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許萬常)2022.10.20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專欄2022.10.20

許萬常

 

一切只是偶然?

自從孩子學會說話之後,他們最喜歡問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似乎凡事找理由是人學會說話的目的。

我這個做父親的,類似的問題已經問了幾十年了,許多“為什麼”還是找不著答案,甚至經常被孩子問倒,最後只好不耐煩地回答說:“這不為什麼。”直到他們漸漸地長大,知道父親並沒有“為什麼”的標準答案,就再也不問了。

莫非不問“為什麼”,是人長大成熟的標誌?如果凡事都沒有理由,那麼人活著就得認命。

師長們對我們從小的教導,學校考試的標準答案,現代教育的哲學基礎一直在告訴我們:現實是機械化碰撞的結果,所有的事情都是偶發事件,好事壞事發生都是運氣,背後並沒有什麼理由可言;人找著的理由都是自我安慰的機制,為要讓自己內心舒坦些,人生其實沒有意義,所謂的意義都是人的發明。

這種看法合乎人的邏輯,也是人活著一貫秉持的態度:如果人全屬物質,一切都得按照物質的原則活著。從這個角度來看,人與動物並沒有太大的相異之處,都是食物鏈中的一環:弱肉強食,吃或被吃,所謂的開化和野蠻,不過是進化次序的先後而已。

按著這種原則活著,人連禱告都不可能;人窮無法呼天,我們都是宇宙的孤兒。

 

另一種可能

這未免太可憐了,人生是否還有另外一個可能?

追根究底的問“為什麼”,是眼見為憑的心態,凡事都要合乎人的理性。但基督徒不問“為什麼”的人生,是因信而活,深知“奧秘屬乎耶和華”(參《申》29:29)——上帝的邏輯人無法測透,不要凡事為上帝找理由。人無法理解的事,只能憑著信心接受。

這個“為什麼”,人已經問了幾千年了,多少先聖先賢都已問過。

曾經也有人問過主耶穌:“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約》9:2)這個問題顯然是人類終極的“為什麼”,主耶穌怎麼回答呢?“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約》9:3)

哦,生命的目的,原是彰顯上帝的作為。

“這個問題現在不要問,等你長大之後就知道了。”我經常對孩子這麼說。然而我心裡很清楚,很多事情長大之後還是不知道;我所謂的知道,應該是接受、也是一種內心的降服,這是個屬靈的知道,也是主耶穌所說的:“父啊,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太》11:26)

“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因此我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伯》42:5-6)這是約伯的經歷,人生許多問題的答案都是“風聞”,當他“親眼看見你”之後,就再也不問“為什麼”了,因為他已經知道了。

“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約》17:3)認識就是知道,這才是問題唯一的摽準答案,安定在天。

人一輩子問了這麼多問題,也提出了各種可能的答案。然而,他們著書立說,盡大多都是瞎子摸象,結果還是如約伯所說的:“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伯》42:6)

主的名字是“我是”,人知道“是什麼”之後,就再也不問“為什麼”了。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