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壇與獻祭(蘇傅麗秀)2020.10.05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專欄2020.10.05

蘇傅麗秀

 

經文:“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亞伯蘭出哈蘭的時候年七十五歲……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裡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從那裡他又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支搭帳棚……他在那裡又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創》12:1-8 )

 

吾珥是亞伯拉罕的出生地,位於土地肥沃、富庶的兩河流域下游,是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也是當時政治、文化、宗教和貿易的中心。我們不知道為什麼神會揀選亞伯拉罕。其實這個揀選與呼召對亞伯拉罕挑戰很大,因為從一個文明的大城市搬到一個貧窮、落後的地方,需要付代價,而且以當時的交通條件,路途遙遠又危險。

神要亞伯拉罕離開本地、本家,但他還帶著父親他拉和侄兒羅得同行。也許太辛苦了,或者其他的原因,他們往北走了大約600哩,到了哈蘭,就停下來(參《徒》7:2-4)。直等到老父親他拉死了,神的呼召再次臨到亞伯拉罕。這次他照著神的吩咐,離開哈蘭來到迦南地,那時他已經75歲了。

在短短的經文裡面,多次提到“福”、“築壇”、“帳棚”(參《創》13:4、 18)三個詞:

1.福:我們不明白為什麼神單揀選亞伯拉罕,只能說全是恩典,正如經上說的:“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是因著信”(《弗》2:8)。而真正的福是從神來的,也因人順服神的指引;真正的福不只是自己蒙福,也要能夠使人因我們得福。

2.築壇:當亞伯拉罕來到迦南地,他第一件做的事就是築壇獻祭,以後多次搬遷也是如此。藉著獻祭敬拜神、感謝神,也求告神的名,他剛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敬拜神意味著即將開始的人生,他以神為他的神,把神擺在對的位置上;感謝神表達對神保護的感恩,單獨一家“異鄉客”,進到一個種族複雜、兇惡的外國,有被欺負、殺害的危險;求告神的名表達從此他的人生需要全然倚靠神。

3.帳棚:從吾珥到定居迦南,他一生搬了7次家。來到迦南,沒有一個地方是屬於他的,連他要葬埋愛妻撒拉,都要向人買地,可見他的生活是何等的不安定。雖然他知道這是應許給他和他的後裔的土地,直到他死時,他還是沒有看見神的應許完全應驗,但憑著信心,以寄居的心態等候神的成就。

這三個詞很形像化地描述了亞伯拉罕跟隨神的人生。祭壇與帳棚是他來到應許之地後生活的態度和方式,也成為他的標誌。

過去我在校園事奉時,常會調動,每次我求主為我們預備的住處以神為中心,使訪客看見主在那裡。也因常會變動,提醒我們是客旅,傢俱要簡單,容易搬動。

大兒子到蘇格蘭交換學生時,我們所能夠做的,就是求主為他預備一個屬靈的家。第一個週六下午,他步行三十多分鐘到市區找教會,進到一個基督教書房詢問。隔天主日,書房的同工已在教會等他,介紹幾個年輕人跟他認識。崇拜完,他們就請他一起去市區喝茶,半年在那裡讀書,他的生活十分豐富,我們也很放心。

親愛的弟兄姊妹,當你準備搬到一個新的地方,什麼是你優先會做的?當你的孩子要到外地讀書、工作時,什麼是你最在意的?“築壇”顯出神在我們生命中的地位,“帳棚”提醒我們人生是暫時的,存到永恆的才有價值。這些觀念對了,我們的人生一定蒙福(參《詩》144:15),別人也因我們得福。這就是亞伯拉罕的人生,他從築壇、支搭帳棚開始。

禱告:親愛的天父,我要感謝你,能夠成為你的兒女全是恩典。當我順服你的引導時,不僅自己蒙福,也會使人因我得福。神啊!我也期待築壇和帳棚也是我人生的寫照,使我經歷“敬拜”是我人生的首要,寄居是我生活的方式,知道今生是為永恆預備。阿們!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