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緬甸使徒 ——耶德遜(Adoniram Judson, 1788-1850)(魏外揚)

魏外揚
本文原刊於《舉目》22期
       十九世紀被教會史家稱為“宣教大世紀”,而此時期宣教士的主力無疑是來自英國與美國。英國教會開其端,克里威廉赴印度、馬禮遜赴中國,美國教會莫等閒,耶德遜前往緬甸,他們共同開創出東方宣教的新紀元。
        前課敘述英國的第一個海外宣教差會,是由一批鄉村牧師促成的,而本課中我們將看見,美國的第一個海外宣教差會,竟然是由一批年輕的神學生促成的。異曲同工,證明在神沒有難成的事,祂常揀選微不足道的人來成就偉大的屬靈事業。

一、旅店是他的醒悟之地

        耶德遜生于美國歷史名城波士頓附近的莫爾登(Malden),是一位公理會牧師的兒子。他自幼聰明過人,學習能力超越同儕。16歲入布朗大學,雖年紀較小, 卻以第一名成績畢業,並獲得代表畢業生致詞的殊榮。在學期間,他結識一位才華洋溢而不信神的同學,同時在這位同學的影響下,逐漸放棄自幼接受的基督信仰。 大學畢業從事短暫的教書工作後,他決定離鄉背井,到外面的世界去歷練一番。

        有一天晚上,他投宿在一間旅店,半夜時鄰室傳來陣陣哀嚎與騷動聲,令他心驚膽跳。天亮時他詢問到底發生何事,人家告訴他有個年輕人在夜裡去世了。再多問幾句,他赫然發現死者正是自己所崇拜的那位無神論同學。一個自信 滿滿、通曉萬事的年輕人,竟然在面對死亡時顯得如此恐懼,耶德遜彷彿遭到當頭棒喝,在經過一番思考後,決定立即返鄉,並且以特別學生的身分,進入剛成立的 安多華(Andover)神學院就讀。不久後,他不但恢復與基督的關係,更願意將自己奉獻在海外宣教的禾場上。

        正好在這時候,幾個年輕的 神學生從別的學校轉來,他們都是“乾草堆禱告會”(Haystack Prayer Meeting)的成員,對海外宣教極有負擔,安多華神學院就在耶德遜和他們的影響下,成為一個推動海外宣教的重鎮,而美國公理會的海外宣教差會 (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也在1810年正式成立。

        接著在1812年2月初,一個寒流來襲的冬日,美國公理會在賽倫港(Salem)舉行第一次的差派禮,將耶德遜等五名年輕人差往印度。前一天才完成婚禮的耶 德遜夫人安妮(Ann Hasseltine, 1789-1826)坐在會眾席的第一排,她這時大概還想不到將來的道路竟是如此坎坷難行。

二、廊屋是他的宣講之地

        歷時4個月的海上航行雖然辛苦,但也給耶德遜夫婦一段討論洗禮問題的機會,最後他們決定接受浸信會的立場,反對為嬰兒舉行洗禮。出發時明明是公理會的牧師,抵達印度時卻轉為浸信會的立場,消息傳回美國,公理會當然扼腕嘆息,浸信會卻意外驚喜,立刻表示願意接納並支持他們。

        1812 年6月中,耶德遜夫婦在加爾各答登陸,受到克里威廉等前輩的接待,但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拒絕他們留下,因此他們只好轉往幾千海哩之遙,位于馬達加斯加島東南 的法蘭西島(Isle of France)。抵達後發現這島根本不適于定居,于是又折返印度的馬德拉斯,在那裡又受到東印度公司的驅逐,驚惶中他們發現有一艘即將起錨開往緬甸的船, 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他們只好登船,于1813年7月13日抵達仰光。安妮是被抬著上岸的,因為她在船上流產,身体還很虛弱。

        仰光雖是緬甸的首都,但炎熱、髒亂,不時爆發霍亂瘟疫,加上緬甸朝野都傾心佛法,所以過去很少宣教士在此久居。克里威廉的大兒子腓利曾由印度來此,甚至娶緬甸女子為妻,但最後還是回到印度服事。

        耶德遜夫婦除了努力學習緬文外,更積極尋求突破困境的方法。他們發現緬甸人喜歡走進路邊的廊屋(Zayat)聊天或聽講,以消磨時間。因此廊屋兼具休閒與教 育的功能,在緬甸人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為什麼宣教士不能入境隨俗,也設立廊屋作為宣講福音的場所呢?耶德遜夫婦的廊屋在1819年4月初啟用,位 于一條大路旁,可以吸引許多民眾前來聽道。這個策略果然奏效,一個多月後,一位名叫孟那(Maung Nau)的工人決志信主,成為耶德遜六年來所結的第一個果子。到了1820年,信而受洗的已有十人。

三、死牢是他的受苦之地

        耶德遜的同工白禮斯醫生(Dr. Jonathan Price),雖然妻子到緬甸5個月後就病故,但他繼續留下來行醫,由于醫術精湛,名聲遠播,連國王也聞其名,特別在阿瓦(Ava)皇宮召見他。白醫生唯 恐自己的緬文欠佳,就邀請耶德遜作伴,一同前往。從仰光溯伊洛瓦底江而上,要走一段漫長的水路才能到阿瓦。會面的結果令人振奮,緬王為報答白醫生的貢獻, 特許耶德遜留在阿瓦居住傳道。正當前途可望亨通之際,不料英國與緬甸爆發戰爭,所有白人都被扣上間諜罪名而被打入死牢。耶德遜也不例外,在1824年6月8日含冤入獄。

        阿瓦的監獄據說從不打掃,垃圾堆積,臭氣沖天,對于生性喜好整潔的耶德遜而言,更難適應。上百名囚犯共處一室,在攝氏40 度的高溫下,不發狂也難。耶德遜的身上共被套上5付鎖鏈,傷及筋骨,那些留下的疤痕到他離世時仍清晰可見。夜間獄卒將他們倒懸起來,只有頭部和肩膀可以著 地,令人痛不欲生。如此將近一年後,緬方決定將囚犯移往另一處同樣惡名昭彰的監獄,在一天半的死亡行軍途中,許多人不支倒斃,耶德遜在走過一道橋樑時,也 想縱身一跳,以求結束痛苦。他們直到1825年11月才獲釋,被囚受苦時期長達一年半之久。

        安妮在這期間的表現,充滿信心、智慧、勇敢、 堅定,令人由衷敬佩。她生下一個女兒,獨力悉心撫養。她以溫情感動殘暴的獄卒,允許她常來探監。她冒險保護丈夫最掛心的緬文聖經手稿,先是埋入地下,然後 掘出裝在枕頭套裡,當作枕頭送進牢房,讓耶德遜可以更加安心。這期間,她多次病到半死,但每次出現在監獄門口時,總是打扮整齊,面帶笑容,帶給囚犯們莫大 的鼓勵。然而就在苦難過去、全家可以團聚的時候,這位偉大的師母卻在孤獨中病逝,得年37歲,當時耶德遜正出差在外,未能見到最後一面。半年後,那個在苦 難中出生的小女兒也病亡,而她也是耶德遜在緬甸所埋葬的第三個孩子。

        喪偶之痛令耶德遜久久難以平復,有一段時間他隱居于叢林中,與外界隔 絕,甚至為自己挖掘墳墓,終日徘徊墓前沉思,令人為之心寒。他退回母校布朗大學給他的榮譽博士學位,彷彿人間的一切對他都毫無意義。幸而他漸漸走出憂鬱,身心靈逐漸康復,得以重新投入翻譯緬文聖經及編寫英緬字典的大工程中。他于8年後再婚,晚年又再度續絃,與克里威廉一樣經歷三次婚姻,由此可見早期的宣教 士們,多半會面臨一再失去親人的考驗。

四、大海是他的葬身之地

        耶德遜的苦難似乎無 窮無盡,大約從中年開始,他罹患了嚴重的喉疾,無法大聲說話,這對一位以宣講福音為己任的宣教士而言,又是一個重大的打擊。1845年,在去國33年後, 耶德遜才第一次回國述職,途中他的第二任妻子病逝,葬在大西洋中的聖赫勒那(St. Helena)島上。美國教會這時視他為宣教聖人,希望他能在聚會中多講些緬甸的經歷,沒想到這位滿臉風霜、聲音沙啞的貴賓,總是用已經生疏的母語,講些會眾們早已耳熟能詳的基要真理,而令他們感到十分失望。

        帶著最後一任妻子回緬甸後,耶德遜繼續開拓新工場,到1849年,在毛淡棉(Moulmein)的宣教中心就有信徒約一千五百名,在阿臘肯(Arracan)更有三千左右。

       1850年耶德遜的肺病復發,醫生建議他作一次海上旅行,于是他從毛淡棉登上一艘出海的船隻,然而病情繼續惡化,終于在4月12日病逝,遺体被葬在大海中。在耶德 遜的出生地,美國麻省的莫爾登,有一塊不起眼的大理石上,刻著有關他生平事蹟的幾句話:“紀念耶德遜牧師,生于1788年8月9日,卒于1850年4月 12日。莫爾登是他的出生地,大海是他的墓塚,信主的緬甸人和那本緬甸文聖經是他的紀念碑,他的記錄存在天上。”

        其實,耶德遜的記錄不僅存在天上,也留在人間,兩百年來已經感動無數的基督徒,願意效法他的榜樣,將自己奉獻在海外宣教的祭壇上。

思考題
1. 耶德遜為什麼會回轉信主?
2. 從耶德遜最終去緬甸宣教,你怎麼看神的帶領?
3. 從耶德遜所遭受的苦難、歷煉,當今的基督徒可以從哪些方面關心在工場前線的宣教士?

作者長期從事中國教會史研究,現任教于台灣中原大學。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