與思想的書籍的習慣(認為那才是高級的、有意義的),開始看靈修、包含生命的情感與見證的書籍。我先後找來《靈魂幸存者》、《尋便尋見》、《耶穌真貌》、《愛的五種語言》、《荒漠甘泉》等等靈修書參閱。

我開始改變了。

我有2位研究生室友,都是北方人。他們不是很愛衛生,洗手間弄得很髒,有異味也不洗刷,讓我受不了。由於我是南方人,有點小愛乾淨,寢室都是我洗刷、打掃。

開始的兩年,我反應很强烈,經常為他們上完厠所不沖洗之類的事情發火、時不時地冷戰。後來我也懶得去說他們了,但我心裡是不愉快的。

讀了《標杆人生》後,我知道,要不是出於上帝,人想改變人是困難的。

3年的研究生學習,並沒有讓寢室的狀况變好。教育與人的努力,都是無能的。然而上帝讓我走出了自我,改變了我的生命,我不再生氣、抱怨,生活由此得到改變。

在與女朋友的關係上,我過去也一直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教育、引導她,改變她,卻沒什麼效果。我們經常吵架,吵後又後悔。自從女朋友跟我去教會、受洗,生命也慢慢改變。

我不斷提醒自己,凡事依靠著上帝,在不斷禱告與靈修之中,更新生命。

聖經——上帝的話語,不是知識,而是生命本身,是道路,是真理。

想想之前在北京、在武漢,曾對一些朋友講聖經,都無法觸動他們,為什麼呢?因為我的生命並沒有改變,我只是在言說,在傳遞知識。當有一天,靈魂被上帝的話語震動,並真正在生命中顯現出來、行出來,那時的話語一定是有力量的。

作者福建尤溪人,現居成都。哲學碩士。目前任四川現代職業學院校報編輯。

1 Comment

Leave a Reply to 余夫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