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亂廢墟中的青青綠草——一位重度抑鬱患者對前生今世的感悟(范漢威)2023.01.21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3.01.21

漢威

 

對於一個病人來說,寫出患病的過程,確實不容易——必須再一次面對過去身心的煎熬和痛苦,還得把情緒和感受轉化成文字,用邏輯和時序的方式表達出來……

然而,我很珍惜這個回憶和表達的機會。這並不是說,我已經爬上了光明的山頂。恰恰相反,我至今仍在幽暗的低谷中前行。我相信,跟我一樣艱難的人多得很。如果我們在低谷中,堅信和依靠上帝,也彼此扶持,我們仍能得見光明。以下是我在病中的三個體悟:

 

一、疾病可以是靈性覺醒的開始

2019 年12月2日,我在高速公路上,因為長時間強大的精神壓力而徹底崩潰。

當時我在駕車,太太和剛滿一歲的孩子坐在後座。車子最終停在快速車道上,我在車內嘶吼咆哮、胡言亂語,擊打任何我能觸碰到的東西,時而大哭,時而大笑,徹底失去了理智和控制力,直到精疲力盡。

        1,走到盡頭

平復下來的我知道,我終於走到了盡頭!

長期以來,在父母、師長、同學、上司、同事眼中,我一直成熟穩重、精明幹練,扛得下責任,做得出事業。這也導致我長期隻身拚搏,奮勇前進。

我雖然不至於有“人定勝天”的天真想法,但是“靠山山倒,靠人人老”的觀念,在我心裡根深蒂固。故而我凡事不求人,單打獨鬥,一方面磨練技能,一方面不落人口舌。這背後驅使我的,不是名利雙收的渴望,而是對失敗、淘汰的恐懼。

在這種心態下,我變得驕傲,而且敵視、不接納、不信任他人。

“上帝屬於軟弱的人”,在信主前,朋友向我傳福音時,我用百分百的驕傲,說出了這句話。

徹底崩潰後,我赫然發現,原來看似強壯的我,最終也是一個虛壯。那強壯可靠的外衣,其實與國王的新衣沒有差別。

        2,看清自己

上帝要我看清自己、接納自己。

時光回到2008年,我來到美國,進入倉儲管理。沒有任何體能底子的我,根本無法勝任體力工作,因而連番受傷、受挫。當時的我,以抱怨、苦毒、憤恨和仇視他人,來緩解身心所承受的壓力。

儘管當時我已經信主,但我根本不承認自己軟弱,總有著“我什麼都行”的驕傲,內心還有怕被解雇的恐懼。

之後的十多年,我拉廣告、拉保險、教中文……我還是沒能打心底承認自己需要上帝。

上帝卻沒有放棄我。祂藉著我不斷換工作,讓我學習真實看待自己,過一個不需要逞強和偽裝的生活。我卻一意孤行,在艱難和困苦中持續拚搏,積累被人拒絕和輕看的委屈和辛酸。就這樣過了十多年,最終患上了重度抑鬱症。

        3,不是錯覺

要能看清自己,還要承認自己軟弱,根本不是自然而然會發生的事情。在辛苦中流的每一滴淚水,都是無比真實的。痛就是痛,這從來就不是錯覺。

故此,我不敢說每場疾病都旨在調轉人生。我也不敢衝動、直白、不加思索地勸說別人,說重大疾病就是靈性的轉折、成長的開始,最後還加一句要把握機會、要珍惜。因為,每一場悲歡離合、生離死別,每一次心碎和痛楚中,不是所有人都能看見滿滿的愛和恩典。

然而,恩典並不會因為我們看不見,就不存在。愛也不會因為我們感受不到,就沒有。因為上帝就是愛,祂永恆不變。也正是這個愛,給我們這些軟弱的人力量,讓我們不至於絕望。

 

二、個人患病對於群體有屬靈上的意義

要接受自己患上精神疾病、自主走進醫院求診,絕不是件簡單的事。我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才弄清楚保險、醫生、藥物、治療過程……或許是拖了時間,我的病況日益嚴重。因為有自殺傾向,最終住進了精神醫院。

        1,中止自殺

死亡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毫不可怕。我不需要鼓起勇氣才能邁向死亡。一個重度抑鬱的人,走向死亡可以是很自然的事,沒有恐懼,沒有掙扎,沒有徬徨,沒有牽掛。

當時的我,並不覺得上帝掩面不顧我。我也沒有埋怨上帝。向上帝訴苦和抱怨,是正常人做的事,因為那代表著你和上帝還有交集。而當時的我,心底沒有一絲慾望,活著和死了並沒有區別。

我想好了要駕車撞死。心思縝密的我,甚至計劃好了,必須衝撞穩固的建築,要有足夠撞擊力。在衝撞前必須鬆開安全帶,以確保死亡。

這個過程,在我腦中反覆多次。當一切準備就緒,我開車上路,尋找目標建築物。就在我鎖定了一棟大樓時,腦中閃過一個提示,提醒我有一件待辦事項。下意識裡,我覺得必須把這件事處理完才行。

這個意念驅動了我的工作模式,以及相應的負責態度。我停下車,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到底是哪件事情需要完成。在思索片刻後,仍然沒有答案,但我的思路已經徹底轉向,回不去原來的自殺迴路了。

事後想來,那是上帝在幫助我。雖然當時的我,覺得自己與上帝隔絕了,但就像聖經所說,沒有任何事情可以使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

        2,精神病院

在醫院裡,和我同住的十多位病友,有瞎眼的、肢體殘疾的、沉默不語的、意識不清的、暴力傾向的……我們除了換洗衣物,一無所有。我們之間也沒有競爭、沒有比較、沒有謊言、沒有嘲笑,沒有虛偽。我體會了物質的貧乏,也得到了心靈的安慰。如果人與人之間一直都是如此,那該有多好呀!

之後,我被轉到另一間醫院,每天可以回家,但白天必須在醫院接受治療。我的病友有公司高管、小學老師、名校學生、貨運司機、遊樂園保安……各行各業,各個階層都有。我們在一起上課、傾聽、分享、用飯。我們一邊玩著遊戲,一邊說著我們的夢想。

我們不在乎別人的過去,因為在嚴重的疾病面前,豐功偉業不值一提。對方所受的苦,我們打從心底明白,因為我們都在疾病的折磨和摧殘之下。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快快康復,回到家人身邊!

        3,折斷蘆葦

我覺得,這倒像是教會該有的樣子——我們同受罪的折磨,一同期待耶穌的再來。

然而在實際上,很多教會對於抑鬱乃至於心理性疾病患者,總是很難同理,也很難給予援助。教會的弟兄姐妹就算鼓足勇氣,走向病人,也只能以聽來的“道”來勸說對方,並自顧自地說上帝的話大有能力,你必定得到安慰和力量……

這樣的舉動,不止給病人增加了不被理解的委屈,更似有“信心不足”的道德指控。或有甚者,拉著病人說自己的故事、別人的故事,以此開導病人,想為他點一盞明燈。結果是,這就折斷了那壓傷的蘆葦,熄滅了那將殘的燈火。

我因此意識到,我生病的意義,不只在於看清自己的軟弱、學習謙卑的美德,更能讓我的小組、團契、教會,認識心理疾病、感同身受,更能同情、憐憫,更能擺脫偏見,學習給予病人正確的關懷和陪伴。

相信許多家庭當中,也有抑鬱症患者,正在經歷同樣的衝擊和痛苦。我生病的意義,除了自我生命的突破和淬鍊,更與許多家庭同蒙呼召,彼此相顧,激發愛心,互為肢體,成為一身,為上帝所建造。當末後的世代,心理疾病如洪水猛獸般撲來,教會仍舊是地上的燈台。

 

三、病中活著的意義在當下,更在永恆

當我被醫生宣判,有生之年沒有機會再恢復正常時,有一種很深沉的難過隱隱浮現,那是一種當下沒有落淚,但前方道路一片死寂而漆黑的難過。

        1,改變看法

然而,在幾次與死亡面對面後,我有了不太一樣的感受。如果沒有人可以避免死亡,為什麼人們還會感到懼怕呢? 我能想到的唯一答案,是人們視死亡為人的最終結局。

如果死亡就是最終結局,人生就顯得非常短暫,一分一秒都不可浪費——依照世界的標準,必須用在賺錢或享樂上。病痛直接阻礙了我們賺錢或享樂,浪費了我們有限的生命。一場重大的疾病,如果無法在短時間內治癒,那麼人生就會被拖垮,變得毫無意義。

然而,如果死亡不是最終結局,而是永生的無限開展呢? 就未來永恆無瑕的生命來說,當下疾病對我們的影響,就極其有限了。而且,有正面的意義。就如我們之前提到的,人經歷疾病,心胸反而會變得更為寬廣,眼界更為開闊,思考更為深邃,憐憫與愛更為充沛。

        2,廢墟綠草

受益的,不僅止一人。我和太太結婚十多年,坦白說,大部分的時間,我都習慣用責任和義務來看待婚姻關係,話題總是柴米油鹽。話不少,卻冷漠。

這次疾病重重地擊打了我們,也重新調整了我們。我看見太太如何在我失控發狂、咆哮怒吼之下,仍然不離不棄,堅忍信靠。

她的愛,彷彿是在戰亂廢墟的瓦礫石堆中,滋生出的青青綠草,讓人看到希望,看到上帝的愛。我又如何不對她心生憐惜,充滿感激?我們並肩作戰,生命的共融、恩典的湧流,才正要開始。

我不滿4歲的可愛的孩子,看盡父親的軟弱疲乏。雖然他還不明白,為何爸爸會常常生病倒下,一但倒下就什麼事都做不了,但年幼的他,努力學習接受一個不完美的爸爸,並且知道,爸爸並不強壯,他很需要耶穌。這種對父親的包容和接納、關懷和安慰,這種信仰的傳承,讓我充滿感恩!

        3,聚焦眾人

生病的意義,絕不僅僅是等待上帝的醫治、以此見證上帝的大能。

如果我們只將盼望放在個人,要按照自己的時間得醫治,我們會失望。即使能成,我們的信心也就僅止於此。如果我們聚焦於眾人——因病痛而連結,因深深體會人的軟弱,而一起呼求上帝,等候上帝的慈愛、公義、聖潔與我們同在,或許我們就不容易失去盼望。

如果我們的眼光只有今生,那麼得醫治的程度和時間,就至關重要。如果我們放眼永恆,那麼無論疾病如何,都只是暫時的,因為當耶穌再來的時候,一切終將更新。

疾病雖兇惡,卻無法阻攔上帝給我們生命的祝福,無法阻攔上帝濃烈的愛,和奇妙的恩典。這恩典不只給病患一人,更是給家庭、團契、教會,讓人學習依信心見永恆,盼望那永恆榮耀的來到。

我們心裡若有那永不滅的盼望,相信這在當下和永恆 都是無比美好的。

 

作者目前任職普世豐盛生命中心。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