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建造(劉加恩)2021.09.08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專欄2021.09.08

劉加恩

 

興旺的期待

教會中所有人都盼望復興,但復興要如何才能夠實現?難道是愈來愈多的人進入教會,聚會人數變多,就等於復興嗎?

初代教會就面臨這樣的情況。五旬節之後,教會瞬間湧入了數千人,從人數的角度來說,教會確實有很大的復興,但人與人彼此的關係、紛爭,也因此開始多了起來,人數的增加似乎反而讓屬靈的復興有所停滯。

然而聖經讓我們看見,早期教會尋找到一個重要的方式,可以真正帶來復興,也可以真正讓教會繼續往前走,這個方式便是在不同的分工當中彼此建造。

 

興旺的停滯

《使徒行傳》第6章1-2節的經文提到,當時教會門徒增多,講希伯來話的人跟講希臘話的人中間產生矛盾,說希臘語的人,因為寡婦的需要被忽略,於是有了怨言,這個紛爭驚動了使徒,他們需要處理這個問題。

初代教會凡物公用,生活中的大小事都是由教會來統一處理。但是可能因為教會主要的群體是說希伯來話的人,講希臘話的人自然就變成“弱勢群體”,寡婦又更是不被注意的一群人,因此很自然的就產生了矛盾。

問題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也許有人覺得重新規劃就好;也會有人認為補上他們的需要就好,何必這樣小題大做?其實,沒那麼簡單。當這些問題發生的時候,帶來的不單是有人的需要受到虧損,更可能會讓人誤以為教會缺乏愛心,從而造成很嚴重的影響。

在整個情況中,教會的領導者又做什麼回應?他們不知道這件事?還是他們沒有花力氣處理?情況剛好相反,使徒說他們拋下神的道而去管理飯食是不合宜的(參《徒》6:2),從這裡的記載來看,或者是使徒之前已經有花力氣要處理這個問題,或者是他們意識到這件事、並且認為一定要處理。

但是很快地,使徒們意識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到底教會的首要任務是什麼。確實照顧人生活中的需要非常重要,這也是基督徒展現愛心的方式,更是讓信徒、非信徒都見證到神的愛很真實的過程。

可是我們必須要面對一個很嚴肅的問題,那就是不管這些行政事務再怎麼重要,都不應該是教會的首要任務,教會應該要安排人來管理行政事務,但不應該讓這些行政事務取代了教會真正應該做的事,也就是使徒所說的祈禱與傳道。

今天的教會其實很可能也面對這些問題,以至於今日教會的領袖被太多瑣碎的事務煩擾,讓他們沒有辦法真正以祈禱傳道為念,只能一直在處理各式各樣瑣碎的事情,使得教會無法發展,更使得教會真正的功能無法發揮。愛心的行動並非不好,但若是以愛心的行動取代了祈禱、傳道之事,很可能會本末倒置。

 

興旺的重燃

使徒此時提出了一個解決的方案,他們挑選出七位同工,專門管理飯食,於是在眾人喜悅的回應當中,七個人就被挑選出來,使得傳道者能真正以祈禱傳道為念。(參《徒》6:2-6)

經文有一個我們需要留意的部分,即這些被挑選出來人的名字都很特殊,應當是希臘化的猶太人,或是希臘人,可以看出他們乃是從怨言最多的“弱勢群體”當中挑選出來,挑選的依據並不是他們的身分來源,而是他們的特質:要有好名聲,並且是被聖靈充滿而有充足智慧的人。

有好名聲的意思是有好見證,也就是在基督徒與非基督徒中間,都是有名聲、讓人信任的人。其次,乃是要被聖靈跟智慧充滿的人,意思是說要有神的靈充滿,以致於可以有智慧。

其實這兩個要素都非常特別。我們也許會想,不過是管理飯食而已,說起來不是什麼大事,竟然需要有好名聲的人來負責;不過是分配食物,竟然要有神的靈充滿才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預備飯食的經驗?從預備的角度來說,其實需要非常大的創意,初代教會的人們每天、每餐都一起吃飯,如何有好的安排,以致於知道應該預備什麼、配合不同人不同的口味,都非常需要智慧。分配的操作也是一門藝術,一方面要算好足夠的份量,另一方面又要盡可能讓每個人都足夠;又要安排好吃飯的時間、場地,其實都是非常複雜的工程。

再從整個管理的層面來說,有好名聲非常重要,因為吃飯就牽扯到預算、金錢的問題,要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其實本身就非常困難,一定有人有這個埋怨、有人有那個不滿,在這樣的情況下,需要有好的見證、好的名聲,更是要承擔得起眾人的需要,其實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工作。

因此初代教會安排了七個人特別來處理這個事情。我們看見第七節的記載,因為這七個人被挑選出來,使得使徒可以專心以祈禱傳道為念,於是神的道就興旺起來,甚至許多祭司也信了耶穌。(參《徒》6:7)

教會真正的復興,其實應當在不同的分工當中彼此建造,這不是說教會所有的事情都要專業化,而是說每個人應該認識自己的特質,在不同的階段中處於正確的位置,不但使自身的才能可以發揮,也使其他人因為自己而得到幫助;教會也應該發掘、敏銳觀察每個人不同的恩賜與情況,給予適當的安排,使得每個人找到神在現階段所給予的位份,好讓教會的弟兄姊妹,真正成為肢體而彼此建造。

因此,分工的意思並不是大家各自為政,只管好自己的部份就完全不管其他人,分工的意思是應當將自己本分完成之後,同時彼此顧念不同的需要。我們看見後來的司提反,不單擔負管理飯食的工作,神更透過他行了神蹟奇事、透過他向眾人講道,成為神的見證;同時,從司提反身上,也讓我們看見跟隨耶穌、彼此建造所要承擔的代價。

 

興旺的代價

《使徒行傳》6章8-14節提到,司提反在民間行了奇事,於是就有會堂來的幾個人跟他辯論,想必是辯論關於信仰的事,然而司提反因為有聖靈與智慧充滿,眾人無法抵擋(司提反也是因為有聖靈與智慧充滿,被派管理飯食)。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會堂來的人因為抵擋不過,惱羞成怒,於是傳出假見證,並且煽動許多人將司提反捉拿,帶到公會審判。

事情的經過不是太複雜,可是卻讓我們看見初代教會一個很美的畫面:原來司提反只是被派管理飯食,這些辯論、公會審判的事情,本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可是他很清楚地知道,如果要與使徒們一起承擔起教會興旺的重責大任,就必須與他們一樣付上代價。

這不是說司提反放下飯食的問題不管,而是當他好好管理飯食之後,他仍舊擔負起宣揚真理、傳揚基督的任務,甚至需要面臨生命危險的挑戰,他仍舊勇往直前。就因為他有聖靈與智慧充滿,於是被派遣管理行政事務,就在這些不同的操練當中,他深入人群、理解人的需要,他也體貼神的心意,明白神要人悔改的心,因此他在眾人面前,知道怎麼辯論、知道怎麼為主作見證。

 

結語

今日教會之所以混亂,其實是我們在分工的事情上沒有做好。因此不僅使教會真正重要的事情沒有辦法完成,也讓更多人在埋怨當中信心動搖。

我們看到,教會往往遊走在兩種極端當中,有些人花很多力氣管閒事,這個事情也想參與、那個事情也想加入,結果該做的事情卻沒有做好,或者很多時候只注意枝微末節的小事,以致於忽略了真正要緊的工作。另有些人太過專心照顧自己的事,以致於完全不管別人是怎麼一回事,當別人有需要時也不以為意。

司提反卻給我們看見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榜樣,他不單忠心在自己所擔負的工作上,盡心竭力,更是真正知道神的兒女所應當擔負的,乃是透過不同的方式、在各樣的機會當中,為主作見證,即使面臨壓力與逼迫,仍舊靠主站立得穩。

雖然我們今天跟初代教會的情況很不一樣,但是我們面臨著類似的挑戰,我們希望教會復興,更希望教會興旺,但是神的道、神的家之所以能興旺,乃在於我們在不同的分工當中彼此建造。

一個傳道人教導真理的時候,如果有同工協助完成瑣碎的行政手續,將可以事半功倍;教會在學習操練真理、實踐真理的同時,如有人可以負責規劃行政事務,將可以幫助大家更準確、更專心地操練自己生命中的功課;然行政的事務卻不應該取代教會真正的工作,亦即保存信仰、傳揚福音、為主作見證的任務。

唯有如此的相互配合,才有可能使得教會真正興旺。總之,教會弟兄姐妹當真正體會分工的意義、學習彼此建造,在神的愛中一起成長,在不同的分工當中相互配合,使神的道能夠真實地傳遞到人群當中,也使得神的愛能以真實地環繞在神的家裡。

 

作者為臺灣中華福音神學院新約專任教師,內湖信友堂牧師。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