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聖經會否取代紙張聖經?──傳通科技如何影響聖經的閱讀與詮釋(劉帝傑))

劉帝傑

本文原刊於《舉目》第9期

沒有此需要?

       聖經予人的印象,是古舊久遠亦神聖權威。進入高科技社會,人人熱愛電腦,但大部份信徒閱讀聖經的方式,與數百年前無大分別,仍舊手執整本聖經,作逐行線性閱讀。 電腦科技可否引入聖經閱讀?當否提倡信徒用電子聖經靈修?對此等觀念,一般教會始終未廣泛接納。是信徒過于保守?還是世俗電腦科技與古典聖經有屬性的相衝?

        筆者與信徒交流,發現他們大多認為“無此需要”。採用紙張聖經,同樣能領會上帝話語。引進電腦科技閱讀聖經,反令注意力偏向硬件技法,減低對聖經內容的默想與專注。

        誠言,人喜愛沿用熟悉的方法,行走熟悉的途徑,這才有安全感,免除不必要麻煩,甚至能保持自信。

        然而,倘若人類皆堅持守舊方法,可能今天,我們仍捧著退墨的手抄聖經,或累贅的皮卷聖經,甚至是沉重的石版聖經。今天,電腦通訊科技輔助人類各方面的生活, 將人與人距離大大拉近。那麼,將電腦科技普遍地引進聖經的閱讀,能否將人與上帝距離也拉近?能否幫助信徒以更有效方法查考及詮釋聖經?可否輔助慕道者更有 興趣研讀聖經?

媒介的重要

        不少中國學者認為“文以載道”,內容才是主要的。文体媒介只是載道的工具而已。聖經學者亦花大部份心力,研究聖經內容,而不是聖經媒介。

        然而,媒介也可以成為重要訊息。“媒介即是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此名句來自加拿大著名傳播學宗師麥魯恆(Marshall McLuhan)。麥氏說:“媒介即是訊息,這訊息就是新媒介帶來人類個体及社會的新結果,它能令我們的實力延伸。”(註1)

        荀子說:“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只要人能借助合適媒介外物,是可令視野及表達能力倍增,成為如君子具實力的人物。

        電視拓展人的視野能力,電台拓展聽覺能力,電腦拓展思維能力。麥氏已身故,沒有看見電子聖經的面世,筆者推斷,電子聖經將可拓展人的閱讀理解能力,更了解上帝心意。

        可能某些學者難以認同筆者的看法,但當我們回顧上帝啟示人的歷史,便同意新科技通訊媒介,大大有助人類了解上帝心意。初民時代,人類側重先知口語傳遞上帝訊 息,上帝刻意興起其工人,以文字筆錄(如先知以賽亞、耶利米,都是上帝親自吩咐將信息寫下來),使後代能更準確讀到上帝話語,免除口傳失實(註2)。

        公元105年中國蔡倫發明的造紙技術,將人類相伴已久的皮卷淘汰。人類可以更輕便翻查、攜帶、運送紙張聖經,令更多在遠方的人可閱讀及聆聽上帝話語。

        1455 年,德國人古登堡(Johann Gutenberg)完成第一本活字版印刷聖經(編註:即古登堡聖經,是現存的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聖經更廣泛地傳遞各地, 民眾開始有自己的聖經,能直接與上帝溝通,使以往教皇壟斷知識的地位大大動搖。同樣,筆者相信,2000年代電子聖經的出現,亦可令人類思維再來一次大突 破,進入新局面。

怎樣的局面?

       筆者所介定之電子聖經,是指:(1)電腦光碟版的聖經,及其附錄詮釋。(2)電腦網絡版的聖經,及其附錄詮釋。

       電子聖經快速搜尋經文,只要輸入單字或經節,瞬間便找得相關經文。此外,可隨意放大字体及圖案,方便閱讀。還可同時貯存聖經及數本釋經書,讀者容易即時取得解釋。隨著掌上電腦普及,讀者攜帶輕便,特別出門時,可以有更多文本選擇。

        在要經常修訂的釋經參考書方面,電子版能發揮其所長。讀者只需一到有關出版機構網址,下載新增訂之項目即可,不用購買整套新版本。

A.傳達者──廣博的表達

        上帝啟示當然不限于文字,只因以往科技的限制,故只得側重文字。今天電腦通訊科技先進,聖經內容可以配合聲音與影像表達,使上帝予人的視聽感官充分利用,全人投入地讀經。

       對出版者而言,電子聖經的出版可減省植字、印刷、油墨、紙料、包裝、運輸、貨倉等費用,使成本大大降低。此外,出版商在網頁接觸讀者顧客,亦省去零售商的佣金。于是聖經可更快捷、更低成本送往全球各地。及早起步,對接觸幅員廣大的中國國內閱讀市場,大有幫助。

B.接收者──立体的思維

        紙張聖經是平鋪式文本(plain-text),是按照書本字行及冊頁排版的。電子聖經的閱讀思維方式是立体的,其跨越式文本(hyper-text),讀 者可以在眾多聖經文本間往返閱讀,可隨時進出,又可即興參考聖經背景地圖、聖地相片、人物肖像、歷史圖表分析、音響旁白,及其他圖像 (graphic)表達形式。(註3)

        筆者喜愛閱讀電子聖經,亦鼓勵女兒閱讀,圖文並茂,使兒童對上帝話語產生莫大興趣,体驗其多姿多采的生命力。讀書要讀入人心。人心不是直線平面,而是立体的。電子聖經引發的立体思維,對人心有更強振動力。

C.詮釋者——多元的對話

        聖經的了解與詮釋,在于交流研討,使真理越辯越明。以往聖經的詮釋討論,多囿于神學院學者、修院修士,在學術刊物進行。平信徒及有興趣的非信徒,較難看到。參與其中、發表意見感受,更似遙不可及。

        電腦網絡的便捷低廉,將封閉式的討論開放。電子聖經的出版社,可提供網絡對話園地,讀者即可與編輯及學者對話交流。

        于是,可有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學者與信徒參與,甚至是超越國界,多元地對話。推而廣之,日後可能促成一新形体的“網絡交感詮釋學”,有即時感發之感情,互應併合之文体,跨越國界之內容。

所受的限制

        電子聖經既予人具体的形式與圖像,有時便使讀者失去抽象文字所提供的想像空間。此外讀者甚至忙于選弄各電腦按鈕,不能專心閱讀經文。“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人應追求形而上者之道理,而非形而下者之書本工具。

        研經學者張修齊博士說:“(讀經)不但是頭腦的接收,更是心靈深處的聆聽與回應。”只要讀者真誠邀請聖靈啟導,可突破形式的限制。故無論聖經是刊于石版、皮卷、紙張、螢幕,也沒有多大分別,因最終也是要印于人心,才發揮效用。

        十九世紀釋經學之父士萊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認為釋經學不單研究文本文字,更要研究文本與讀者的關係。廿一世紀後現代詮釋者,更強認讀者就是文本意義作者。

        高科技的發展動力,往往受消費者主導,有“消費者至上”的心態。面對電子聖經產品時,特別需要信徒有覺察力,防止以讀者為主的心態,認清上帝才是原作者,其教導不會因讀者理解而變動。

取替的可能

         從“物質性能”分析,電子聖經比紙張聖經有更多優勢,如可搜尋經文、放大字体、貯存量大、具照明系統等。而其缺陷,相信亦可在日後陸續克服。但電子聖經會否取替紙張聖經,終極因素是“人的心理”。

        縱觀歷史,人的手工繪畫,並沒有被照片淘汰;有聲無畫的電台,沒有被視聽並重的電視淘汰;單向接受的電影,沒有被即興互動的電腦淘汰。委實,紙張聖經有二千年的歷史,具輕巧及經久耐用諸多特性,有一定實用價值,不易全被淘汰。

        當電子聖經未成型定位時,有人評之為不倫不類。它是一本聖經?是多本釋經書連聖經?還是只是電子閱讀器?筆者以為,人們必須以新的視點,才能看通新的事物。 就如電子手錶,已不單是計時器,它更有報時、計算、留言、照明,甚至電話、傳呼功能。手提電話亦不單是電話,它更有上網、電視、電郵多功能。故此,人們亦 不妨將電子聖經理解為一種貯存多本書、附有螢幕、接連網頁的電子閱讀系統。

        人類當給予新產品更多空間,它們才可以發展成長更好地幫助人類。電子聖經能否受歡迎,紙張聖經會否被取替,有待歷史判斷。但紙張聖經已經歷二千年歷史,發展空間近乎飽和。而電子聖經則剛面世不久,似有無限的發展機會。

內容與形式

         高科技通訊的未來會朝甚麼路線?美國《商業周刊》,有以下預測報導:全球最高市場價值的科技行業,在1980年代,是電腦主機(Mainframe),達 800億美元。在1990年代,是私人電腦(PC),達8,000億美元。在2000-2010年代,是電腦連絡網(Network),達80,000億 美元。在2020年代,將是電腦內容(Content),達800,000億美元(註4)。可見,最終能滿足人心的,不是外形,而是內容。

         人類文明進步,不僅在創新之外的形体,更在“內容”,因為惟有內容才能更新人的思想心靈。在2000年代初,美國在線AOL(American On Line)公司以1千5百多億美元鉅款,收購時代華納公司,其主因是預知縱使AOL有強大電腦網絡的形体,但人心更要的是內容,那正是時代華納公司製作的專長。

        聖經說:“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榮美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乾,花必凋謝;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彼前1:24-25》外表形体終會凋謝,惟有真理內容才是永存。

參考書目:
註1、McLuhan, Marshall,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Understanding Media,(London: Abacus, 1974), p.15。
註2、李思敬,《恩怨情仇話舊約》,(香港:更新資源,1998年),第160,199-201頁。
註3、鄧紹光,〈文字,虛擬〉,《中國神學研究院期刊》,第28期,2000年1月,第66-67頁。
註4、 Judge, Paul, “Another Take of Tech Valuations”, Business Week, Feb. 21, 200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