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May 2013

  • 世事滄桑,我們從20世紀60年代跨入了21世紀,然而學生時代所打下的屬靈根基--以聖經為本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以“為主而活、事主為榮”的心志和生活方式,使我們靠上帝恩典,至今仍能堅守在上帝所給的位份上。

    閲讀全文…

  •     如何感受上帝的愛 這是今天妻子轉給我的問題,來自中國唐山的一位慕道友。 先打一個比方。一個搖籃裡的嬰孩如何感受父母的愛?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對自己嬰孩期的記憶少之又少。這顯然不是因為當時父母的愛太少,乃是因為我們對父母之愛體會理解與存儲回顧的機能還不夠成熟老練。後來長大了,我們越來越多地經歷並刻骨銘心地記住了父母的愛。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對我們無微不至的呵護,對我們必要的管教,對我們苦口婆心的忠告,都是父母之愛的一部分。 同樣,我們對上帝的愛,也可以尋著這個思路來體會。人類祖祖輩輩,生生不息,繁衍不止,無不出於上帝起初精心美好的設計與創造,輪到我們出場,透過我們的父母,體會天父上帝的愛。我們兒時的搖籃,放在溫暖的住房裡。上帝創造的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大搖籃。上帝把太陽這個巨型核反應堆,懸掛在大約九千六百萬英里遠的天邊,配合大氣保護圈,給予我們足夠的溫暖與能源。而上帝特設的綠色植物跨國公司,以平均每秒生產上萬噸碳水化合物的超產高速,為地上的活物提供瓜果菜蔬為養生之糧,植被木材為安居之巢。上帝更使用全球洋海巨型蒸餾方法,使水變雲,又用大小適中的無線重力,拉扯白雲如放風箏,風行天下,熱冷空氣相遇,凝結成純淨的水珠或雪粒,回饋大地,滋潤生靈。這是上帝偉大創造之厚愛。我們對天文地理生命科學知道得越多,感恩的心就越大。 上帝的愛更是表現在救贖之恩裡。人類從恩典中墮落後,就跟隨惡者集體出走,遠離天父,流浪在罪惡谷與死亡山裡。我們都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與罪姘居,自甘沉淪。但上帝不離不棄的愛,始終沒有離開人類。上帝打發自己的獨生子耶穌基督,降落凡塵,成為十字架上代罪的羔羊,呼喚浪子,回返父家,得享永生之福。這是不惜一切代價的犧牲大愛。我們蒙恩的罪人,每每思念十架大愛,內心無不感激之至。 上帝還賜給我們父母之愛,兄弟姐妹朋友之誼,夫妻兒女之情。總而言之,天地萬有,十字寶架,世上親情,無不述說上帝對我們在在之愛。上帝的愛,如空氣之瀰漫,無影無踪,無色無味,無時無刻不在環繞著我們。我們生命的每一波脈搏,每一次呼吸,每一聲感恩祈禱,都在見證上帝愛的真實。

    閲讀全文…

  • 2013.05.21

          “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腓》3:8)       當我們孤單、害病、受痛、失業的時候, 我們常想是不能被上帝使用的。可是,我們若能忍耐、降服,我們在痛苦中,必有更大、更有用的事奉,遠超過我們自己所想的。

    閲讀全文…

  • 2013.05.20

          “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那個馬利亞在那裡、對著墳墓坐著。”(《太》27:61)。       盲目的悲哀,其實是無比的愚蠢。我們認爲死亡的地方,有我們的救世主在那裏。希望似乎終了,卻是豐富收穫的開始。黑暗最濃重的時候,卻是光明即將湧現了。

    閲讀全文…

  • 2013.05.17

          “信…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來》11:1)       眞信心就是把事情交給上帝,以後就讓它去了,上帝就成全。如果我們已把肩上的重擔交給了別人,我們豈非完全輕鬆了嗎?如果再從上帝那裡取了回來,顯然就沒有交給上帝。

    閲讀全文…

  •     “傳統”的殺傷力 5月初,在肯德基州一個5歲的男孩因玩槍走火,射殺了他2歲的妹妹。不可思議的是,這個男孩玩的竟是他自己的槍,是不久前他父母作為禮物送給他的;而且是槍行專為兒童特製的步槍(Crickett rifle)。這種槍的扳機很小,適合於小孩子的手。 送槍給小孩子在美國曾經很普遍,我的一位60幾歲的同事在8歲生日的時候就得到他的第一支槍。不少父母至今仍然非常驕傲地把“承擔力、勇氣、責任感”的培養歸功於這一類相當悠久的“傳統”。即便出了這樣的不幸,這個肯德基社區的人們仍拒絕“換位思考”,堅持這個送槍的傳統是絕不會停止的。 無可否認,很多傳統都有其特定的意義和價值,因社會、文化的原因而被人特別擁戴。然而時過境遷,如果對已經遠遠落後于時代的傳統仍竭力維繫,我想,這可能更多折射出人內心的某種脆弱和缺乏安全感了。 在如今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裡,如何處理傳統的問題,成為教會的一大挑戰。坦率地講,今天在北美的教會和信徒,常常被人認定是“保守和維繫傳統”的代表(甚至我們自己也這樣認為)。好的傳統的確應該被保存,然而這不應當是教會的形象。使徒時代的初期教會和近代歷史上許多的教會,曾經給人帶來巨變,又同時驅動社會改變,這種為福音大能所驅動的突破力是我們極需要的。 很多年前,有一個教會守主餐的時候就產生紛爭,因為老一代的信徒堅持只許用一個公用的大杯子傳遞分杯,原因是這是當時主耶穌設立主餐的方式。當一種方式、傳統被認定為“討主喜悅,最合神心意”的方式的時候,這種“傳統”就被聖化為“正統”。在教會的敬拜、聚會和教導的許多方式上,這類被正統化的禁區仍然不少,也使得有些誤入禁區的人傷痕累累。 再一個例子就是中文聖經新的譯本的使用。當各教會在積極地籌畫向E時代,被網路語言浸泡的90後的新一代傳福音的時候,我們卻仍然使用百年不變的譯本。不錯,上帝的話有能力,可以跨越文字的局限。但是,上帝的話同時也需要是道成肉身的,與時代連接,成為易讀、易懂的文字。 誠然,教會需要持守亙古不變的真理,然而真理和屬靈生命的傳承,不是傳統的方式的持續。如同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傳統不應成為活潑的屬靈生命的約束、甚至是禁錮。教會需要在對傳統的突破上有勇氣,甚至可以成為時代的見證,因為教會也承擔著文化更新的使命,使福音的種子有更新的文化作為土壤而廣傳。

    閲讀全文…

  • 2013.05.16

          “我雖行在患難中,祢必將我救活。”(《詩》138:7)       雖然祂的答應延擱了許久,雖然我們還需在患難中繼續受逼迫,但是患難的中心,是祂施行拯救的地方,不是祂誤事的地方。信徒們為甚麼這樣絕望呢?

    閲讀全文…

  • 走過古老的從前 作者:陳慶真 繁體版:[海外校園機構]出版 簡體版:團結出版社 聖經考古乃是將古代歷史中與聖經記載有關的文物,以科學方法將其挖掘、解讀、評論、分析並發表。考古學家也是歷史家,只是他們對聖經的興趣,超越了文字,且是親身到野外實地勘察挖掘。他們的研究成果,可以增加了我們讀經時多一度思維的亮光。 這本書是編自2004年6月陳慶真老師的《亞伯拉罕以前的肥沃月彎》,在《海外校園》雜誌首次刊出,隨及2004年9月起在《舉目》開闢了“聖經考古”專欄,前後6年,此專欄一直受到極多讀者的喜愛。 作者提及她寫此書的動機,是受到一位來自國內的訪問學者的刺激,聲稱聖經是“神話故事”!為了証實聖經歷史的可靠性,為了証明聖經不是“神話故事”,遂在她退休後,積極地收集考古資料。作者卯足了勁,從《創世記》開始,寫至教會建造。 坊間所見聖經考古方面的書,大多為英文,即使有中文,也大多是翻譯的。這是一本華人自己寫的有關聖經考古的書,資料新穎,文筆順暢,內附許多珍貴的圖片,是一本極有價值的護教書。

    閲讀全文…

  • 與烏龜有約——在母親節前夕 在一個會議中,我留意到一位安靜、但觀察力敏銳又冷靜的80後。會後,我們有機會聊聊,就決定請他寫篇 “小海龜的宣教夢”。 文章來了,很不錯,果然點出一些中國教會,在傳統觀念中的盲點。文章在登記後,要給其他編輯過目、審閱。然後,修改成印刷的格式,再經過數次改稿和校對…..最後是選圖片。 圖片具有多重目的:呼應文章內容、吸引讀者注意、美觀版面、增加閱讀趣味、以及舒緩大片文字所帶來的視覺壓力,等等。而此文顧及版權,一時找不到海龜的照片;那麼,來張烏龜的特寫如何? 母親節前夕,我打了幾個電話給一個朋友,他關機。這人養了隻烏龜,擅攝影,有個很棒的單反與很酷的鏡頭。兩、三天前發了個簡訊給他,一直沒回音。我只好發電郵,還給他女友留言,堪稱全面搜尋,就只差沒找牧師幫忙了。結果他立即回信:1. 簡訊沒收到。2.正閉關、全力預備第二天的成人主日學中。 這可怎麼辦?腦中靈光乍現——另一位朋友的兒子,好像3年前也養過烏龜。不知男孩離家上大學後,烏龜是否還在?終於聯絡到在外面與家人餐敘的朋友,她告訴我,烏龜還在,可以自己去她家後院找。 這天特別熱,陽光炙烈。我戴著墨鏡,拎著相機和橡皮手套。溜進朋友家的後院,先仔細凝視水泥地上的一個玻璃魚缸,見渾濁的泥水中,只有幾隻顏色難辨的死蟲…..正要放棄的時候,注意到院中一角,有個廢棄的水缸。我走進一看,不得了,兩隻巴掌大的巴西烏龜,正在水中浮木上曬太陽。一見我,立即敏捷地鑽進水裡。 我看著濃濁、墨綠的水色,深吸一口氣,將相機謹慎擺好。再套上手套,小心翼翼地伸進水中摸索,一方面在猜:烏龜會不會咬我?試了幾回,從謹慎到大膽,終於讓我摸出了一隻烏龜。放在太陽下,然後艱難地扯下手套,拿起相機,趁烏龜從龜殼裡伸出腦袋,還沒來得及快速爬到陰影裡照相。試了幾個來回,又怕弄髒相機,又怕烏龜爬走,又擔心自己被後院凌亂的桌椅絆倒,還憂慮會熱壞烏龜,搞得我汗流浹背,墨鏡上全是霧氣。 還好,回家看照片,效果很滿意——長鏡頭照出來的烏龜,看起來像是在凝神思索:深沉、困惑,而仍有嚮往。 把烏龜放回水缸,離開朋友家前,注意到她家的批把樹,已經累累結滿金黃色的果實了。

    閲讀全文…

  • 2013.05.15

           “祂知道我所行的路。”(《伯》23:10)          信徒哪!這是何等靠得住的事實!你的路──不管是曲直、寬窄、崎嶇、平坦──祂都知道。祂指導我們的腳步,人們認爲上帝離我們很遠的時候,祂卻最接近我們。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