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June 2015

  • 教皇對過份依頼電腦提出警告 教宗法蘭西斯(Pope Francis)公開譴責網路色情是污穢,並警告人們不要浪費時間在電腦上。他在6/6日訪問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Bosnia-Herzegovina) 的首都薩拉耶維(Sarajevo)後,在教皇専機上以雙管齊下的方式,對現代科技提出他的看法。根據梵帝岡電台(Vatican Radio)的報導: 他說:這裡有方法和內容二個因素,以電腦為方法而太依頼它,對靈魂有害。接著他對電腦上污穢的節目包栝色情提出反對;指那些都是空洞,毫無價值的。他形容消費主義和相對主義是社會的癌。 5月時教皇說他拒絕使用網路和電視,自1990年他就沒有看過電視。 他每天讀大約10分鐘的意大利報紙《La Repubblica》來掌握訊息。一位瑞士守衛 (Swiss guard)提拱他家鄉足球隊的消息和賽事。 儘管教皇明顯的抵制現代科技,但梵帝岡最近在多媒體上變的比較積極。教皇目前用推特(Twitter)以9種語言發佈訊息。梵帝岡的一位顧問在5月時說:教廷應該開始提供更多多媒體的內容。 我還蠻欣賞這位新教宗的,敢說且有擔當。許多他的論點都說到我的心裡。這次也不例外。現在已到了沒有電腦和高科技就無法辦成事的時代。我一直以來的恐懼是,有一天全世界面臨電路大混亂的局面。但就是在這種担憂中,自己也不知不覺的走入其中,但願教宗的提醒,可以喚起人們的注意!

    閲讀全文…

  • 《父親,最榮耀的名字》(陳培德)2015.06.15

      書名:《父親,最榮耀的名字》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品書香專欄 作者:佘亞弘 出版:校園書房出版社 生命由父母而來,人生成長體驗由此展開,每一個人無可迴避地受到父母親人格的影響,其中又以父親為甚。然而,在歌頌父親的同時,卻少有人真正嘗過完全、完整的父愛。 佘亞弘在其新著中,融合了聖經的教導、自身的經歷、以及他多年關心父親主題的相關研究,還加上他所專精的領導學理,寫成這本架構完整、論述深入、故事生動的好書。 他從對“父親的渴望與渴求”寫起,而由“得見神傑作完成”的祝福與歡慶結束,其間沒有迴避做為一位父親所必須遭遇的各種諸如“面對父親傷痕”、“跨越兩代之間”等挑戰與掙扎。 他更從自己的父親一路寫到自己的兒子,把自己的心路歷程毫無保留地呈現出來。內文分析精闢,文筆流暢,是本每一位為父、為子的人都值得一讀的好書。    

    閲讀全文…

  • 栽種有時,拔出蒺藜也有時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 我有一座園子名為“栽時園”(取自《傳道書》第3章“栽種有時”),坐落在密西根中部,每年5月到9是栽時園的生長季,我在園裡種植各樣的花卉蔬果。當6月來臨,野花和雜草各從其類,也跟著快速生長起來,所以除雜草成為每年此時之必要儀式。 栽時園有一種雜草,自然生發,非常繁茂,它耐旱、耐熱、耐濕、耐寒,而且蔓延快速。不須特別照顧它,就能長得又健康又壯碩,我從未給它澆過水,也很少看到它有蟲害,因為它從頭到腳全身帶刺,所有動物都敬而遠之,小松鼠、小兔子、小鳥、和小鹿斑比,對它毫無興趣(牠們對我種植的蔬果卻是情有獨鍾)。 這麼強大的植物就是Thistle!她是菊科植物家族Asteraceae的一個分支。中文通俗名為“薊草”,和合本聖經稱它為“蒺藜”,《創世記》3章17-18有這樣的記載:“你既聽從妻子的話,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的。地必給你長出荊棘(thrones)和蒺藜(thistles)來……”。 蒺藜透過大量帶有棉絮的種子,隨風傳播,飄向遠方落地生根,公路旁、野生大草園、森林外圍邊綠、私人花園裡……到處可見它的踪跡。蒺藜的地下莖平時可儲藏水份,當乾旱炎熱的夏天來臨,其他的植物因缺乏水份而停止生長,甚至枯黃,卻見它挺直腰桿,昂首睥睨群草,絲毫無懼於亁旱和炎熱。 有的品種,如“加拿大蓟(Canadian Thistle)”,光是想到就令人毛骨悚然,它除了隨風傳播的種子之外,其地下莖還能在土壤裡不斷延伸,到處亂竄。我因為崇尚有機栽培,也為了保護這些年來大量神秘消失的蜜蜂(農藥是罪魁禍首之一),園子裡從不噴藥。可是,想徒手拔除加拿大蓟,必被她的利刺所傷,我雖帶上厚厚的手套為之,無奈怎麼拔也拔不乾淨,它的地下莖伸得很長,只要有一段沒除乾,不久就會長出新的,可是如果放任它不加以控制,整片園子很快就會被它佔領,大面積蒺藜壓縮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間,掠奪養份和水份,抑制農作物的生長。 我常開玩笑說,加拿大蓟很懂宣教學,它對於遠方宣教(用會飛的種子)和近距離地區性的福音工作(用延伸的地下網路),都有獨到的“見解”!她的生命力和生存策略,不得不教人肅然起敬! 當然,這種無與倫比的生存策略是上帝特別的精心設計,成為命定的咒詛。因此,每當我在栽時園裡除蒺藜時,一邊流汗,一邊思想罪是如何全面地影響人類的生存、耕作方式、及其文化活動。遙想亞當還沒有犯罪前,那時修理看守伊甸園容易多了,地不會長出強大的蒺藜給他製造諸多麻煩,他不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的。 歷世歷代,蒺藜強大的能力使它成為農夫和園丁們最頭疼的野草之一。但我卻從它的身上體驗到上帝那令人敬畏的公義,權能,和智慧!這被咒詛的世界有一天必要過去,在新天新地裡,我相信不再有擾人的蒺藜。因為到那時,祂要將一切都更新!

    閲讀全文…

  • 長者的風範 –懷念唐佑之牧師(鄭期英)2015.06.09

    5月中旬,在旅途中,得知唐佑之牧師以90高齡被主接去,心中仍有感傷,非常懷念這位華人教會界著作等身的聖經學者和牧者。

    閲讀全文…

  • 貼心(吳蔓玲)2015.06.09

    艾德‧席藍(Ed Sheeran)是英國最受歡迎的流行音樂歌手之一,才24歲,就曾獲葛萊美獎提名6次。我兩個女兒都喜歡他的歌。艾德極少提自己的信仰,但曾有歌迷說聽過他在電臺受訪時自承是基督徒。事實如何,是介於他與造物主之間的事。然而,從媒體偶而報導他的溫馨行動來看,他所做的是貼近上帝的心懷。

    閲讀全文…

  • 班果奇爾認為:經濟蕭條、數據革命(digital revolution)和公司欠款,是公司破産的三大主因。公司曾宣佈不會關店和裁員,也增加了書店的負担。

    閲讀全文…

  • 《大洋彼岸的長河——美國華人查經班回顧與展望》2015年8月出版。

    這本書共收集70篇文章,呈現了美國華人教會在1950至1980年代,從查經班成立成長,轉化為教會的史實和評述。不但可成為今後美歐亞澳紐地區,學生團契轉化為教會的參考書,也可為國內城市聚會點轉化成堂會,提供借鏡。

    閲讀全文…

  • 北美學生事工三問答(林恂、談妮)

    自2008年起,一些未曾以留學生為服事對象的北美華人教會,開始了本科生事工。因為自2007年起,幾乎每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增長超過15%,並明顯低齡化。對一些年齡層老化的華人教會而言,開始學生事工需要先回答本文的3個問題。

    閲讀全文…

  • 《熾熱的話語:潘霍華談讀經》(陳培德)2015.06.05

    本書收錄的潘霍華文章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論默想”(共4章),另一類是“對《詩篇》的宣講與默想”(共6章)。後者因“默想《詩篇》第119篇”篇幅較長被分別出來。

    閲讀全文…

  • 因著傳統的社會價值觀,過去身心殘障的的孩子常被視為“無用”。這種偏差的觀念,造成許多父母以生有殘障孩子為耻。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