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信仰

  • 除非你想看星星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婷婷不語 除非你想看星星 不然不需要坐在黑暗中 黑暗是必須的 但星星本身一點也不需要黑暗 ──安妮‧狄勒德(Annie Dillard )         這首小詩,勾起我對去年夏天的很多回憶。   如此美麗的夜        露天陽台的對面,是和天空一樣深沉幽藍的Coeur d'Alene湖,有一兩點燈火在閃爍。風吹動樹梢,又從湖面捲過來,涼幽幽的,帶著水氣。        郊外的夜,寧靜得讓人忘記思考,只是那麼自然地就融入周遭的一切,成為其中溫柔的一部分。        我身邊是我信仰上的帶領者,一對美國夫婦:W和G。我們一起在躺椅上,偶爾低語幾句,然後又沉浸在頭頂那片無垠的星空裡。         我從未見過這麼美麗的夜。浩瀚無邊的天幕,擁你入懷。那深邃的墨藍,彷彿有一種安定人心的神奇力量,而漫天閃爍的星星卻又帶著歡雀──就像平安和喜樂,從來都是共生而和諧。         那麼多、那麼亮的一片星,離我那麼近,彷彿伸手可及。我的眼睛一刻也不願意離開。此刻,思維不需要,理性不需要,那浮躁的自我也不需要。我的眼裡只有那些閃爍著光芒、令人無比嚮往的星子,和變幻莫測、飄來飄去的雲朵……         突然之間,一個想法冒出來:在這片廣袤的星空背後,地球之外,宇宙之巔,上帝是否也正用祂慈父的眼睛看我?甚或在創世以前,祂早就為我預備了這樣一個夜,為我預備了身邊的人,只等我緩緩赴約?   黑暗是必須的        為了這一片星空,家裡所有的燈都關掉了。屋裡一片漆黑,陽台也是。關燈的一瞬,我的眼睛是那麼不適應,必須摸索著才找到躺椅。可,黑暗是必須的。只有在黑暗裡,才看得見星星的光。        星星不需要黑暗。無論是暗或明,是晴或雨,星星永遠在那裡。可是我們的眼睛,卻會被絢爛的燈光遮蔽,而錯過最美的風景。        黑暗可憎,可我們有時卻需要黑暗。這是不是很滑稽?就像在得意的日子裡,我們容易遺忘上帝。而在困境的痛苦中,我們才會深切呼喚,才會回到天父的懷抱。        我常想,愛我們的上帝,怎麼忍心將苦難和挫折加到我們身上?至少,這些苦難是祂默許的吧!我於是懷疑、抱怨、背離。        可是上帝真的不愛我嗎?祂連祂的獨生子都賜予我,赦免我的罪,給我重新和祂建立關係的機會,能擁有永恆的生命。祂,又怎會不愛我?        回想種種,每當我在華美的燈光下洋洋自得的時候,也是我將上帝遺忘的時候。我禱告,可是卻漸漸忘了怎麼去依靠祂。我祈求,也只不過是藉祂的名披上聖潔的外衣,為了滿足自己深層的慾望。        我想上帝站在我這一邊,努力為自己添法碼,證明自己是對的,卻不知道我應該站在祂那一邊,因為祂才是公正、仁慈、永恆、真理。我已經忙碌得忘記怎麼去禱告、怎麼去尋求祂的引導──或者,我聽見了祂溫柔的指引,卻自欺欺人,選擇忽視。終於,祂對我“咆哮”,用強烈的方式引起我的注意,免我行差踏錯。   那閃爍的星光        主啊,你對孩子的愛多深!我不再抱怨,因為我突然明白了你透露給我的奧秘。這奧秘的意義,遠勝過那些微不足道的 “快樂”。在這奧秘裡是平安,是喜樂,是你存在的證明。我所謂的“得到”或者“失去”,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是否在你的懷裡,如同孩子在父親懷裡;是否將所有的焦慮、擔憂、徬徨都交給了你。       … 阅读全文

  • 瓶中的小花 ──談討上帝喜悅的事奉

           從“服事”、“服侍”到“做事”,在這一串豐富的聯想中, 事奉就等於是“馬不停蹄地做事”嗎? 慶子 本文原刊於《舉目》56期        “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約》 12:26)         基督徒的成長過程,是靈命塑造、生活見證與事奉經歷周而復始的操練。其中任一環節,或在認知上有誤解,或在實行上有差錯,皆會導致成長停頓、發育畸形。        如果讓一個信徒在初決志後,即挑起重大的事奉,一旦遇到困難,初萌新芽的生命易被壓傷,甚或夭折。比如在歐洲,教會人少,一旦有新信徒加入,馬上就被派上陣。這是教會初信基督徒“傷亡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每當提到“事奉”,很多人立刻想到“服事”。 從“服事”、“服侍”到“做事”,在這一串豐富的聯想中, 事奉就等於了“馬不停蹄地做事”。就如伯大尼的馬大一般,手腳忙個不停,嘴裡埋怨不斷,這自然無法得到主的讚賞。        即便如此,馬大忙忙亂亂,也是為主及門徒張羅吃住,總算是作在主的身上。有些現代“馬大”,卻更認為只要是為教會的事忙碌,靈命就超過了那些被服事的,漸漸生出屬靈的優越感。        許多教會在選執事時,也未必遵循使徒時代“聖靈充滿、智慧充足” 的標準,而是以在教會事工忙碌的表象和程度為衡量標準。        那麼,到底什麼是事奉? 事奉的定義       《出埃及記》記述了耶和華上帝差遣摩西,將以色列百姓帶出埃及的故事。當時埃及的法老王百般阻擾,不願讓以色列人從奴隸變成自由民。耶和華上帝一再吩咐摩西去 說服法老,重申祂救以色列民的目的:“容我的百姓去,好事奉我”(參《出》7:16等); “容我的百姓去,在曠野向我守節” (參《出》 5:1)。以色列人要“往曠野去,祭祀耶和華我們的上帝” (參《出》 5:3)。        耶和華上帝把以色列民領出埃及,固然是為了拯救他們脫離為奴之地,更是因為痛心百姓在埃及多偶像的環境下,隨波逐流,漸漸忘了自己祖先敬拜的耶和華上帝。        摩西在臨終前,三申其令,勸導百姓:必須離棄偶像,單單事奉、敬拜、祭祀耶和華。        “事奉”、“敬拜”與“祭祀”這3個詞,在希伯來文出自同一字“Avodah”,意思也相連。當祭司在會幕或殿裡事奉、獻祭,是為百姓贖罪、感恩。當燔祭的脂油香味冉冉上升時,上帝的心得到了滿足。這是獻祭,是敬拜,也是事奉。        主耶穌在曠野斥責撒但時,用的是《申命記》的話:當“敬拜”主、你的上帝,單要“事奉”祂。使徒保羅也在《羅馬書》中,情詞懇切地勸信徒,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而且這樣的“獻祭”,才是理所當然的“事奉”。         可見新、舊約聖經所教導的“事奉”,就是按照上帝的心意,從事祂所喜悅的“敬拜”、“祭祀“、“奉獻”及“服事 ”等聖工 。 事奉的目的         基督徒是屬靈的以色列民。主十架的寶血,把我們從被罪轄制的為奴之地,帶進了應許地。事奉,是得到釋放後,滿懷感恩的自然流露,藉著敬拜與奉獻,讓上帝的心得到滿足,讓祂榮耀的名高舉。         在這道德相對化、信仰多元化的世代,當年摩西、以賽亞、以西結等先知所見的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的榮耀,因人類世世代代所犯的罪,受到了虧缺。世人雖然知道上帝,卻不當作上帝來榮耀祂。… 阅读全文

  • 彼思態露營(祝健)

    說是露營,我和兒子是在汽車裡睡了一夜。凌晨4點,我醒著。望著車窗外一彎月牙,鑲在深邃、明淨的星空裡,想起了昨晚獨處原野時所發現的:一大片撒向四面八方的鍺紅色碎石,好像和星空遙相呼應。大地與天空在這裡交匯,沒有任何的視覺扭曲…… 阅读全文

  • 父母皆禍害?(嚴行)

    聽上去這簡直駭人聽聞──父母皆禍害! 此語一出,直接撞擊中國的老話“沒有不是的父母”,讓幾千年“百善孝為先”的古訓開始顫動。孩子們,難道要反了不成? 阅读全文

  • 掙扎週記——當懷疑開始蔓延(皚覓)

    今天是週一,竟然神奇地可以休息,讓我覺得有些不適應,繼而懷疑:是不是自己偷懶或不盡責了? 阅读全文

  • “知道”和“實踐”,天差地別!(祝建)

    在未來的幾十年裡,中國教會將對中國社會、文化乃至世界,帶來積極的影響,不是一個不可企及的夢想。 但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今天中國基督徒還是要面對3個最基本的問題:屬靈生命的成長,屬靈生活的操練,和屬靈生存的環境。 阅读全文

  • 禮“上”往來?(王菡)

    大概是受中國“禮尚往來”的文化熏陶太久,我走哪兒喜歡把禮物揣到哪兒。朋友請吃個飯啊,喝個茶啊,都得盤算回送什麼禮物比較合適。不但如此,在美國的2個月,每回到了商場,我就開始“心事重重”,考慮要帶些什麼禮物回國,還要具體到為哪個人帶什麼東西合適,並應朋友的要求代購。 阅读全文

  • 新俠客行(捲毛燕)

    那幾天是我到美國以來,心情最沮喪,信心最不足的日子。從來沒有這麼傷心過,不相信這種事情會發生在我的身上──我的聖經竟然遺失了。 阅读全文

  • 我買不起您的門票(耶利米)

    無論這個世界科技如何進步,國家如何發達,福利如何完善,占據金字塔底部的窮人總是大多數。究竟上帝的祝福是讓人富有,還是貧窮?上帝更保佑富人,還是窮人?這些問題我一直想不通。 阅读全文

  • 一封神學院新鮮人的信(徐海明)

    一眨眼,又到了數算恩典的季節了。謝謝你一直關心我,詢問我在神學院書讀得怎樣。我就向你彙報一下第一個學期的心得。 阅读全文

  • 牧師與穆斯林(談妮)

    北美華人教會中,有進入成人期後才移民美國者,也有從小就住在美國或是根本就出生在美國的人 阅读全文

  • 簡樸生活

                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往往是他內在的價值觀和處世態度的反映。而一個以上帝為中心的人,是一個常常“以天父的事為念”的人。這樣的人,必會列出人生中的優先順序(priority),區別日常生活中的需要(need)和想要(want),因此他可以活出討上帝喜悅、不是苦行僧的簡樸生活。             簡樸生活是指“純一的心意,專一的心志,只有一個願望:凡事順服主;只有一個目的:凡事榮耀主;只有一個使用金錢的方向:擴展上帝在世上的國度。”            你願意透過支持《舉目》雜誌經費的需要(不論多少),來擴展上帝的國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