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殺了耶穌!”——巴赫《馬太受難曲》賞析(王星然)2020.4.6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欄目2020.4.6

王星然

 

“是你殺了耶穌!”

路德在1519年一篇談及“替代性救贖”的論文裡(註1),如此語驚四座。

關於耶穌的死,別以為猶太人才是罪魁禍首,路德說:

“當你看見刺穿基督雙手的釘子,你可以確信那是你幹的!

當你瞥見編織冠冕的荊棘,你可以認定那些是你邪惡的意念!”

200年後的一個受難日(4/11/1727),在路德宗的重鎮德國萊比錫,音樂之父巴赫用將近三個小時的《馬太受難曲》,帶我們體驗了路德神學裡“替代性救贖”的精髓。

 

最後晚餐

在《馬太受難曲》最後晚餐的那一幕,飾演耶穌的男低音唱著:“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旋即音樂的情緒騷動不安,眾門徒在快速翻攪的音群中問道:“是我嗎?是我嗎?”

接著,詩班唱出了懺悔內省的聖詠曲(Ich bin’s, ich sollte büßen

 

“是我,

是我,應當償還這筆罪債

是我,該被綁,在地獄裡受刑罰

是我的靈魂,本該遭那鞕傷、腳鐐、和一切所承受的

短短三分鐘,複雜的音樂情緒,從懸疑、困惑、躁動、不安、到內省、悔悟……最後聚焦在路德神學裡基督替代性救贖的命題。

 

《馬太受難曲》的再生

akt1 - St Matthew Passion BWV 244 (Johann Sebastian Bach)

大作曲家孟德爾頌(Flex Mendelssohn)說“如果生活奪走了我的盼望和信心,這部作品(指《馬太受難曲》)可以把它們全然恢復”。因此一個世紀後,即1829年3月21日(巴赫的生日),他在柏林把塵封已久的《馬太受難曲》重新介紹給世人 。

孟德爾頌分析這部作品說:“從序幕開始,合唱隨著12/8拍子的脈動,就已經緊緊牽引著痛苦的情緒。雙簧管獨奏好像遠方傳來的警訊,預示著悲劇的降臨,接著悠長的小提琴詠歎,訴說著彼得不認主的心情,表達經文中‘痛苦地哭泣’……請看最後一頁,基督背負十字架,沉重向前行的旋律。我告訴你們,這世上再也聽不到比這更偉大的音樂,因此我們必須將之呈獻給所有人。”

這一場超過400位音樂家參與的《馬太受難曲》復出音樂會,不僅是當時德國的樂壇盛事,也是音樂史上的一頁傳奇,出席人士包括了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1712-1786)、哲學大師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神學家士來馬赫(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1768-1834)、詩人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等重量級人物。

 

尖銳的神學對話

《馬太受難曲》中,巴赫罕見地安排了兩組樂團及詩班,一組在聖壇前(只唱門徒對話),另一組在教堂上方的小管風琴(chapel organ)處,彼此隔空對話,互問互答,在高聳的哥特式教堂裡,產生一種環繞立體聲響,蕩氣迴腸。

Figure 1  Small organ-thomaskirche

如此安排,巴赫意圖明顯,《馬太受難曲》全劇就是一場尖銳而激烈的神學對話:獨唱家與獨唱家之間、獨唱家與詩班、兩個詩班之間、更重要的是音樂與聽眾之間的心靈對話。

當我們想到受難曲,在情緒表達上可能就只是哀哭悲傷,可是受難曲為什麼不可以是困惑?憤怒?神秘?害怕?衝突?受傷?苦毒?後悔?奉獻?

《馬太受難曲》偉大之處在於它把人類面對基督受難時,各種極其複雜、難以言喻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在深邃超凡的音樂裡,巴赫引導會眾進入理性的神學思考。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巴赫精心佈局各聲部的獨唱與合唱,連樂器的搭配也很講究,只有基督的宣敍調(說話)是用弦樂伴奏,造成一種弦樂光環包覆的效果,而一般人說話則僅有管風琴低音伴奏。可是當耶穌最後呼喊:“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Eli, Eli lama sabachthani)時,光環消失。這個安排充滿神學況味,彷彿天父此時撤走了與基督的同在,任由可怕的刑罰臨到祂的獨生愛子。

當巴赫描寫人下跪,他讓弦樂聲部奏出下行的分解和弦;彼得三次不認主那一幕,著名的痛哭詠歎調(Erbarme Dich)伴隨著小提琴懊悔扎心的獨奏,撕心裂肺,會眾立即感受到彼得的哭泣,其實也是我們的哭泣。

還有什麼比木管樂器更能表達十架上耶穌最後的呼吸?當女高音唱出令人屏息的詠歎調《為了愛》(Aus Liebe will mein Heiland sterben),巴赫刻意選用木管樂器:一隻長笛和兩隻雙簧管伴奏。雙簧管一聲一聲的背景吹奏,宛如肺部受到壓迫下那微弱的呼吸;又好像心電圖上愈來愈慢,最後終止的心跳。而在雙簧管背景之上,是長笛如泣如訴的哀傷旋律,陪襯著女高音唱出:

 

“為了愛

為了愛,我的救主甘願捨命

—儘管祂全然無罪—

那永遠的滅亡

那因審判而來的刑罰

不致臨到我的靈魂”

再一次,巴赫唱響著基督替代性救贖的主題。

接著,兩個詩班隔空對唱,眾人極力地喊著:“十字架!釘十字架!

幾近瘋狂的咆哮,在整座教堂迴響,令人不寒而慄!

Christ carrying the Cross - The Collection - Museo Nacional del Prado

 

荒島唱片

以上舉的這些例子都只是整本《馬太受難曲》的幾個片段角落。類似這樣的場景,全劇俯拾皆是。

日本樂評家曾經票選所謂“荒島唱片”:如果有一天被Cast Away(流落荒島),只能選帶一張唱片,巴赫的《馬太受難曲》成為首選。但《馬太受難曲》絕對不是一場普通的音樂表演,看熱鬧的人一定會發現近三個小時的受難曲沉悶難耐,即使精通音律的人覺得曲中的對位法和賦格(fugue)妙不可言,但若没有信仰的靈魂,終究難以窺其堂奧。

 

萊比錫受難節的傳統

從1723年開始,萊比錫巿議會聘請巴赫出任聖湯瑪斯學校合唱團(Thomaskantor)的音樂總監,這個職位同時負責該巿四座路德會教堂崇拜音樂及各項大小節慶音樂的作曲、訓練樂團及詩班、指揮、演出,工作非常吃重(其實這個職位更像是整座萊比錫巿的音樂總監)。

但這一段時間,也是巴赫教會音樂最多產的時期,他把路德神學的精華寫進音樂作品中:教會清唱劇,神劇,受難曲,經文歌,及彌撒曲。

萊比錫受難節的傳統是受難日晚禱時間,在教會演出《受難曲》來記念基督的十架受死。

 

作品簡介

而所謂《馬太受難曲》是根據《馬太福音》裡有關耶穌受難的經節而寫成,主要在第26、27章,由擔任福音史家的男高音按章節宣讀經文(宣敍調),獨唱家有飾演耶穌的男低音、彼得(男低音)、彼拉多(男低音)、猶大(男低音)、大祭司(男低音),另外有演唱詠歎調的女高音、假聲男高音(或女中音)等等。

Matthaus-Passion BWV 244 - Discography Part 5: Complete Recordings ...

巴赫將全曲分成兩大部分:

第一部:引用26章1-56節(1-29曲),結構上包括:兩個詩班對話的序幕,祭司與民間長老商議詭計,伯大尼受膏,猶大賣主,最後的晚餐,上橄欖山,客西馬尼園的禱告,出賣與被捕。

第二部:引用26章57-75節與27章1-66節(30-68曲),結構上包括女高音與詩班拉開的序幕,公會受審,彼得三次不認主,猶大之死,在彼拉多前受審,在髑髏地被釘十字架,十架受死場景,埋葬。

一個典型的萊比錫受難日特別聚會,程序如下:

  1. 管風琴聖詠前奏曲:Da Jesus an den Kreuze stund(《當耶穌在十架上》BMV 621)
  2. 受難曲:第一部
  3. 講道
  4. 受難曲:第二部
  5. 無伴奏經文歌:Ecce quomodo moritur(《義人死亡,無人放在心上》歌詞出自《以賽亞書》57:1-2),這不是巴赫所作,是斯洛凡尼亞作曲家Jacob Handl(1550-1591)的經文歌。
  6. 奉獻與祝禱
  7. 管風琴殿樂:Nun danket alle Gott(《齊來謝主》BMV 657)

我們可以想像,巴赫時代路德會的特別聚會時間有多長,光是《受難曲》演出就接近3小時,還有講道,以及其他環節。

1727年《馬太受難曲》在聖湯瑪斯大教堂首演,其後於1729,1736,1742也各演出過一次。萊比錫路德教會的受難日特別聚會,輪流在聖湯瑪斯大教堂(每逢奇數年)和聖尼可拉大教堂(偶數年)舉行。

Pages from Score of the 'St. Matthew Passion' posters & prints by ...

五部受難曲

根據巴赫兒子Carl Philipp Emanuel撰寫的父親生平(註2),巴赫一生曾寫過5部受難曲:包括在萊比錫服事期間(1723-1750)完成的《馬太受難曲BWV 244》、《馬可受難曲BWV 247》、《路加受難曲BWV 246》、及《約翰受難曲BWV 245》,另有一首早年在威瑪時期(Weimar,1708-1717)就寫成的受難曲,已不可考。

流傳下來的受難曲完整曲譜,並確認出自巴赫手筆的只剩下《馬太受難曲》和《約翰受難曲》。時至今日,這兩部作品仍是音樂會常見曲目。

 

聖首受創

貫穿全劇的聖詠曲《哦!至聖之首受創傷》(O Haupt voll Blut und Wunden),大概是《馬太受難曲》中最為人熟知的合唱曲。許多教會在受難節期經常選唱(註3)。

此曲原是一首情歌(路德宗有許多早期詩歌旋律皆改編自世俗歌曲),出自巴洛克早期德國作曲家Hans Leo Hassler(1564-1612)之手。歌詞則是路德會牧師Paul Gerhardt(1607-1676)撰寫,原作有10節歌詞,《馬太受難曲》引用了其中5節,在4個不同的場景出現。

巴赫似乎特別青睞這首聖詠曲,不僅在受難曲中多次使用它,在著名的《聖誕神劇》以及教會清唱劇中(註4)都可以聽到。

The Catholic Talks: Article: Inside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

以下是第一節歌詞(《世紀頌讚》譯版)

“至聖之主受重創,悲傷羞辱難當,

頭戴荊冕心苦透,譏諷嘲弄難受。

慘遭凌辱受鞭傷,慈容蒼白枯瘦,

昔日像朝暉晨光,如今憔悴悽愴。”

受難節期,讓我們一起用巴赫的《馬太受難曲》,默想基督為了救贖我們,付上何等的代價。

arnoncourt St Matthew Passion

 

註1:這篇《論十架》作於1519年,對於那些想把基督的死完全歸咎於猶太人的信徒,認為自己面對十架受難可以抬頭挺胸,毫無責任,路德不假辭色予以回應,耶穌為了救我們,代替我們的過犯受了刑罰(penal substitutionary atonement or vicarious atonement),是我們把耶穌送上了十字架。

註2:這是根據1754年巴赫的訃聞(Nekrolog),由作曲家兒子Carl Philipp Emanuel 及Johann Friedrich Agricola撰寫。

註3:許多受歡迎的傳統華語詩本皆有收錄:《生命聖詩》(#118),《世紀頌讚》(#177),《教會聖詩》(#172)

註4:這些清唱劇包括了:BWV 159《看哪!讓我們前去耶路撒冷》(Sehet, wir gehn hinauf gen Jerusalem)、BWV 161 《來吧!甜美的受難時刻》(Komm, du süße Todesstunde)。

1 Trackback / Pingback

  1.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 – 《約翰受難曲》導聆 – KRIS WAN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