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September 2007

  • 就像這樣,我們與50年代學生工作的碩果,在一個北方暖冬的餃子宴上,偶然間碰面了。對正著手編輯校園五十年紀念刊物的我來說,這不啻是“神來之筆”——從神那兒撮合的相遇,補上了歷史上那失落的環。

    閲讀全文…

  • 我們有一位同工,原本在德國華人教會牧會。四年前來美進修,以最高榮譽畢業於神學院。美國許多華人教會爭相聘牧。但是他在畢業典禮答詞中表示,他們夫婦願意帶著兒女回到德國去服事,繼續走那條窄路中的窄路。他的聲音在淚眼中格外鏗鏘明朗,擲地有聲:“不僅德國的華人學生需要我們,我更盼望我的孩子在德國的環境中長大,能以德語向德國人傳福音,以償還這200年來,我們欠西方傳教士福音的債。”

    閲讀全文…

  • 視野從永恆中“失焦”,是人類墮落的關鍵原因。更新文化的目的乃為建立福音的文化,也就是能夠接受神的啟示、耶穌的救恩的文化。

    閲讀全文…

  •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天國大使的氣度和材質也不是一蹴可及的。屬靈的高峰經驗會張開我們靈魂的眼睛,拓展我們的視野。然而,只有腳踏實地走過低谷和荒野,天國大使的腳蹤才能堅定平穩。有熱情而沒有才情,會令自己沮喪,害別人傷神。獻身者需要紮實的裝備,才能結實纍纍。

    閲讀全文…

  •   我們都瞭解“有人的地方都一樣”:都有七嘴八舌的問題,教會也不例外。所以任我們怎樣議論分析,仍難堵眾人悠悠之口。所以若要挽回人才,減少事奉同工的陣亡率,倒不如幫助弟兄姊妹對事奉有個心理裝備:事奉路上,恩賜和熱誠往往不是最重要的條件,而是人際關係的處理能力。這包括調解糾紛,處理衝突,容納軟弱肢体,接納批評,和饒恕傷害你的人。

    閲讀全文…

  • 師母上不上班,也是一大難題。師母如果上班,就會被認為貪愛世界、貪愛錢財,只顧自己,不顧教會,沒有給教會的姊妹樹立良好的榜樣。況且華人教會一向有“買一送一”的觀念──只付一個人薪水,但聘的是兩個人。如果師母出去工作,就變成對教會莫大的虧欠,甚至是一種背叛。

    閲讀全文…

  • 自從主後313年寬容宗教自由的“米蘭諭令”頒佈以來,基督教會在羅馬帝國不再 遭受大規模逼迫,但卻必須處理善後──如何對待變節背道者。一般來說,東部教會認為燒香獻祭者是背道者,交出聖經與奉獻盤者的“交出者” (traditores)則從輕發落。西部教會雖然遭受逼迫的時間與程度較短少,也受影響的地區有限,但是卻對“交出者”處分則看法不一,特別對聖職人員 的懲戒輕重,雙方激烈爭辯,甚至導致教會的分裂。

    閲讀全文…

  • 以色列與亞述國的第一次短兵相接,是在“卡卡之役”(Karkar)。公元前853年,亞述王撒縵以色三世(Shalmaneser III)向西討伐,一路所向披靡,直搗敘利亞。此時敘利亞王聯盟12國兵馬迎戰。

    閲讀全文…

  • 撒但的應許是天大的謊言。由於亞當、夏娃的不順從神,不信與仇恨隨之取代了原來的信任與和諧。罪惡的知識,導致人與人之間的嫌隙加深。在這裡我們看到一個人(該隱)謀殺了 他的兄弟(亞伯),並於事後推卸責任。這種對神的叛逆和對兄弟的仇恨,充份顯明了人類從伊甸園墮落後的光景,罪所帶來的工價是如此的真實並可怕。

    閲讀全文…

  •  耶穌履海,是基督徒耳熟能詳的故事,《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及《約翰福音》都有記載,但細節有所出入,甚至表面看起來是矛盾的。例如,耶穌上了船之後, 馬太說,門徒們都敬拜祂,說“你真是神的兒子”;馬可卻說門徒們“不明白那分餅的事,心裡還是愚頑”;約翰講的細節很少,只說“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