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

  • 宣教士的心理健康(陳彰儀)

    宣教士離開家鄉去到異鄉、異國,為要叫當地人得福音,這種使命是多麼神聖!然而,與親朋好友分離、工作負荷沉重、缺乏成就感、教會弟兄姊妹們過高的期望等,無不帶給宣教士莫大的壓力。 阅读全文

  • 誰來關心這些孩子?──德東校園事工調查報告(范錢致渝)

    想念你們, 葉落風寒,冬雪將至,想念你們! 在這歲末時節,在這異國他鄉,想念你們! 想你們豎著衣領,奔波在學習與打工之間, 想你們提著菜,背著書,趕著公車…… 阅读全文

  • 宣教札記之十:關係,關係(末雁)

    一位西國宣教士到了中國,常聽到一 句對話:“對不起”、“沒有關係。”他暗暗琢磨:沒有,是否定的意思;關係是什麼呢?一定是重要、要緊的意思了。 阅读全文

  • 為朋友請命(黃光賜)

    如果中國基督徒真的有負擔把福音傳回耶路撒冷,除非我們在空中越過眾多國家,而直抵目的地,不然,我們將無可避免的面對上億在基督救恩外的回教徒。 阅读全文

  • 小魚、小星、小月和小溪(下)(小羊)

      小月是我的姨媽,住在無錫。我去無錫,原是想能夠帶領姨婆,也就是小月的母親信主。誰知小月阿姨來看我,一聊便聊起了基督和基督教。在那個冬日的下午,我們兩人對坐在空冷的客堂裡,卻一點不覺得冷。 阅读全文

  • 死在中國的心志(鄭期英)

    在我信主、事奉乃至獻身的過程中,宣教士的傳記對我有很大的激勵。其中,中國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現改稱海外基督使團OMF International)宣教士,對主徹底委身的生命,最使我敬佩和羨慕。 阅读全文

  • 唯一歸途–西北靈工團的十架道路(石問帆)

    最近多次觀看《十字架》這部電視片時,深受大陸家庭教會的見證激勵。尤其第二集《血種》和第三集《苦杯》中,記錄了1949年以後,大量老中青傳道人委身、事奉、受苦的實況。他們所承傳的,正是古今中外無數聖徒所走的十架歸路。 阅读全文

  • 福音進中國,福音出中國(李秀全、林靜芝)

    1973年,筆者讀到一本小冊,深受感動和激勵。其書名是“When China Opens”(《當中國之門開啟時》)。作者帶著信心的遠見,強調:不是“如果”中國的門開啟,而是“當”中國這扇巨門打開時,許多在海外的基督徒,有否預備好自己,去面對這一片廣大的福音禾田? 阅读全文

  • 小魚、小星、小月和小溪(上)(小羊)

    我在新西蘭受洗後不久,就讀到一篇關于在中國宣教的文章,很受感動,巴不得立時就回國去傳福音。但是,當我興沖沖地打電話給一位屬靈前輩時,她卻平靜地對我說:“你現在最需要的,是和神有一個恒切正常的關係。” 阅读全文

  • 德國心與淚(俞培新、 陳慶真)

    從文化色彩的角度來看,歐洲大多為基督教國家;由宣教史來看,歐洲又是 宣教士發源地。因此,在近年來對華人宣教的聲浪中,歐洲反成了被忽略的工場。 阅读全文

  • 宣教札記之九 :“洋酒”裝在紫砂茶壺裡(末雁)

    如果用飲品來比喻東西方的文化,那麼東方是茶文化,西方則是酒文化。從大陸到美國,經歷了一次跨文化,努力使“茶”變成“酒”。如今重歸故里,好像“洋酒”裝進了紫砂茶壺中。 阅读全文

  • 宣教札記之八:服“事”與服事(末雁)

    到了雲南,終于成了一名同工。我把握機會,好好發揮。漸漸地,事奉中我把做事放在第一位,服事變成服“事”:把事工當作服事的對象,把做事看作是服事的焦點。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