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呂居

  • 和平之君(呂居)2019.05.27

    “和平之君”是一個奧秘。從世俗的角度來看,這個稱呼似乎是自相矛盾的。自古王朝都是建立在征戰殺伐基礎上的,哪朝君王的寶座,不是以累累白骨堆集起來的?

    閲讀全文…

  • 在彼此相愛處安家(呂居)2019.04.29

    家不是一個地理性的概念,而是一個關係性的概念。

    閲讀全文…

  • 愛是恒久忍耐(呂居)2019.04.15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専欄2019.04.15 呂居 經文: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4-7) 在我家門前的草坪上,有一塊心形的泥地,是留出來用作種樹的地方。全小區就我們家這塊地是拱起的,比周圍高出一尺半到兩尺。也許這就是原初的設計,抑或是施工人員偷懶,把剩下的土隨意堆放在那裡。我覺得這塊拱起的泥地看著挺順眼的,但我妻子很不喜歡,多次在我面前提起,想要鏟平凸起的泥土,運到後院的小山坡上。 終於在一個春天的週末,我決定實施這個搬運工程,其實我自己並不認為鏟平那片泥地有任何實質的意義,這麼做完全是出於對妻子的尊重和情意。由於沒有合適的工具,我把泥土鏟在油漆桶內,然後放在Dolly(編註:指搬運重物的臺車或滑動臺架)上,一桶一桶地運到後院。 泥土很沉,運了幾桶之後,我就累得滿頭大汗。再幹一段時間,累得筋疲力盡,我心裡開始有點不耐煩了,甚至心裡生出些許抱怨,覺得妻子無事生非,那堆土在前院堆得好好的,為啥就看不慣,非得要搬到後院? 正在抱怨時,我猛然想起《哥林多前書》13章裡面的“愛頌”,愛從忍耐開始,又到忍耐結尾,愛被包含在兩個忍耐之間。而我對妻子的忍耐,只搬了不到半方土就消耗殆盡了,實在是慚愧啊! 這裡的“愛頌”,不僅是愛的表現和要求,也是測量我們心裡面有沒有愛心的指標。如果我對孩子時常發怒,而我又覺得心裡非常愛他們,那只能說明我在撒謊,因為上帝的話語明明說,“愛是不輕易發怒”(《林前》13:5)。上帝的話語是測謊器。 我們可以用“愛頌”來測量裡面到底有沒有愛心,如果我裡面有嫉妒,就是沒有愛心的標誌;如果我裡面自誇、張狂、沒有忍耐、常計算人家的惡,這些都表明我裡面沒有愛。沒有愛就是不認識神,因為神就是愛。如果被測出沒有愛,那就應該趕緊到上帝面前悔改,祈求上帝賜下聖靈的內住和充滿,只要我們被聖靈充滿,裡面就一定會有愛,因為神就是愛。 我女兒曾經教我一個方法,就是把“愛頌”裡面的“愛”字換成“我”,然後再試著讀出來:“我恒久忍耐,我有恩慈,我沒有嫉妒,我不自誇,我不張狂……”。讀著讀著,就開始臉紅心跳,知道裡面何等不足。如果把“我”字換成自己的名字,內心的震撼就更強烈了。 搬運泥土是沉重的,正如肉身是沉重的,愛只有在沉重的肉身中得到表達、驗證、沉澱後,才能化成心靈的習慣和生命的品質。上帝道成肉身,以沉重的存在形式擔當我們所有的罪。然而在基督身上,我們沒有聽到祂抱怨,沒有看到祂失去忍耐。愛在道成肉身的基督身上,得以完全。如今這完全的愛之生命,就栽種在我們的裡面! 禱告:主啊,感謝你賜給我基督的生命,就是愛的生命;也感謝你賜我聖靈,就是愛的靈,住在我們的裡面。求你幫助我們,讓我們在肉身沉重的存在和試煉之中,恒久忍耐,活出愛的樣式,好讓你的名得榮耀!禱告奉耶穌的名求,阿們!

    閲讀全文…

  • 回歸家庭教會傳統——探索當今中國教會的出路(呂居)2019.04.11

    中國教會應該效法使徒時代的家庭教會傳統,讓教會進入各個家庭,大量建立小型的家庭教會。

    閲讀全文…

  • 工價與恩典(呂居)2019.04.01

    在末後的日子,上帝會以祂無限的恩典,讓我們訝異驚嘆!

    閲讀全文…

  • 禁食禱告(呂居)2019.03.18

    我們有時處於人生十字路口,需要做出重大的決定,且這個決定的結果可能會伴隨一生。為了應對選擇的焦慮與恐懼,我們需要禁食禱告。

    閲讀全文…

  • 生命的糧(呂居)2019.03.04

    吃飯是一種享受,是勞碌之後得享的果實;那麼我們讀經也是如此,乃是忙碌之後的一種享受,享受屬靈的美食與盛宴。

    閲讀全文…

  • 與神親近(呂居)2019.02.18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專欄2019.02.18 呂居 經文:“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家裡的幾個孩子都長大了,到了很遠的地方上大學,妻子和我都很惦記她們。孩子們長大離家之後,我們才發現她們的個性不同,和我們的親密程度也不同。儘管我們做父母的,從一開始就力求對孩子們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不偏疼偏愛,但那主動親近我們的,常牽掛我們的,和我們的感情還是會顯得更近些。 我們和上帝的關係也是一樣。同為神的兒女,上帝對我們的愛在某種程度上而言都是一樣的;上帝在基督裡為我們經歷死亡,賜給我們救贖的恩典,我們在屬靈裡都是祂的兒女,每個基督徒都擁有這個屬靈的位分。然而,我們與上帝之間不只是靜態的名分,更是一種動態的關係。 《雅各書》4章8節表述了上帝的期盼,就像父母期盼子女主動表達對父母的愛與牽掛一樣。上帝創造我們成為主體,並賜給我們自由。祂沒有把我們造成離不開祂的附庸或傀儡,祂按照自己的形象與樣式,把我們造成獨立自由的主體。在主體自由的前提下與我們立約,向我們展示祂神聖的愛。上帝是愛,愛裡面包含著對另一個主體的尊重與期待。我們若主動親近上帝,上帝應許祂也必親近我們。 在我們今天這樣一個注重物質的時代,對物質的擁有幾乎定義了我們的價值;但即便擁有萬國和萬國的榮華,如果沒有愛,仍然不能稱為富足。我們或許都曾遇到心愛的人。愛人彼此之間的互動,讓最昂貴的房產黯淡褪色。主體之間彼此真誠相愛所帶來的愉悅,往往是物質財富無法與之相比的。 上帝作為神聖的主體,祂垂青我們,在十字架上表達舍命的愛;祂期待我們主動地親近祂、愛祂。有位格的上帝與有位格的人,主體之間熾熱濃郁的超凡之愛,遠勝中國古人孜孜以求的含蓄而又平淡的天人合一理想。施洗約翰也練達清晰地宣示,“娶新婦的是新郎……”。新婦從新郎領受關愛,不僅如此,主體之間真實的愛總是雙向的,新婦主動親近新郎,新郎與新婦之間授受相親,會把婚姻之愛層層推進到如詩如歌的境地。 我們愛,因神先愛我們;我們親近神,神也必親近我們! 禱告:親愛的父神,我們願意與你親近,你的聖潔美善,是我們內心深處的渴望;當我們與你親近的時候,願你把這些屬天的豐盛都灌注在我們的生命之中。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閲讀全文…

  • 神國巨嬰(呂居)2019.2.4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專欄2019.2.4 呂居 經文:“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16:33) 基督徒有時會有一種錯覺,認為信主後的道路應該是花香常漫的坦途,即便偶爾有皺眉之事,只要拿到主面前,就可以冰消雪融、迎刃而解。 存著這種心態在世間行走日久,我們的信心會日漸磨損,有時還會逐漸積攢怨恨。我們就像被寵壞的孩子,只要生活稍有不順心之處,就會狐疑、抱怨,覺得上帝不夠意思,不看顧我們,否則怎能容許不順心的事情發生在祂兒女身上。漸漸地,我們裡面感恩的心日漸衰退,對上帝的疏離或怨尤卻是與日俱增。 我們可能忘了,這世界本來就是充滿苦難的,各種哲學及宗教對人生的一個基本診斷,就是人生總體上帶著悲劇色彩,苦難不可避免,而且苦難通常要比順心快樂的事情來得多。正如俗語所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心理學者武志紅在2016年寫過一本刺痛國人的書,叫做《巨嬰國》。他在書中尖銳地指出,大多數中國成年人的心理水平停留在嬰兒期,成年巨嬰是一群活在全能感中的人,一旦受挫,他們的自戀就會有崩毀的感覺,一個小挫敗,就會讓巨嬰產生極端感受:“我這個人失敗了,我這個人差勁至極”。 福音派信徒中似乎也不缺“神國巨嬰”。有些神的兒女,被神的恩典寵壞了,一旦有任何不如意的事情發生,或上帝垂聽禱告稍微遲延一點,就會脾氣大發作,覺得上帝不愛他(她),拋棄他(她)了;甚至從此開始信心低落,自暴自棄、怨憤叢生、埋怨上帝,進而與神產生隔膜,逐漸遠離,這是典型的“巨嬰”症狀或“巨嬰”情結。 神國巨嬰們大概忘記了,我們生活在一個墮落的世界里,即便是我們這些蒙了救贖的人,也仍然在今世“與受造之物一同嘆息”,等候基督的復臨,等候完美國度的降臨。 因此,我們可以在患難中有盼望,並且是歡歡喜喜地盼望。世界雖墮落,但我們可以為一株花朵感恩,為一米陽光讚美,為牧者的恩言、弟兄姐妹的愛心而歡樂。與此同時,我們也在暗夜中焦慮,在逼迫中躲藏,在匱乏中呼求…… 巴刻在《認識神》的第21章提到“內在困厄”,他指出福音含有嚴酷(cruel)的層面。上帝驅策我們離開“有求必應”的初信嬰兒階段,讓我們經歷困頓艱難、內憂外患的處境。一方面我們裡面的怒氣、自憐、試探捲土重來,甚至比以前更加猛烈;另一方面我們外面的環境也舉步維艱,和親人、同事、教會同仁的關係讓我們煩惱;魔鬼的攻擊、世俗的誘惑也重重圍困我們;似乎這一切都是上帝有意加給我們的,好讓我們不再做嬰兒,竭力進到成熟、完全的地步。 祷告:我们在天上的父神,你对我们的爱是完全地接纳,让我们在你的恩典里面自由释放;你对我们的爱也是严格的,好让我们长大成人,满有基督的样式,我们为此向你献上感恩!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

    閲讀全文…

  • 信心與冒險(呂居)2019.01.21

    上帝來引導我,與我同行,我一路跟隨祂,有驚險,也有驚喜,但這一路閱盡人間萬象。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