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Picture
成長篇

摩西──神忠心的僕人(蔡金玲)

在神的救贖計劃中,摩西佔著一席重要的地 位。神曾經與亞伯拉罕立約,應許他的後裔要成為大國。神預先告訴亞伯拉罕,他的後代要在埃及地寄居400年以上,那地的人會苦待他們,然而,神會拯救他們 脫離埃及人的奴役。到了摩西的時代,果然應驗了神對亞伯拉罕的預言。此時,神拯救的時刻到了,自此,揭開了摩西率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 […]

No Picture
成長篇

歷史與人生 ——《詩篇》78篇:從瑣安到錫安(賴建國)

歷史是神、人互動的記錄,是神永恆旨意的彰顯。歷史經過記錄、保存、整理、研究、宣講,深印在人的記憶中。國家的歷史塑造民族的認同,個人的經驗造成後來的人格。然而歷史經驗唯有經過反思,方能帶動國家民族的聖化、人性的提升。所以,我們現今的信徒,該不該多讀舊約歷史? […]

No Picture
成長篇

在受傷之處造出晶瑩(維綱)

人言“禍不單行”,2月底,又在冰雪中意外跌斷了左腿膝蓋骨。在病床上,我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個好不容易爭取到的面試機會,都失去了。一系列的挫折和痛苦迎面壓來﹐苦悶、壓抑、病痛、焦慮、孤獨, 折磨著我。 […]

No Picture
事奉篇

你怎麼什麼都不做?——突破性格的局限(陸加)

陸加 本文原刊於《舉目》52期        我生來就對“人”很敏感、也很看重人際,所謂關係型(people-oriented)的人。因此,非常在意周圍人的一舉一動。周圍人的喜怒哀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的判斷和決定。那些有話不直說的人,我還會猜他們的身體語言、弦外之音。如果一個很強勢的或權威性的人物出現在我身邊,他的意見會左右我……          然而,同大部分人一樣,我意識不到自身的弱點。 到底是誰“不開竅”?         我在教會負責某件事的時候,最頭痛有人和我意見不同。因為我覺得對別人說“不”,就等於破壞關係。        遇到這種情況,我就習慣性把事情拖一拖,做不成就算了。我寧可不做,也不想傷害了“關係”。或者說,我只想維繫關係,不在意事情做得怎麼樣(雖然這樣做,也不一定能保住關係)。可以想見,很多事在我手裡不了了之,或虎頭蛇尾。        為此,我太太很受不了。在她看來,這明明是對神的事不盡職,不夠“忠心”!該做的事,怎麼能這麼不明不白的撂下?應該盡力而為!         她的確也是這樣做的,因為她是對“事”很看重的做事型(task-oriented)的人,而且是個完美主義者。如果讓她負責做什麼事,她會不惜一切代價,甚至不睡覺、不吃飯,非做好不可。         至於其他參與者高興不高興,她不是很在乎。更準確地說,她根本不知道別人高興不高興。特別是那些有話不直說的人,總是搞得她一頭霧水,只好不管了。所以,她事情雖然做得很漂亮,但不知不覺就可能得罪誰了。         哈哈,一到這時候,我就看不過去了——這明明是對弟兄姐妹沒有愛心、不夠“良善”嘛!不是嗎?把人都得罪光了,光事情做成有什麼用?不做不是更好?         因為做事方式的尖銳對立,我們都很受不了對方。我們都覺得自己很正確,是對方不開竅。而且,不論在聖經中,在教會傳統上,或在教會領袖層裡,我們各自都可以找到強力的支持。        作為夫妻,我們沒辦法井水不犯河水,也做不到東風壓倒西風。於是衝突常常發生。最常有的情況,就是她指責我:“你怎麼什麼都不做?”而我則是:“你怎麼能這麼做!?” 動機有天壤之別         神藉著這樣的衝突,使我們不得不反思,不得不帶著撕裂之痛,面對赤露敞開的自己—— 我為何特別在乎別人高興不高興?因為我依賴良好的人際關係來肯定自我、增加安全感。而我太太,則覺得只有事情做好了,才能贏得別人的接納、承認,所以她的安全感是同做事掛鉤的。         正是這樣的價值觀混雜在我們事奉的動機裡面,所以表面上看似我們做事的方式不同,實際上是加入了價值觀的衝突。         其實,我不是糊裡糊塗走進教會的人。我信主後,價值觀有了很明確的翻轉。我也願意凡事用聖經的價值觀重新審核、分辨。然而,這不能避免我的生命中仍有許多隱而未現的問題。就如這件事,我認為我所堅持的,與聖經的教導十分吻合!上帝不是很看中“關係”嗎?聖經不是強調愛、聆聽嗎?這與我看重的,不是很一致嗎?        我沒有察覺的,在這種表面相似的背後,其實動機有天壤之別。聖經看重的關係,能給人帶來真正的益處,是利他的;而我的看重關係,則摻雜了個人需要,是為了給自己價值感和安全感。        說實話,要不是因為與妻子的衝突,我不會這樣反思自己的。聖靈藉著這一切,使我內心深處的價值觀曝光了。 […]

No Picture
事奉篇

讀者對《舉目》51期的回應

故事講得非常好。真的是今天很多基督徒的真實寫照。從故事中看林哲是位很追求,很認真的基督徒。雖然,他傳福音的方式有些過於急切,但是這樣願意傳福音的心,是難能可貴的。而今天,有些基督徒可能根本不敢在人面前,承認自己的信仰,因為那可能會失去很多的朋友。 […]

No Picture
主題文章

“三化”(小剛)

《舉目》的編輯向我約稿,要我寫一篇有關教會、基督徒和世俗方面的文章,我的腦子裡即浮現出兩個“三化”,一個是已故的趙天恩牧師提出的三化:“文化基督化、教會國度化、中國福音化”;另一個是今日教會的現狀:“生活休閒化、教會世俗化、偶像多元化”。 […]

No Picture
成長篇

慎防“真信仰玩成假的”!(黃藥師)

這10多年,看到基督徒作見證,絕大部分是講神給予的物質及外在需要的祝福。這幾年在海外,還看到教會中有偷渡的、非法居留的,打黑工的、逃漏稅的,及假結婚的都出來做見證感謝神。在一次禱告會上,我聽到有人要大家為她能用假證件偷渡到鄰國與未婚夫相會代禱,大家也真這樣做。 […]

No Picture
主題文章

迷惑:華人信徒在西方社會面對的挑戰(許宏度)

Stephen Eyre 多年前寫了一本很有洞察力的書(註2),書中指出西方信徒正面對著撒但6種迷惑人心的主義:(1)物質主義(materialism);(2)行動主義 (activism);(3)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4)順應主義(conformism);(5)相對主義 (relativism);和(6)世俗主義(secularism)。本文將討論這6種主義如何迷惑人心,而信徒又如何能靠主勝過它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