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陽與不陽的恐慌中,學習敬畏(小望)2022.12.26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2022.12.26

小望

 

這段時間,大家最關心的話題就是“陽了沒”。

防疫政策的轉變,讓人覺得措手不及。網上流傳著一條神評論:“搞了3年,疫情終於開始了。”沒有兵,沒有馬,朋友圈到處是兵荒馬亂的感覺。以前是大家囤菜等著社區封控,現在是囤藥,等著自己變“陽”。

相關藥品、口罩、自檢盒也是一直脫銷中,就連黃桃都脫銷——據說吃了黃桃,可以“桃(逃)過一劫”。或許沒人真信這個能治新冠,但至少有安慰作用,何況還好吃。為了保命,這當口幾乎什麼偏方都有人願意一試。

現在難得的歡樂,就是網上各種層出不窮的段子。比如,近日最受歡迎的女俠是郭襄,一輩子沒有楊過(“陽”過);最慘的人是小龍女,居家16年等來了楊過。

又比如,3年了,商家等著我們報復性消費,結果我們都選擇放下仇恨——今年冬至,再也不用爭論是吃餃子還是喝母雞湯,這下全國終於統一了:吃布洛芬……

 

聽專家的話

在這些層出不窮的段子和身邊朋友、親人不斷“中招”後,大家仍是有掩飾不住的恐慌。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自己夜裡也發起燒來,因為沒有抗原檢測,不知道是不是中招。

我想,這些恐慌一方面是來自人性的軟弱和局限,同時也是來自對外部形式的判斷和認識。

比如,對“專家”的認識。有網友調侃道:病毒傳播快,專家變異比病毒傳播更快;經過老百姓堅持不懈地對專家科普,專家們終於明白了:這個病就是個“自限性疾病”(指疾病發生到一定程度後能自動停止,靠自身免疫力就可逐漸康復。編註)。

之所以好笑,是因為顯而易見的角色顛倒:專家的認知竟然還滯後於民眾,知識精英反倒成了被啟蒙的對象。在降低人們對新冠的恐懼這一點上,這些段子所做出歡樂的貢獻,可能遠大於這些所謂專家們的專業建議。

“一個生物狗的科普小園”在其文章《個人如何為自己的健康負責?》(註1)說:

“中國開放以後社區傳播必然增加,按一些專家的說法,預計第一波感染60%。那更應該讓民眾瞭解疾病本身的複雜性、異質性。不能昨天為了清零,凡事往大了說;今天為了開放,凡事往小了說。”

讓人們反感的原因或許是專家們的話前後不一致:之前把病毒說得如何可怕,形勢一變,現在仿佛什麼事都沒有了。

“海邊的西塞羅”在《往後,這幫“專家”裡,我只聽張文宏怎麼說》(註2)特別提出了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是專家?在一個現代社會裡,公眾又為什麼要聽取專家的意見?”

作者的回答是:

“孟子有雲: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我覺得這話點出了知識份子、專家為什麼說話比普通老百姓更值得聽取,專家的意見值得敬重的根本原因……真話不全說,這是知識份子的權利,假話全不說,這是知識份子的底線。在必要的時候,你可以保留你的權利,但必須守住你的底線,這是每個知識份子為社會應當做的事情。”

 

先知功用

當然,並非所有的專家都不可靠,也被非專家永遠都是正確的,而是在於我們常常被“謊言”包裹著,我們自己也常在謊言之列。所以詩人大衛說:

“耶和華啊,求你幫助,因虔誠人斷絕了;世人中間的忠信人沒有了。人人向鄰舍說謊;他們說話,是嘴唇油滑,心口不一。”(《詩》12:1-2)

而他在謊言中的盼望就是:“耶和華的言語是純淨的言語,如同銀子在泥爐中煉過七次。”(《詩》12:6)恰恰是因為謊言,才需要真先知和真專家。

地上的專家在某些方面,類似於聖經中的先知:專家要忠於自己的研究,而非其他。先知要忠於上帝的話,而非王的刀劍或恩寵;真正的先知從來不憑自己的權柄說話,也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是傳達上帝給他們的資訊。但向來忠於上帝的先知,都並不受歡迎。

雖然現在不再有聖經中同樣的 “先知”,但先知的功用仍在基督徒身上來彰顯,就是忠於基督福音的宣講,成為守望者。

“人子啊,我立你作以色列家守望的人,所以你要聽我口中的話,替我警戒他們。”(《結》3:17)

如果我們在地上被上帝賦予成為某方面的專家,我們就應該勇敢地說真話忠於上帝。而作為福音的使者,為了使人可以真正免於末日被審判的終極恐慌,基督徒在這個時代所言、所行、所信、所傳,都值得我們自己深思,不要成為“磚家”了。

 

準備的不充分

恐慌同時還來自於準備的不充分。

政策的急轉彎,會帶來後續準備的物資踩踏:口罩買不到、藥品買不到,自檢抗原買不到,就連黃桃都買不到。不用指望每個人都對驟然放開冷靜應對,那不現實,相反,早該料想到社會上會出現恐慌情緒,預先就應當加大生產,甚至免費發放一些藥品,以免人們去醫院擠兌發熱門診,再輿論做好鋪墊,減輕恐慌。

發達的社會網路在技術上,助長了這一情緒,但相應的制度建設並沒有跟上。要消除這種恐慌,僅僅指責個體沒能做到最好是不夠的,還需要事先的充分預案、具有公信力的反覆宣講、資訊透明並讓人能隨時獲取,這樣才能形塑現代人的公共理性。

 

不必恐懼,但要敬畏

比起外在的物資和資訊,更重要的是人內心準備得不充分。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當5年級的兒子知道政策開放時,他一臉不高興地說,自己沒準備好。我們問他為什麼。他說,開放後再也不能上網課了,以後只能線下了。我們調侃他,以後功課學不好,再也不能怪病毒了。

雖然說,人終有一陽,或是今天,或是明天;但這種不安的情緒會不斷蔓延。慌亂中就會不顧基本的常識。有人不是新冠入院,而是過量吃感冒藥,導致腎衰竭。記得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時,國內也曾謠傳鹽能防核輻射,無數人因此囤了幾年都吃不完的鹽,還有人因為吃了過量的鹽而去世。

另一個更重要的缺乏,是真正的敬畏。維舟在《不必恐懼,但要敬畏》(註3)中說:“我能理解這種心態,畢竟當人們缺乏資源來應對風險,又沒有足夠資訊來判斷時,恐懼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我注意到一點:國人往往陷於恐懼,卻並不敬畏。”

當然作者特別強調的是國人缺少對真正科學的敬畏,但科學在心理安慰上仍是有限的。

從另一個角度去看,我們更缺少的,是對上帝的敬畏。缺少這種敬畏,就缺少真正的安全感。因為不怕(敬畏)上帝,就什麼都會怕。安全感的缺失,即使是什麼都預備妥當,藥物備齊,仍會活在惴惴不安之中。

在《馬可福音》中記載了耶穌和門徒經歷風浪的故事。疲憊的耶穌在船頭竟然睡著了,可風浪甚大,專業的漁夫恐懼於自己人生最熟悉的、平時最容易操控的環境。他們嚇得叫醒了祂,說:“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嗎?”(《可》4:38)

當然,聖經絕對沒有保證我們,不會有可怕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上帝沒有應允一個安全,天色常藍、花香四溢的無災難生活。我們會面對艱難的疫情、其他的疾病,也可能會經歷朋友的離棄、家人的死亡、老闆的炒魷魚。

害怕各種情況、人際或事件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我們認為自己必須獨力面對一切壓力挑戰。但那是錯的。即使環境惡劣、多變,耶穌的信徒也不會孤單。我們可以勇敢地宣佈∶“主和我同在這船上。”

更有意思的是,經歷了耶穌平靜風浪後的門徒,卻陷入更大的“恐慌”(參《可》4:41),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祂了?”可這成為了他們敬畏上帝的開始,因為知道上帝創造天地,大能絕對掌權。之後耶穌的十字架和復活,也向我們保證,我們將永遠不會單獨面對任何威脅。

《耶利米哀歌》的作者給了我們一個有效的思想模式:我心想念這些,就在裡面憂悶。我想起這事,心裡就有指望。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祂的憐憫不至斷絕。(《哀》3:20-22)

我們需要知道上帝不僅愛我們,與我們同在,而且能夠有絕對的權柄保護和給我們力量。在我們身上,沒有任何事情在祂的主權、智慧和完美的旨意之外發生。上帝將與我們同行,渡過每一個危機,祂將幫助我們以討上帝喜悅的方式來成長。

疫情的環境其實顯明我們真正懼怕的是什麼:是環境還是值得“敬畏的上帝”。同時,我們可以將這生命的一切恐慌,交給祂,因為祂愛著我們。

 

註: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1609328536651652.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1806154201972810.
  3. https://mp.weixin.qq.com/s/0C1KsRA77tX8MXMNTBdEzw.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