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 爱,死亡不能隔绝(谢荣生)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爱”,因为爱在生命中连结了行动、情感和心思,也蕴含了信任、帮助、鼓励、保护、接纳、饶恕、自由、平安、喜乐,以及一切在爱中的元素。

    阅读全文…

  • 爱,脱离不了生活(姜洋)

    “爱”与”不爱”的定义,因人而异。 邻居Mike常常抱怨他那不长进的儿子。儿子从小不爱学习,中学即退学;现年近40,没房、没车、没工作,不仅酗酒、滥用违禁药物,而且长期不务正业,靠父母接济。

    阅读全文…

  • 午饭后,就为晚饭煲了花生汤。可是到了傍晚,突然很想吃炸鸡和薯条。思前想后,我便舍汤而就炸鸡去了。 在学校的餐厅里大快朵颐时,见不远处有一对白人老夫妇,正和儿子激烈交谈。我如同一个看着电视吃饭的孩子,不小心投入了别人的世界。

    阅读全文…

  • 随着《冰雪奇缘》蓝光盘 (Blu-ray Disc)的上市,和 iTunes下载的开卖,我们家的3个小孩也进入了《冰雪奇缘》的梦幻世界(Frozen la-la Land)。寒假,他们已经到电影院看了一次。回家后,又不断地看YouTube上的片段,因此,对影片中女王的“Let It Go”、雪人Olaf 的“In Summer!” 都能倒背如流,甚至连动作一起演出……小孩子的记忆力实在是超强!

    阅读全文…

  • 让我们彼此相爱(楼健)

    直到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2003年春天的那个星期日下午,一位基督徒朋友把我带到了基督教会。

    阅读全文…

  • 灵命成熟的量尺——真爱(临风)

    好东西总有膺品,连灵命的成熟度也不例外。分辨真假不容易,本文即讨论灵命成熟的真假。

    阅读全文…

  • 每逢周五,我们夫妻二人都到儿子读书的小学,和他共进午餐。 很有趣的是,这种时候最高兴的是儿子的同学。因为学校规定,家长来学校与孩子共进午餐时,孩子可以邀请2名同学一起进餐。在小孩子的意识中,能应邀与其他同学的家长一同吃午饭,是一种荣誉(honor)。

    阅读全文…

  • 本文原刊于《举目》53期 沈琅        18 岁到美国读书时,一进教会,便喜欢上了教会的氛围,喜欢和一班基督徒朋友腻在一起。喜欢他们的友爱与和善、智慧及涵养,喜欢和他们一起玩,一起聊,被他们 的生命深深吸引。但我记得,也有对他们心生抗拒的时候,那是偶尔从言语、态度中,感觉到一些人自命清高、自以为是,有了信仰便高人一等。 我也变成这样了        后来,我信主了,终于找到生命的意义,有了平安、喜乐及依靠。然而,慢慢地,我身上也滋长了我曾那么讨厌的、凭著信仰就自以为是的骄傲与固步自封。我开始觉得,和一些不信主的朋友谈话不够味了,他们怎么就听不懂我说的?怎么就不能领悟我所经历的呢? 于是,我下意识地往基督徒的圈子里钻,因为有共同的话题,能感同身受地交流;因为不需要面对沟通中那么多的冲撞、挣扎和沮丧。         我也把信仰当作自己高人一等的基石了,有了要把“绝对真理”带给人的心态。不知从何时起,我的目光就只放在“真理”上,轻视其他一切的价值与意义──除了基督信仰,其他东西没有永恒的价值,不值得我去留意,不是吗?         于是,我的路越走越窄。我很困惑,为什么信了主,反似觉得生命里丢了点东西呢?而且,到底丢了什么呢?        慢慢地,我才意识到,我丢的,是对他人的尊重、欣赏和体贴;我所缺的,正是主耶稣切切教导我们的:对他人的爱。         如果爱,便不会将对方当成仅仅是传福音的目标,而是首先将对方作为“个人”去尊重、欣赏和体贴。         记得初信主时,我参加过一个校园事工研讨会。一位姐妹在会上分享事工策略:第一,机场接机,认识新同学。第二,建立关系,包括开车带新同学去超市买菜等。第三,根据新同学的反应,进行下一步──如果对方对基督信仰有积极反应,便跟进关怀;对基督信仰比较排斥,便舍弃不管。         我当时虽不成熟,但那“起初的爱心”还在,义愤填膺地反驳:这太功利了,没有真正地爱学生 !人是敏感的。究竟是表面对他好,还是真正关爱他,他心里是知道的。 后来,随着信主的年月增加,传福音成了自然,成了习惯,有时候就会把人抽象成传福音的对象,却忘了看重并关爱这个人。         我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状况,祷告求主帮助我:不要因为希望别人信主,就做表面文章,却忘了里面最重要的是爱。 嗅到生命的馨香         有一次,读到富勒神学院院长理查德.毛(Richard Mouw)的文章《见证,学习,合作》。他在文中提到他与穆斯林朋友的友谊──虽然他们双方对“耶稣是谁”这个问题,观点不一致,但仍然建立了友谊。        理查德说,2001年9月11日,当他从电视上看到飞机撞向纽约世贸中心时,立刻想到他的穆斯林朋友们。随即,他接到富勒神学院行政人员的电话,问他学校对 此当如何表态。理查德立即请行政人员打电话到当地穆斯林机构的总部,告诉对方,富勒神学院在为他们祷告;如果有人对当地穆斯林信徒发泄怒气、进行破坏,富 勒会站在穆斯林朋友这边,支持他们(据媒体报导,恐怖袭击之后的10天内,美国发生了近600起袭击阿拉伯人及穆斯林的事件)。         读到这段 故事时,我很惊讶,因为理查德的做法,是与众不同的。“9. 11”之后,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将穆斯林和恐怖主义联系在了一起,在心里和他们划清了界限。然而理查德却没有因为穆斯林朋友不信主,就对他们的遭遇幸灾 乐祸,也没有高高挂起、事不关己。我很钦佩他,因为我看到了他对穆斯林朋友真诚的尊重和体谅。我嗅到生命的馨香,感受到了爱。        之前,我总是以封闭阵营的模式看自己、看人。我将每个阵营贴上标签:基督徒、穆斯林、犹太教……而今,当我突破自己的封闭,跨出去了解和我不一样的人时,我学会了另 一种模式:流动模式──主耶稣是中心点,每个人都在靠近,或远离。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走在认识上帝的道路上,有的走得近了一点,有的还在远处。当这样看 人、看自己的时候,我便意识到,我没有什么可骄傲的。但我可以陪伴别人走上认识上帝之旅。 一脚外,一脚内        我开始从自己的舒适圈中跨出来,更开放地和未信主的朋友对话。当然,我也遇到问题和困惑,但我发现,这帮助我对信仰有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更加认识我所信靠的耶稣。         在“信仰间对话”的课上,教授邀请一位犹太教的拉比,跟我们分享信仰。一位和这位拉比很熟悉的同学,告诉我们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他偶然请这位拉比为一个朋友祷告。拉比答应了,说每天都会为他祷告。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同学收到拉比的邮件,询问这个朋友的情况。他这才得知,拉比仍然每天为这个朋友祷告。我听了,心想:哇,这么虔诚啊 !我都没做到啊 !         慢慢地,我更加了解这位拉比:他确实是个很好的人,愿意遵循上帝的教导行义;他每天向上帝祷告,寻求上帝心意;他相信耶稣是好人,只是不相信耶稣就是上帝差派的救主。他仍在等候救主的到来……        …

    阅读全文…

  • 既然爱是这样重要,人能在教会中找到爱吗?基督教不是爱的宗教吗?为什么很多人在教会中感觉不到爱呢?为什么很多教会会员之间,只有“你好”和 “再见”呢?

    阅读全文…

  • 中午的阳光将大地点燃,我自己仿佛正是燃烧中的荆棘。在河边坐下,继续读《路得记》。这本书在预备一位君王出场,那时候,以色列人已如失丧的羊群走投无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