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帳篷、籌算與泡沫(木易)2025.07.05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5.07.05

木易

我撰寫本文,並非為控訴任何個人、任何組織,而是回望自身信仰旅程,進行真誠的反思。若主願使用這篇文字,使他人得到提醒、幫助,我便心懷感恩。

本文僅代表我個人的觀察與體會。文中所述,皆為親身所見、所感。成稿後,我轉發給至少8位曾與我同教會的弟兄姐妹,請他們從真實與準確的角度判別此文。他們的回應多為肯定與鼓勵(或許因為共同的經歷與看見)。我提此事,並非為自證正確,而是想表明我寫作時的謹慎與誠意。

願主鑒察人心,也引導我們腳前的路。感謝您願意讀完這篇文字。

披著信仰光環的購房潮

2017年前後,我們一些基督徒,義無反顧地奔去購買某大型樓盤——不少基督徒回應某知名“教會”的號召,懷揣共同的憧憬,計劃在此建立一個“信仰社區”。

銷售現場異常火爆。彼時房價看似合理,更有“基督徒”熱情帶路……彷彿購房不僅是找到了安居之所,更找到了一種屬靈歸屬,是一場以信仰之名展開的集體行動。

我也裹挾其中——“你就考慮換工作、搬過來吧!”“做什麼工作不是一樣做?”“為了主,做什麼都可以!”“將來要辦主內教育中心,若讓你辭職,你願意不?”“主的羊,聽主的聲音……”一次次勸勉,如潮水般一波波湧來,彷彿“順服”是唯一的道路。

在那位至今仍活躍於網路的“名牧”殷切而堅定的呼聲下,我買房、辭職、搬家,完成了這場被賦予“信仰之旅”意義的“屬靈遷徙”。

有一天,這位“名牧”忽然問我:“你會把戶口遷過來嗎?”我愣了一下,下意識地脫口而出:“應該不會。”他的臉色瞬變……那一刻,一絲異樣浮上我心頭,彷彿有什麼被撕開,但我隨即匆匆按下,不願深究。

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現實遠比理想殘酷。7年過去,許多滿懷夢想而來的人,要麼賣房離開,要麼遠走他鄉。

前年,昔日的鄰居告訴我,那個曾被寄予厚望的樓盤,房價已然腰斬。社區景象也與曾經的願景大相徑庭。慶幸的是,我們在2021年及時賣出,沒有虧損。不過,這不是因為我們精明,而是因為主的保守。

那個教會呢?光景比樓盤更加令人心寒。牧師在主日講臺上鮮有釋經性講道,而以他閱讀的文學作品為主要敘事。我們在教會3年,竟從未聽過聖經任一卷書的完整釋經講道。牧師也不允許信徒對講道內容提問、質疑。他強調“權柄”,要求信徒“順服”,但順服的對象卻不是主,而是牧師個人。

牧師頻繁活躍於網路,忙於吸引新“粉絲”。而教會中,不僅售賣牧師的文學類書籍,還有其他信徒兜售的雞蛋、大米、電器、保健品,甚至保險……

這一切,使我們不得不深深反思——是什麼引導了我們當初的決定?是出於信心,還是人的盲從?是主的引領,還是屬靈包裝下的市場邏輯?

迷失在世俗的籌算

房屋可以是投資,也可以是居所,同時也反映我們的信仰與價值觀。“投資買房”本就充滿風險,“剛需買房”也有陷阱與誘惑。而真正的危機,是市場的包裝與人的盲從。

當“牧師”號召信徒出資炒股,當“教會”鼓吹信徒搬遷,當“為了主,做什麼都可以”成為職業與財務決策的依據……看似屬靈,實則隱藏了人的私欲,甚至屬靈操控。

信仰,不應成為操控他人的工具!真正的信仰,不是建立在人的計劃之上,而是扎根於主的話語。信仰不是操控人心的籌碼,教會也不是推動商業的機構。主的帶領, 不會使人落入金錢的網羅。主更不會以屬靈之名,讓信徒隨市場的潮流漂流,迷失在世俗的籌算之中。

當信仰淪為投資策略的一環,當教會不再是牧養群羊的羊圈,當屬靈領袖開始主導信徒的職業與財務決策——我們當儆醒,當停下來思考:這真是主的帶領,還是我們內心偶像的投影?

承認自己的無知與愚昧

當我寫下這些文字,並在主面前切切祈求時,我實在承認自己的無知與愚昧,也不得不直面自己內心深處的偶像與罪。

樓盤的廣告吸引了我,我以為“買到就是賺到”;“名牧”的光環吸引了我,我以為跟隨“名牧”就是跟隨主;“知名教會”的聲望吸引了我,我以為委身“知名教會”就是選擇了宗派正統;“牧師”拋出的“服事”橄欖枝吸引了我,我以為參與服事便能做出一番事業,榮耀主的名……

然而,屬靈長輩提醒:“你們都是慕名而來的……”是的,我對服事的渴望,竟然摻雜了自己的野心!這一路,我跟隨的並不是主,而是我心中的偶像。這一路,我追逐的,並不是基督的十字架,而是我自己的榮耀。

願我們在每一次抉擇前,誠實地省察自己的內心:

這是出於對主的信靠,還是被內心的偶像和貪婪所驅使?

這是順服主的帶領,還是陷入人的操控?

這是十字架的道路,還是世界粉飾的迷夢?

“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太》16:26)

靈魂的裸露:我跟隨

罪的根源並不在環境,而在人心!外在環境的改變,既無法解決人內在的敗壞,也不能更新我們內裡的生命。唯有主的恩典能使石心變為肉心,使人從死蔭之地遷入光明國度。

我們究竟是委身於聖而公之教會,忠心跟隨基督?還是隨從那些善於行銷、卻無法真正餵養靈魂的所謂“名牧”?我們所信靠的,是主已啟示、永恆不變的話語,還是人手所造、包裝精美的宗教品牌?

正如“大牛”牧師對我說的:“當你尋找教會時,不要單看它是否自稱‘改革宗’或‘長老會’或‘人數眾多’,而要看它是否真正背負十字架。”如今,我算是明白了他這句話的含義和分量。

判斷教會的最重要的標準,就是這教會是否忠實地宣講上帝的話語。真正的釋經講道,不會斷章取義地引用經文佐證觀點,而是完整、齊備地講解聖經,使會眾明白上帝的心意。真正的牧者,不是追求名聲和影響力,而是甘願隱身,默默服事。他們專注於釋經、祈禱,忠心牧養主的羊群(參《彼前》5:2-3);他們以上帝的話語餵養信徒,不依賴個人魅力吸引人,而是引人歸向基督(參《林前》2:1-5)。

我們是客旅,寄居在異鄉。浩瀚宇宙之中,唯有一處真正的歸宿,乃是主的國度。願我們歸回那永恆的信仰之城,而非沉迷於世俗的“屬靈泡沫”。

作者來自中國,任教於大學,現從事教育工作。

4 responses to “帳篷、籌算與泡沫(木易)2025.07.05”

  1. 吳得力 Avatar
    吳得力

    謝謝木易弟兄吹哨警告。

    請您公佈那位牧者的名字,幫助我們警戒,勸勉,挽回他。

    1. BH Editor Avatar
      BH Editor

      根據作者的意思,就不公佈啦,不過確實要作為警戒!——小編

  2. Isaac Avatar
    Isaac

    謝謝貴刊分享!
    請問,是否可以轉載到微信公眾號分享給國內的讀者?(注明文章的來源,不作任何盈利性的行為)

    1. BH Editor Avatar
      BH Editor

      可以转载,请不要对文章内容进行修改,注明出处即可。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