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債一身輕:基督徒理財原則(Dennis McCaan、錢保羅)

Dennis McCaan、錢保羅

本文原刊於《舉目》20期

一、你為什麼不逃稅?

           本文作者之一錢保羅,是在美國有執照的會計師。當他在海外工作多年後回美國,他向同行請教最新的省稅規定,同行卻這樣回答他:“你為什麼不逃稅?咱們都是中國人,何況咱們都有會計師執照,熟悉稅法,少來這一套假正經!”言下之意,中國人逃稅是天經地義的,尤其是逃美國人的稅!

           接著,“更何況在國外賺的錢,政府無從知道。不報就結了,神不知鬼不覺的。你為什麼要問我如何省稅呢?你在唱什麼高調,你這個人是不是頭腦有問題!”他被教訓了一頓,很沒趣地放下電話,哭笑不得。

           千萬不要以為那位奉勸他逃稅的會計師特別糟,不要以為我們比他強很多。有誰每年4月15日報稅的時候,不想多從政府挖一點退稅回來?誰不希望替我們報稅的會 計師是魔術師?自己填寫稅表的人,又有誰不曾想過誇大一點費用,少列一點收入?在可以模稜兩可的模糊地帶,一般人往往選擇少交稅金。所不同的只是有的人膽 子大些,有的人膽子小些。正如我母親常說,她自己就是因為膽子小,所以一輩子只能看別人發財。

           逃稅者無非是想發財想瘋了,不擇手段;不敢逃稅者通常是怕被抓,怕政府多過怕上帝。這是個選擇的問題,膽子大的選擇要發財,膽子小的選擇怕被抓。

           到底基督徒為什麼不逃稅?是因為我們不可以撒謊,怕撒謊受到上帝的懲罰?還是因為我們膽子比較小,怕被捉到?或是我們比較笨手笨腳,容易被捉到?“你為什麼不逃稅”,跟你是個基督徒,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基督徒不逃稅,我們說得上來嗎?說得清楚嗎?什麼又是基督徒的理財觀?……

           我們說不清楚。往往我們想要發財,為了發財可以不考慮上帝;我們怕被政府抓,不怕被上帝抓;怕沒有錢,怕錢不夠,但是不怕上帝!這是我們許多人的真實情況。
這 一篇文章是《基督徒的職場倫理系列》之六,我們將以“逃不逃稅”,做一個基督徒金錢觀的“健康檢查”,也藉此說明基督徒的理財原則。耶穌說:“你的財寶在 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太》6:21)基督徒的呼召是把心放在神那裡。但是我們的心在哪裡,我們知道嗎?人的心如果不要發財,那要什麼呢?如果不抓 錢,要抓什麼呢?

           上帝呼召我們的心要更多地要神,更多地抓神;我們的心要從錢財出來,到神那裡去。這對我們是有好處的,因為我們的心不必一輩子作錢的奴隸,可以享受自由、輕鬆、平靜。

           雖不能一步登天做到這一點,卻可以一點一滴進步的。第一步就是從發財夢出來,把心態從“發財”變成“理財”。

           理財(money management)與發財(making a fortune),有什麼不同呢?

二、理財與發財不同

           世上人追求發財有兩種目的:一類,是以最多的遺產留給子孫後代為目的,中國人多數屬于這一類。另一類,則是以人生在世的時候儘量過癮、享樂為目的,去世的時候最接近破產為目標。這個想法在西方社會十分盛行,但是真正能做到恰到好處、死的時候剛好錢也用光的人不多。

          不過,人們將房屋的升值,透過第二貸款去套現,把現金拿出來消費、賭股票、甚至環遊世界。因此年紀一大把不但房子沒有付清,反而欠一屁股債的大有人在。破產而晚境凄涼的也不少。

          從錢的角度來看,人有數種結局:死的時候億萬身家,死的時候債臺高築,或者死的時候略有積蓄……可無論那種結局,死是今生必然的終點。我們要看清楚終點,要 重視過程。聖經說:“有一條路人以為正,至終成為死亡之路。”(《箴》16:25)中國的古話說:錢財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傳說亞歷山大大帝 去世的時候,在棺材兩旁各挖一個洞,把空空如也的手放在外邊,以便人人都能看清楚,即使富甲天下的他也不能例外。

          如果說基督徒理財的動力既不是遺產,也不是破產,那麼是什麼呢?理財若不是以發財為動力,那麼是以什麼為動力?

          合乎聖經教導的基督徒理財原則,可以歸納為以下五點,我們不妨以之為鏡,照照自己:
1. 理財的動力,是負責任,是保管好手上已經有的,是管家的責任(stewardship responsibility)。不是要發財。

          發財要冒虧本的風險,理財是將工作的所得,儘量儲蓄保本、保住儲蓄的購買力。理財是對兒女負責、對父母負責、對配偶負責、對社會負責、對自己負責、對神負責。
2. 理財的本質,是迴避風險(risk avoidance),不是鋌而走險(not risk seeking)。

           不同層次的目標有不同層次的風險:保本、保值、增值、發財。理財是把錢保管好、用好,不同于投資,其本質是冒險賺更多的錢──雖然評估了風險,還是要冒那自認為值得的險、自己承擔得起的險。

           3. 理財的方法是長期積累(accumulation),不是短線投機(not speculation)。

           認真工作,穩定工作,不求暴發,積沙成塔,積少成多,少換公司,不為錢換工作,知足、感恩、為別人祝福、吃虧沒關係……

           4. 理財的方向,是“出來”,不是“陷進去”。

           離開金錢的捆綁,不作貪心的奴隸,以不負債為目標,不要落入高負債消費的陷阱。理財的方向是無債一身輕,不要負債!

         5. 理財的秘訣,是儲蓄,儲蓄,再儲蓄!不亂花、不亂花、絕不亂花!

           “Earn little by little, save little by little, sharing a little more, and free from even a little debt!”這是Patrick Morley的暢銷書,《鏡子中的男人》(Man in the Mirror)中提綱挈領的基督徒理財原則:賺錢要一點一滴地賺,別想一步登天;存錢也要一點一滴地存,別想一夜發財;無債一身輕就能多一點幫助別人。

三、五子登科新解

            在北美的留學生間,有一個流行的說法:衡量一個人是不是還算混得過去的標準是“五子登科”,就是車子、房子、銀子、妻子、孩子都有了。我們倒是可以把基督徒理財的原則,應用在這些具体生活方面。舉例來說:
1.買房子。是以儲蓄為動機,不是投機、不是主要為節稅;要少負債、儘快還本、不超過能力、不買不必要的大房子,儘量不換房子。

          2.買車子:是費用不是投資,是消耗不是享受;不是地位;儘量買二手車;儘量不買豪華;儘量不換車。

          3.買保險: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喪失工作能力的保險,這是必要的。這不是投資,是負責任;不是浪費錢,為的是保障兒女學費、生活水平。

          4.買股票:要分散風險,買基金不炒買個股,不要孤注一擲,絕不借錢投機!可以長期持有(5年以上)才買;家中要有至少6個月的生活費用(現金),以防萬一失去工作;行有餘力才買股票,虧光也無所謂才買;不寄望靠股票退休;如果心思、時間被股票抓住時,快出來。

           5.退休金:公司的401K/ESOP儘量存最大金額。不換工作、不換房子、不換車子;儘量存錢。

          一般原則如上,但個人具体決策,買不買,什麼時候買,買什麼,則要求問神由神作主(不是問問神,仍由我作主)

          求問神,是最有智慧的理財方法。人往往堅持自己判斷。要放下自己意見,很不容易。要拼命禱告,才有可能肯聽神的話。

           理財的最大忌諱,一是貪心,二就是自以為比別人聰明。我們要記得擺脫這兩樣,因為人生的最大財富不是錢,是神、家庭和朋友。所以有錢要先考慮給父母,有時間 先考慮給兒女。行有餘力時,要常幫助別人──金錢先孝敬父母,因為他們沒太多時間等!時間多教養兒女,因為他們最需要的不是錢,是我們的時間!行有餘力善 待別人,常給錢出去,因為這是神把餘錢交在我們手上的原因。

           以上這些“五子登科新解”,是許多基督徒身体力行的心得,我們可以拿來照照鏡子,有哪些是我們可以考慮試試看嗎?這是個選擇的問題,我們的選擇是什麼?

四、無債一身輕

           理財的目標是財務自由,不作金錢的奴隸,具体來說就是無債一身輕。理財的目的是與神同行,以神為樂。人生的目的是有神,不是有錢。求神幫助我們不為明天憂 慮,作個神眼中看為正的人,而我們生活所需用的一切,神都知道,都會加給我們。然而,神供應我們是根據我們的需要(need),不是根據我們的欲望 (want)。基督徒的金錢觀可以歸納為一個詞,就是管家(stewardship),而不是作主人的所有權(not ownership)。因此我們對待神交給我們暫時保管的錢應該節儉,應該儲蓄,而不是浪費。

           這些都是耳熟能詳的主日講章,重要的是付諸行動。做法可以從小處做起,譬如說何不選擇從今年開始不逃稅。不逃稅和十一奉獻有相似的好處,就是幫助我們脫離“被錢抓住”的光景。就像十一奉獻,上帝並不是為了祂的好處而要求我們給祂錢,也不是少了我們的錢,牧師就活不下去。

          同樣的,神不是為了祂的面子,才叫我們要守法。神要我們練習疏遠跟錢的關係,是為了我們,是為了我們親近神時再少一些障礙。我們太愛錢的時候,不太可能愛 神;太依靠錢的時候,不太可能依靠神。耶穌說:“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神的物當歸給神。”(《可》12:17)理論上我們是屬于神的,但是事實上我到底歸 誰呢?我的心在哪裡呢?恐怕我們自己都不願意面對──就是本文要提醒大家的:用基督徒的金錢觀來做健康檢查,來照照鏡子,然後行動改變自己。

           基督徒為什麼不逃稅呢?不但因為那是不對的,而且因為我們有更好的盼望。我們被呼召來示範一個更高的標準,無債一身輕的財務自由,就是可以被示範的標準之一,不作金錢的奴隸就是好消息。

作者任教于大學。

2 Comments

  1. 您好:不好意思,不小心進入您的網站,您發表的文章很好,我是保險業務員,您的文章有很好的理財觀念,讓我想和我的客戶分享,希望藉用您的文章,幫助我的客戶們透過好的理財原則,完成他們的人生夢想及目標。謝謝您!

    • 【同意轉載及轉載注意事項】

      感謝您(貴單位)來函徵求許可轉載本刊的文章。

      很高興知道本刊 的文章對您(貴單位)傳福音的事工有所助益,本刊十分樂意供您轉 載刊登,但盼請配合以下數點:

       

      一、請勿對文章作任何更動,包括標題、作者名、作者簡介,以及內文等。

      二、請務必在文章後註明轉載出處(雜誌名,期數和頁數)。

             例如:本文轉載自《海外校園》雜誌,2009年8月號,第96期15頁。

       

      三、如為出版品轉載,請提供一份轉載的成品,寄回本社,俾供參考。

      四、如刊載於網路,請務必標註該文在本社網站的原文鏈結﹐並以電郵告知文件刊出後的網址、該網站負責人姓名資 料,及上網的日期。 原文鏈結網址,例如:http://www.oc.org/web/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3787

      五、 文章如註明為作者保留版權,請勿直接轉載。請先透過本刊與作者聯繫,取得轉載權後再轉載。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