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11

  • 聖經新約《哥林多前書》10:23-33,是保羅針對哥林多教會信徒問可否吃祭偶像之物,所給予的答覆。這11節經文論及基督徒的“自由”問題,並對可否吃祭偶像之物,做了具體、實際的說明,給出了基督徒“自由的原則”。

    閲讀全文…

  • 選擇與別無選擇 ──解讀《排斥與擁抱》(天靈)

    並且,“擁抱神學”這一書名,不僅與副標題有重覆之處,也把“擁抱”限定在一個範圍內,因而忽視了更廣的,例如全人類對於擁抱的憧憬。根據個人的理解,原書名應該包含了幾重含義:首先,“排斥”一詞,揭示了當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不接納與衝突現象。其次,身分認同和異己性,點出了導致這種現象 的原因,就是人為了確定自己身分,而對他者或威脅到自己的異己性,採取了拒斥與清除策略。最後,作者從神學視角,指明出路在於擁抱。

    閲讀全文…

  • 馬納牧師的這本著作,共11章,分成引介(第1章)及其他4個部分(2~11章)。在第1章的引介中,他為健康的教會下了定義。他認為,教會的健康與教會的增長是不衝突的,但是如果只注意會眾數目增多,而不注意屬靈的長進,那就會損害教會的健康。馬納牧師說,健康的教會一定會增長。健康的教會增長是很自然的,就像健康的身體會增長一樣。教會是由信徒組成的,如果每個人都在屬靈上增長,那教會群體也會健康地增長。

    閲讀全文…

  • 因此,在這歲末,我覺得,我們應該要回顧一下今年的歷程,回顧一下我們在年初有過什麼目標或心願,一年下來,完成了多少?我們有沒有半途而廢?有沒有偏離目標?是不是我們的目標定得太高,需要重新調整?或者,有沒有失敗需要去總結教訓,有沒有罪需要去對付,才能更好地達到目標?

    閲讀全文…

  • ,

    同學會(雪然)

    近年來,從國內到海外,不時地聽到同學聚會的故事。有自己同學的,也有別人的同學的。有歡笑,有眼淚,等等,甚至還聽到一首打油詩,描述同學聚會帶來的舊情復燃、紅杏出牆等造成的婚姻破裂:“同學會、同學會,拆散一對算一對……”

    閲讀全文…

  • “我剛到靈修院一個禮拜,軍隊就圈起了濰縣,開始攻打。這種條件下,仍有9個人受感動,要去新疆傳福音。聖經學院的學生和護士學校的學生,都抱在一起,哭著禱告,依依不捨,結果,這些要去新疆的人,錯過了上午11點鐘的飛機——那是最後一班飛機。

    閲讀全文…

  • 自信主以來,禱告與讀經,已成為我每日生活中之必需,我力量之所在。我已習慣將一切求告神,向神交托。尤其在做決定之前,必先求神的指引與帶領,而不濫用自己的所謂聰明。

    閲讀全文…

  • 我出生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城市。兩歲時,我的父親就因“右派”身分,死在勞改農場。從此,我就開始經歷家破人亡、凄苦漂泊的人生。

    閲讀全文…

  • 身材魁梧高大的巴伯克牧師(Maltbie D. Babcock,1858-1901),具有全方位的才幹。他能將屬靈的真理用鮮活而有效的方式與人溝通;年輕人常被他剛強正直帶磁性的個性所吸引;他的音樂才華更是叫人仰慕。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