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靈在行動——以福音為中心的肢體關顧(慕容)2019.09.21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19.09.21

慕容

當神指派人類任務時,祂呼召屬祂的百姓在關愛和照顧祂所創造的其他部分裡,做祂的工,這就是神如何作工的方式。路德稱我們為“神的面具”,因為神站在我們後面去照顧祂所創造的世界。——柯樂伯(註1)

一、不可少的一件事

“他們走路的時候,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女人,名叫馬大,接祂到自己家裡。她有一個妹子,名叫馬利亞,在耶穌腳前坐著聽祂的道。馬大伺候的事多,心裡忙亂,就進前來說:‘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嗎?請吩咐她來幫助我。’耶穌回答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路》10:38-42)

在耶穌的心目中,什麼是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呢?當時,“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路》9:51)在死亡即將來臨時,耶穌所談論的必然是很重要的事,祂也说馬利亞選擇了那上好的福分,那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指什麼呢?

《約翰福音》12章記載,在逾越節前6日,耶穌再次來到這個叫伯大尼的村莊。那位曾在耶穌腳前聽道的馬利亞就拿著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來抹耶穌的腳。門徒們並不理解,甚至質疑,耶穌卻回答說:“她是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看來只有馬利亞曉得接下來要發生的事。

我們知道,耶穌死在十字架上和從死裡復活是福音的核心部分。正如保羅所說:“並且你們若不是徒然相信,能以持守我所傳給你們的,就必因這福音得救。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林前》15:2-4)

由此可見,耶穌在伯大尼所傳講的,非常可能就是祂即將受死並復活的福音,而馬利亞之所以被耶穌稱讚,在於她專注於福音,專注到甚至不顧待客之道,甚至沒有幫忙安排飯菜。

既然耶穌稱福音乃是“不可少的一件”,這意味著福音在人的生命和生活中是首要、必要的事情。而相比之下,人生命中其他的事情,諸如良好的教育、溫暖的家庭、高收入的工作等,雖然很好,但都不能與福音相提並論。

筆者以為,在肢體的彼此關顧中,我們不可遺漏這不可少的福音。上帝在祂的福音中行動,藉著福音的宣講、分享,上帝一次次撫慰憂傷的心靈,擁抱哭泣的孩子。不管時世多麼艱難,環境怎樣惡劣,上帝要信徒相信,祂最终掌管著一切,祂愛我們。

二、教會=社工機構?

教會的肢體,或多或少正遭遇著不同的難處,比如失業、失戀、夫妻失和、失去健康、失去親人等。在彼此服事的過程中,我們要按照個人不同的需求去給予幫助。但是,我們不能因為人實際的需要而忽略了那“上好的福分”,彷彿福音不切實際一樣。即使我們可以在生活、工作、家庭、財務等方面幫助到一個人,但是如果忘記引導他(她)仰望基督,那麼對他(她)的關顧仍然是不完全的。

有人質疑基於福音的彼此關顧是否有價值,畢竟,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社工機構不斷出現,比如心理治療機構、社會互助組織、各種NGO等,這些機構或組織的確能在某些階段,對人們起到幫助、治療、輔導等作用。就功能而言,它們與教會有類似之處。但本質上,它們和教會完全不一樣。

教會作為獨特又古老的組織,基於福音的彼此關顧,仍然是、也將永遠是任何社會機構無法取代的,因為上帝和祂的福音不可替代。

三、聖靈的觸摸

信徒作為基督的肢體,我們有一個特權,就是成為聖靈工作的器皿和管道。因為“聖三一的第三位格,承載了神赦免和在創造的道,卻沒有人的樣式,也沒有自己的肉身。如果聖靈要完成祂工作的話,就必須藉由我們的嘴唇和雙手、我們的聲音和愛的觸摸。信徒稱為聖靈在這個世界工作的器皿。”(註2)

上帝藉著基督徒彼此服事,關顧,來表達祂的愛。當基督徒組成屬靈的團契進行查經、禱告等活動時,聖靈就在其中工作。基督徒互相為肢體,也互相施行著上帝的工作。

就此而言,上帝的作為與人類的想法產生了極大的沖突。基督徒常常期待的,往往是上帝直接的、“雷霆萬鈞”般地介入他們的生活,但是,上帝卻偏偏選擇了人類的血肉之軀,使之成為承載聖靈大能的器皿,作祂拯救、改變的工具,正如上帝選擇藉著人類的語言(講道)、水(洗禮)、餅和葡萄汁(聖餐)來宣告救恩一樣。故此,基督徒不必妄自菲薄,誤以為自己對其他肢體的關愛是毫無用處、可有可無的。在我們毫無覺察、看不到的時候,聖靈藉著我們已經在行動了。

其次,在肢體彼此關顧的實踐中,禱告也起著一個重要的作用。很多基督徒喜歡說“我為你禱告”,但這一句話常成了藉口,藉此逃避行動上的作為。筆者以為,應該有實際行動的時候,就應該行動,比如該捐款時就要捐款,該探訪時就去探訪,該付上時間陪伴就要去陪伴。但是,除此之外,我們仍然要為關顧的對象認真禱告,因為離開了禱告,我們實際能夠做的事情非常有限。

在我們教會,有一位罹患嚴重抑郁癥的肢體,不少熱情的弟兄姐妹都嘗試去幫助她,也常常藉著經文、心理學的知識等去開導她,但都收效甚微,甚至有時雙方會產生激烈的言語爭論,最終不歡而散。正當我們束手無策的時候,一位肢體在聖靈的帶領下,花了1年的時間,堅持天天上門帶領她全家一起禱告。漸漸地,那位姊妹的抑郁癥逐步得到緩解,如今已經能夠正常地生活和養育孩子了。

超越眼見的信心

當然,並不是每一次愛心的關懷都會像關懷這位姐妹一樣,取得良好的果效。基督徒的信心必須超越眼見,在肢體關顧中也是如此。有時候,我們的關懷和禱告會有立刻、正面的反饋,但另外一些情況下,我們可能收到的是滯後的,甚至是負面的反饋。

保羅說:“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林後》5:7)毫無果效的時候,我們倚靠的乃是超過環境的信心。

“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祂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哈》3:17-19)對哈巴谷先知而言,“眼見”的是巴比倫大軍將來必然要入侵猶大,並且燒殺擄掠,自己和親人們都有可能在戰爭中死亡,但是,先知的信心卻帶領他繼續倚靠神,無論環境如何,他宣告都要以神為喜樂和力量。

在生命成長過程中,有些基督徒有錯誤的期待,以為有了一次不尋常的經歷之後,屬靈生命會突飛猛進,猛然跨入更高深的境界。但其實,神帶領祂兒女生命成長的過程,往往是以“常規”的方式。這“常規”包括聖道的宣講、聖禮的施行、弟兄姊妹在聖靈帶領中的彼此關顧等等。藉由這些方式,上帝在我們自以為平淡無奇的生活中,成就拯救、更新的大事。

記得差不多10年前,我和一群單身的弟兄一起合租,偌大的城市中,在一片屋檐下組成了一個“弟兄之家”。我們一起讀經、禱告、分享、討論。因著房租不斷上漲,弟兄之家的地點不斷變遷,其中居住的人員也不斷更替(或有人離開,或有人結婚等),我們的生命似乎並未明顯改變或提升,但是,我們共同面對生活、工作、信仰,一同歡喜、流淚,扶持,屬靈生命在不知不覺中渐渐成長,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由此走向婚姻,進入工作,成為父母,成為教會的重要同工……

我還記得有一天,下午的陽光斜著照在弟兄之家的書桌上,窗戶敞開著,外面傳來孩子們玩耍的笑聲,夏天溫暖的風吹拂著白色的床簾,陽光照在窗外的樹葉上,一晃一晃的,美麗極了……那一刻,我想起《詩篇》上說:“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詩》133:1),沒有任何時候能和此刻相比,讓我真正理解了這句詩。

註:

  1. 柯樂伯,《基督教信仰要義》,臺灣:中華信義神學院出版社,2014年,第473頁。
  2. 同上,第347頁。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