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的自殺行為——一個兒童心理學家的看法(2之1)(葉吳慶宜)2021.07.23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1.07.23

葉吳慶宜

兒童是父母的希望,是國家、社會的前途,是未來的棟樑。當他們輕看生命,產生自殺的意念,甚至出現自殺行為時,我們在感到震驚,遺憾與疼惜之餘,不能不警覺自省!

 

為何自殺?

為什麼兒童/青少年會自殺?關於自殺行為的研究,層出不窮。但是人們都同意,自殺的緣由是錯綜複雜的,關乎當事人心裡的狀態、生理的情況、家庭的環境、社會文化背景等等,一個人的行為,往往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導致,自殺也不例外。

一、個人心理因素

  1. 每個新生嬰兒都有獨特的性情(temperament):有的好動,有的安靜;有的好睡,有的睡一下就醒;有的反應強烈,有的遲純等等。一個好睡、喜氣、安靜、隨和的嬰兒,要比一個好哭、苦臉、好動、不易適應的嬰兒,自然更討人喜歡,在這發展的起點,他(她)已經佔了一點優勢,因此,將來與人的互動會比較容易,患抑鬱症的可能性就會比較少;相反,後一種嬰兒的養育,多半對父母會是一種挑戰,嬰兒自己留下不愉快經驗的機率也會比較大。
  2. 對大腦神經系統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人的記憶有兩種,一種是顯性的記憶,即我們平常意識到的記憶,另一種是隱性的記憶,是在我們意識以外的,或是在下意識裡的。研究人員發現,從小孩生出來開始,一切的經驗都會存在記憶裡,在小孩有意識以前(大約3歲前)的經驗,會存在隱性的記憶裡,即孩子長大不記得的經驗,對他的成長仍然是有影響的。所以,雖然兒童不記得幼年時期的創傷,例如被虐待、忽視、失母等,但那些經驗仍然會對他(她)心理健康的發展,產生重大的打擊,並影響到他們將來應付壓力的能力。
  3. 嬰兒與母親之間自然形成的依附關係(attachment),母子(女)之間緊密的連結(bonding)是正常人格發展的關鍵因素。如果這種親密的關係,在幼兒時被破壞或終斷,長大後抑鬱症、焦慮、或行為失常都是可能的後果。
  4. 抑鬱症以及其他精神疾病,一直被認為是與自殺相關最強的風險因素,根據不同的調查數據,自殺成功的人當中,有70%-90%的人罹患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疾病。
  5. 自我形象的影響。一個認為自己不可愛、沒有價值、不被接受、沒有用、什麼都不行的孩子,很容易會想到“我不如死了算了!”就像中國西安自殺的9歲女孩,她認為自己幹什麼都不行!(註)
  6. 性情衝動而又不擅長解決問題的孩子,到壓力太大或認為自己走途無路時,自殺的可能性比較大。

二、生理的因素

  1. 身體有疾病、疼痛的孩子比較容易抑鬱;
  2. 體型不尋常(太胖或是太瘦)、失智、殘障、同性戀、或精神上不正常的孩童,常被歧視,因此容易產生輕生的念頭;
  3. 青少年因為身體和生理的變化,容易造成情緒上的敏感、波動、或失調,使他們比較不容易應付各種外在壓力。

三、家庭因素

  1. 家屬中有自殺案例的比沒有案例的人,會呈現稍高的自殺行為傾向;
  2. 破碎的家庭。尤其是年幼時與母親或親密的照顧者分離的孩童,因為與母親情感的依附關係沒有建立,而造成脆弱的心理基礎;
  3. 有家暴和兒童虐待的家庭。被虐待的孩子在心靈上受到創傷,比較容易有輕生的意念;
  4. 有抑鬱症或常年抑鬱不歡、悲觀厭世的父母,對子女有直接的負面影響;
  5. 與人隔離、不喜歡與人交往、又対孩子管教嚴厲苛刻的父母,可能養育出孤獨嚴肅,不容易適應環境的變遷或壓力,而且容易走極端的孩子;
  6. 管教孩子的方式不良的家庭。兒童在3歲開始發展自我的觀念,形成自我人格,他們從家庭對他們的反應裡,逐漸建立自我的形象。即他們在愛中學會自愛,在被珍惜中學會自我珍惜,在暴力中學會暴力與憎恨,在被憐憫中學會憐憫人,在被饒恕中學會饒恕。

四、學校因素

  1. 在學校被同學暴力、凌辱與兒童/青少年自殺有直接的關係;
  2. 老師的體罰,凌辱、兇惡的怒吼,會使孩子失去自尊、產生深度的自卑與羞恥感;
  3. 學校方面對家庭和孩子的情況不夠了解,而造成雙方敵對或彼此批評的狀況,會讓孩子感到不安、焦慮、甚至會引發罪惡感。
  4. 為了學業的競爭和升學的打拼,學校不顧學生的社會活動、體能的健康和心理的衛生,實施不合理的課業要求和競賽,使學生不能應付加在他們身上的壓力。根據“教育藍皮書”的報導,在中小學生自殺案例中,有75%與學業壓力有關。
  5. 缺乏非學術性、能使學生自由發揮、發洩情緒的活動,例如運動、舞蹈、畫畫、唱歌等。

 

五、社會因素

  1. 華人社會有一個習慣,這習慣會造成一個我稱之為“家庭自願破碎”現象。即父母為了自己的前途,或好的生活,或孩子的教育,而與孩子分開。這個做法直接會影響或破壞親子之間的依附關係,和親情的連結。例如有個小朋友,父母因為忙著事業,1歲半時被送到住在國外的祖父母家,他原本是一個聰明又活潑的孩子,但到祖父母家以後,就變了一個人,整天哭泣,對所有事情都失去興趣,祖父母也無能為力。3歲時被父母接回來,但對父母已感到陌生了。後來長大,成績雖優異,卻沉默寡言,高二時,升大學的壓力使他感到無法應對,得了抑鬱症。經過心理輔導後,他考進了名校,不幸的是,1年後病情復發,被迫輟學!後三次企圖自殺,幸被攔阻。

    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筆者幫助過約400個有問題的孩子及其家庭,其中約有70%的孩子有與父母分隔的經驗,而在這70%的孩子中,20%的孩子有過自殺的念頭。

  2. 社會價值觀(1)精神生活被疏忽

    中國近30年經濟實力提升,然而30年對文化資產的摧毁,和對精神生活的忽視,造成人們心靈的空虛。物質主義、金錢主義——人生的目的是賺更多的錢,生命的價值是擁有多少資產是社會主導的價值觀。在這種價值觀下,生命失去了高尚的目的,人們常感到生活無味、厭倦、無聊、沒有意義,輕生的念頭不免會浮現。

    (2)英雄主義和極端思想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他(她)的價值,都需要被重視,被肯定。但一個社會如果只重視“英雄”或者精英,那多半的人都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一個孩子如果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他(她)怎能懷著希望好好地活下去?此外,崇尚“英雄主義”的社會還有一個危險,就是有的人努力想成為英雄,而不去考慮自己的能力和現實環境,抱著“不成功就成仁”的心態,試想,當他(她)不能承受失敗的結果時,他(她)可能會做什麼?另一方面,當一些人知道自己不可能成為英雄,就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躺平族”。

    (3)羞恥(面子問題)與光宗耀祖

    中國父母習慣用激將法來刺激孩子努力用功,例如,父母會說:“你這樣下去不會有出息的,你連那個掃垃圾的都不如!”也習慣拿孩子比較,例如:“你看張家的女兒成績多好!你呢?”這樣的教育方式,會引起孩子的羞恥心,他(她)會為自己成績不好甚至自己本身感到羞恥。

    另外一方面,孩子常常被家長鼓勵要為家庭和國家帶來名聲,甚至要光宗耀祖。這兩種管教孩子的方法看似有效,一負一正,可以激勵孩子努力向上。可是也有危險。當孩子失敗時,他(她)想到可能會使父母失面子,帶給他們失望和家庭的羞辱,此時,他(她)會選擇什麼道路呢?

    最近有一個研究(Joyce Chu,2014,2021) 顯示,在一個重視家庭關係的民族(例如中國,西班牙)當中,除了霸凌以外,家庭衝突、拒絕和羞恥是預測青少年自殺最强的風險因素,比絕望和抑鬱更強!

    此外,羞恥會令人產生憤怒,所謂惱羞成怒。憤怒是導致抑鬱症的原因之一,憤怒也可能導致報復,報復使他感覺到羞恥的人,或者是傷害父母最寶貝的自己,以達至報復。

  3. 媒體的影響黑暗、消極、悲觀厭世、或呈現自殺案例的影片,對自殺有暗示的不良效果。據報導,在網上有鼓勵年輕人自殺的遊戲,這也是當下年輕人自殺人數上升的因素之一。
  4. 自殺的傳染性一個自殺的案件,有時會觸發其他自殺案件的發生,例如在美國,一個高中在短時間內,連續有4起自殺事件。
  5. 自殺方法的方便性在美國,手槍比較容易拿到,所以人們自殺用手槍比例高,甚至有一個11歲的男孩舉槍自盡。在中國,高樓沒有欄杆的屋頂,成為許多年輕人自殺的地方。
  6. 酗酒和吸毒在美國青少年自殺案件中,酒與毒品的濫用是一個很大的因素。

 

註:https://www.sohu.com/a/397148615_120703724。

 

作者是美國布朗大學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學家,30多年心理輔導經驗,現已退休。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