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法和加法(語焉詳)2020.06.16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0.06.16

語焉詳

“耶穌叫齊了十二個門徒,給他們能力、權柄,制伏一切的鬼,醫治各樣的病。又差遣他們去宣傳神國的道,醫治病人。對他們說:‘行路的時候,不要帶拐杖和口袋,不要帶食物和銀子,也不要帶兩件褂子。無論進哪一家,就住在那裡,也從那裡起行。凡不接待你們的,你們離開那城的時候,要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見證他們的不是。’門徒就出去,走遍各鄉,宣傳福音,到處治病。”(《路》9:1-6)

聖經中有很多經文,都會顛覆我們的三觀——就比如上述這段。在中華文化中,“窮家富路”的道理,絕對深入人心:外出旅行,帶東西一定越周到越穩妥;傍身的錢財,一定越充足越心安。

就我自己來說,隨便出個門,就得帶一大包東西,更別說還要在外面過夜。錢包是必不可少的,裡面要有信用卡和零錢。手機以及充電器一定也需要。吃的、喝的也得帶些。還有其他五花八門的東西,像換洗的衣服,輕便的運動鞋,洗漱用品,化妝品……

這還只是我一個人的東西。要是一家人出門,東西多得簡直不敢想像……真所謂出門一趟,拖泥帶水,勞神費力。

耶穌呼召門徒去傳道時,卻打破統觀念,囑咐門徒不要帶拐杖和口袋,不要帶食物和銀子,也不要帶兩件褂子。

我相信很多人讀此經文時,都會產生誤解:耶穌一定很反感“物質”,才要求門徒輕裝上陣,身無長物,甚至連必需品都不可預備。

事實是,耶穌並不反感物質。他不是希臘哲學中的犬儒主義者,也不是刻意苦待自己的禁欲主義者。祂所要挑戰的,是人與生俱來的依靠外在條件為自己增加安全感的欲望。這個挑戰,適用於當代的門徒,更適用於古往今來每一個基督徒。

因此,耶穌呼召門徒傳道時,特意要求他們減去隨身之物、對住的地方不要挑三揀四、對待別人的拒絕也不必耿耿於懷。原本,物質需要的滿足、他人友善的態度等,都能帶給門徒在某種程度上的安全感。然而在呼召的人生中,許多東西必須重新定義,重理排序,以及不斷減化。

也就是說,耶穌要求跟隨祂的人,過“減法的人生”。這種減化可以概括為3方面:物質方面的減法、需求方面的減法,以及對人期待方面的減法。

 

物質的減法

“(耶穌)對他們說:‘行路的時候,不要帶拐杖和口袋,不要帶食物和銀子,也不要帶兩件褂子。’” (《路》9:3)

耶穌的囑咐如此明確,門徒沒有任何餘地去懷疑或打折扣。在耶穌時代,拐杖、口袋、食物、銀子和褂子的用途,和我們今天並無太多差異——拐杖用來走路,口袋用來裝東西,食物用來果腹,銀子用來交易,褂子自然是用來穿的。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尋常可見且必需之物。顯而易見,耶穌是要門徒輕裝上陣,靠他人的供應和幫補,專心傳道。

耶穌的要求,看上去不近人情。然而,人若眼光聚焦在拐杖、口袋這些東西上,很可能就摸不透這要求背後的深意——耶穌並沒有否定門徒對物質的需要,也絕不是要門徒過沿路乞討的生活。耶穌要門徒學習的,是不依靠外在環境得到安全感,而是即便看不見前方出路,卻仍能專心仰望神,仍能順服和信靠。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有一本名叫《斷捨離》的書,書中提出一種“斷捨離”理念: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棄多餘的物件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這個理念幫助很多人,重新整理和精簡自己所擁有的的物品,過一種簡單、清爽又環保的生活。

從這本書中,能看到現今大部分人的生活狀態:物質氾濫!想想現在的生活,不就是這樣嗎?冰箱裡堆積了吃不完的食物,衣櫃裡掛著很多閒置不穿的衣物,家裡的角角落落都能翻出封塵多年的大小物品……

每一次衝動消費買來的莫名其妙的東西、因促銷打折買來的現在根本用不著、以後也不大需要的東西……堆滿我們的生活,佔據著我們的心,刺激著我們更多不必要的消費。

作為基督徒,我們要學習簡化生活,減少我們擁有的物品。慢慢地我們會發現,我們真正需要的其實不多。而最能滿足我們的,只有耶穌本人!

 

需求的減法

“無論進哪一家,就住在那裡,也從那裡起行。”(《路》9:4)

在耶穌時代,猶太人接待遠道而來的傳道者,是很常見的。這跟中國的教會文化很相似。國內的傳道人,若去不同地方服事,一般也被安排在當地弟兄姐妹家中住宿。一來是方便省錢,但更重要的是,主內弟兄姐妹就是家人,哪怕素未謀面,也會因共同的信仰,跨越人之間的戒備。

耶穌差遣門徒出去傳道時,門徒也是走到哪裡,住在哪裡。只是耶穌特別強調:無論進到哪一家,就住到啟程離開的時候。接待住宿的人家,有的富足,有的貧寒,但傳道的門徒不能挑三揀四,更不應該為了住得舒適,而搬來搬去。遇到好的住處就感恩,差的地方也欣然接受。

這種對需求的減化,像是一種隨遇而安的心態,其實是對差遣的無條件順服:去祂要我們去的地方,哪怕這個地方並不是我們的優先選擇!

傳揚福音不是為了自己的好處,而是為了神國的擴展。耶穌時代如此,今天也是如此。任何服事,若沾染了利己的動機,就必須停下來,審視和反省自己,定睛看主。

教會歷史中常有一些減化需求的極端例子。例如主后2世紀的教父俄利根,為了操練生命,過著極度貧窮的生活。他所有的財產,只有身上的衣服和一雙鞋。他甚至在地上睡覺。

主后5世紀,立柱者西門為了專心修道,在60尺的柱子上獨自生活了30年,直到過世。吃的東西,都是裝在籃子裡吊上去的。

中世紀的修道院,更盛行著一種近乎自我虐待的修行方式:長時間的禁食、在極端的環境下挑戰自己,甚至鞭打自己……以否定自己的生理需要來操練對神的順服。

這些行為,現今的教會是不認可的。不過,我們似乎又偏向了另外一個極端——太在乎自身的需要,甚至將其置於服事之上。這種極端似乎更加可怕:它讓我們巧妙地、潛移默化地,把生命的重點,從服事神挪到了滿足自我之上。

 

期待的減法

“凡不接待你們的,你們離開那城的時候,要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見證他們的不是。” (《路》9:5)

在耶穌的時代,猶太人若經過外邦人的城,離開之前,會跺去腳上的塵土。這種頗有儀式感的做法,是為了表達“不願沾染外邦人的不潔”。耶穌差遣門徒去傳道時,也要求門徒:如果遇到不接待門徒,也不接受門徒傳講的信息的人,門徒離開他們的時候,也要跺去腳上的塵土,來見證他們拒絕福音的罪。

自耶穌開始傳道,有人尊重耶穌從天上來的權柄,有人藐視祂拿撒勒人以及木匠兒子的身份。有人聽了祂的道就悔改跟從,也有人藐視祂的道理,甚至因祂所講的而恨他。既然有人拒絕耶穌,很自然地,也不乏拒絕、藐視耶穌門徒的人。

耶穌一面提醒門徒:傳道途中一定會遇到拒絕你們的人,一面又安慰門徒:你們不會因別人的拒絕而蒙羞,相反,那些人將來反倒要因他們的拒絕而羞愧。

這告訴我們:不要讓他人對我們或高或低的評價、或好或壞的態度,成為我們自傲或自卑的原因。要減少對他人的期待,坦然面對他人的拒絕,輕看那些令人不悅的態度。

服事的時候,不要期待別人的掌聲,不要期待別人的認可和誇讚,甚至不要太在意別人的反應。只是專心看主,向主負責,只求主誇。因為若我不結果子,他人讚美與我無益;若我多結果子,他們貶低與我無損。

 

結語

這些減法,並不是煽動大家以後出門不要帶必需品,不要享受,不要有夢想和期待,而是讓人去體會:我們越把安全感建立在物質上、需求上、對他人的期待上,我們對耶穌的渴望、信靠和順服,勢必就越會減少。因此,每個基督徒都面臨這樣的抉擇:是減少對世上之事物的依賴,還是減少對永恆之主的信靠?

我們既然屬於基督,行事為人就當全然依靠耶穌。因我們畢生的指望,不在於物質、不在於享受,也不在於別人的態度。我們若一面宣稱是屬於基督,一面又不斷增加對物質、享受和名利的欲望,我們就比世人更可憐。

耶穌呼召每一位跟隨祂的人,過減法的生活,得到加法的人生——對神的信靠、順服加增,以及,對神豐盛慈愛與恩典更深地經歷。

 

作者来自大陆,现居北美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