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現在變聰明了呀(周非比)
“師母,我好想您呀!我是湘玲!”電話那一端傳過來清脆迫切的聲音。 “湘玲,妳在哪裡啊?” “我在歐洲。聽說您生病了,還住了幾天醫院,我早就想打電話給您……今天我下班早,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打給您了……”她一口氣說下去。 阅读全文
-
追憶戴教士(李臻怡)
最初認識戴佩貞(Nelvi Taponen)教士是1995年秋。在後來4年的時間裡,我越來越了解她的為人和生平,更有心寫她的傳記。特別是她於1999年夏天離世後,我的心情更為迫切。 阅读全文
-
與誰同坐?(小羊)
在回國的飛機上,從航空雜誌上看到一篇介紹澳門的文章,才知道馬禮遜一家的墓,完好地保存在那裡。 阅读全文
-
叢林凱歌 ──伊略吉姆(Jim Elliot, 1927-1956)(魏外揚)
二十世紀後期以來,以少數族群為對象的宣教模式受到重視,對一個宣教士而言,一生中能為一種族群翻譯聖經,建立教會,然後功成身退,應該是最理想的生涯。或許有人會問:“為一個只有幾百個 人的族群付出一生,是否值得呢?是不是傻子呢? 阅读全文
-
看著我的眼睛(海顏)
電視上,我看到宣教士從動亂落後地區發來的報導,它使人們更加瞭解掙扎在死亡線上的孩子和大人們── 阅读全文
-
宣教札記之十四:中國城裡的美國Town(末雁)
從美國進入雲南,西方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思考方式等等也遠渡重洋,在中國城裡無形地建起了一個“美國Town”。 阅读全文
-
緬甸使徒 ——耶德遜(Adoniram Judson, 1788-1850)(魏外揚)
十九世紀被教會史家稱為“宣教大世紀”,而此時期宣教士的主力無疑是來自英國與美國。英國教會開其端,克里威廉赴印度、馬禮遜赴中國,美國教會莫等閒,耶德遜前往緬甸,他們共同開創出東方宣教的新紀元。 阅读全文
-
懷中的Baby(霖恩)
最近幫一位朋友照顧她4個月大的baby(嬰兒),一週到她家3天,好讓她能去上班。這個baby平時是喝母奶的,我在時只能餵他奶瓶。起初還沒有什麼問題,漸漸地,baby會想念母奶,就不肯用奶瓶喝了。 阅读全文
-
恆愛光輝──賈艾梅(Amy Carmichael, 1867-1951)(魏外揚)
如果以星星來形容散佈于天涯海角的宣教士,那麼每一種星星都有她的光彩與價值。在這一課中,我們要看見賈艾梅這顆懸掛于印度南端的恒星,五十多年沒有離開過,她將上帝的恒愛光輝投射出去,穿透印度社會的嚴密階級與種種陋習,為印度的孩童帶來極大的祝福。 阅读全文
-
來吧,我們一起去關心德東的孩子!(范錢致渝)
近幾年來中國留學生狂潮,湧向歐洲,湧向德東。大量德東的學生,在孤單困苦的情況中,特別渴慕福音。 阅读全文
-
宣教札記之十三:方便麵與手拉麵(末雁)
做一碗手拉麵不簡單,方便麵卻是隨處可得。吃這種機器生產的麵條不用桿麵的力氣。不用拉麵的功夫,只要把現成的硬梆梆的麵塊用開水一沖,加上人工調味包即可充饑。快捷方便,不正是現代人的需要嗎? 阅读全文
-
華中使徒 ——楊格非(魏外揚)
楊格非,為區域路線的代表。因 為他在華五十七年中,除了開頭五、六年在上海外,以後的歲月都立足于武漢,專心耕耘這個區域的福音禾場。同時對于鄰近的省份,像人口眾多的四川,以及最為 排外的湖南,也多次多方前往,嘗試打開福音的通路。由于他來到華中的時間最早,駐留的時間很長,帶來的影響非常之大,因此被稱為“華中的使徒”。遺憾的是有關他的中文著述極少,希望透過這篇略傳,我們對他能有較多的認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