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林秋如

  • 教養兒女的心靈筆記(林秋如)2023.08.23

    人生苦短,實在不值得浪費精力在雞毛蒜皮的爭執上慪氣。我們以無私捨己的愛培育孩子,以情、以理、以靈、以上帝的智慧擔任他們生命的教練,這才是永恆的投資,是天國的事業,可以結實千百倍!

    閲讀全文…

  • 一堂談心課(林秋如)2021.07.20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1.07.20 林秋如   學生們陸陸續續走進教室。內向的彪形大漢橄欖球明星最後進來,把沉重的書包往桌子一甩,一屁股坐下,喘一口大氣兒,輕聲好奇地問旁邊的游泳健將:今天玩啥遊戲? 下午這堂高階漢語班,是學生們和我最喜歡的課,我早就準備好他們愛吃的點心,把我的寶貝桌遊《合家歡遊戲盤》放在教室最中央,然後開始今天的口語表達練習。   凱莉:唯一被愛的時刻 凱莉抽到第一個記憶分享題:“回憶被愛的時刻”。她愣在那兒,久久說不出話。這個聰慧能幹的女孩兒,每天凌晨3點半起床,4點開始奧運泳隊訓練。她緩緩地說:“我媽媽是非常精明的搞科研的人,一天到晚出差,我爸爸常年駐守南極洲做探測,我的生活都是自己料理,偶爾幫妹妹做個飯,說真的,我唯一覺得被愛的時刻,就是在這兒上中文課的時候。” 全班同學啞然無語。突然有個學生站起來,走過去擁抱她,接著,其他同學一個接一個,上前抱她,連大個兒的男生們,也在偷偷擦眼角的淚水。   文傑:躲藏在浴缸 文傑接第二棒。他看起來挺緊張,指針停在紫色盤,題目是:“回憶一個躲藏的地方”。他猶豫了一下,慢慢走向前面的白板,畫了一個浴缸。 文傑是個特別害羞安靜的孩子,從來不說話。輔導中心的老師曾吩咐我要特別關照他,因為他在童年時期遭遇過性侵,導致不願開口說話。然而在語言課裡不說話,對他和我都是極大的挑戰。 我讓其他學生理解某些學生有特殊的需要與特權,奇妙的是,這些學生都有驚人的同理心,從來不問為何文傑不開口說話。我總是走到他身旁,輕聲問他的想法,有時他會用幾乎聽不到的音量回答我,有時他用畫圖的方式回答我。   志豪:複雜的生活 開朗的志豪大概是不希望讓文傑太尷尬,大聲喊著,“該我了!該我了!”他興高采烈地甩骰子,骰子落在橘色的思考題:“哪些事讓你的生活變得更複雜?” 他俏皮地轉轉眼珠子,“啊!這太容易了!我爸離婚兩次,他現在的老婆是第三任太太,我有一堆弟弟妹妹都不是我媽生的。怎麼樣?夠不夠複雜?”愛搞笑的志豪是班上的開心果,嘴巴特甜;但暗地裡,他曾悄悄對我透露,他的憂鬱和焦慮,使他的學習狀態非常不穩定。   雨晴:和貓一起吃晚餐 志豪對雨晴眨眨眼,“該你了,雨晴!”雨晴的骰子落在藍色牌:“我最喜歡跟誰一起吃晚餐?” 這個即將進入哈佛的準新鮮人冷冷地說:“我最喜歡跟我的貓一塊兒吃晚餐,因為我媽自個兒在她房間吃,我爸要不在外頭吃,就是在他房裡吃,我呢?在我房裡自由自在跟貓吃。”全班瞪大眼睛看著她,等著聽下文分解,她說:“我爸媽早就各過各的生活,他們不想辦離婚,因為他們覺得從經濟的考量離婚太貴太划不來。”   子健:擔心進不了醫學院 子健乾咳了兩聲,想打破沉寂,開玩笑地對雨晴說:“我去哈佛讀書時,約你出去吃晚飯吧!”子健也拿到一張藍色題:“常讓我擔心焦慮的是什麼?” 其實,我們都猜得出他要說什麼。“哎!這還用說嗎?當然是擔心將來進不了醫學院!我家三代都是醫生,我可丟不了這個面子。我媽一天到晚告訴我其他同學的分數,真不知道她怎有辦法打聽到!煩死我了!我如果沒進醫學院,大概只好跳樓了。”   曉東:理想的生活是可以成天打遊戲 “別別別!談什麼跳樓不跳樓!太不值了!”曉東瞪了子健一眼,順手抓一張橘色卡:“敘述理想的生活”。“這簡單!理想的生活就是可以成天打遊戲,不愁吃不愁穿,找到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 安妮對曉東翻白眼,調侃他一句:“你真沒出息!”曉東回一句:“欸,你怎麼說話跟我媽一模一樣?”安妮跳起來敲他肩膀。“喔,各位同學請注意,安妮也有暴力傾向,小心點兒!”曉東吊兒郎當地晃頭晃腦快速抓一塊點心吃。   明哲:我最沮喪的那一刻 明哲一邊吃點心,一邊拿一張藍色卡:“我最沮喪的那一刻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對高中男生有點兒挑戰性,不知道他願不願意談。 他擦擦嘴巴,低下頭輕聲說:“兩年前,我爸跟我媽離婚,他們打了很長的官司,他們本來都去教會,鬧離婚時就不去教會了,我不明白為什麼我爸要離開我們,我也不想再去教會,但是我大部分的朋友都是教會的人,我一下子好像跟所有人斷了關係。 我真的很沮喪,當時有個教會裡的大哥哥開始每週來找我打球,帶我去爬山,漸漸地跟我聊心事。我相信一定是我媽暗地裡安排他來跟我做朋友,我其實挺感謝媽媽,她自己承受痛苦,還為我擔心。”   你是虎媽嗎? 子健對明哲說:“你媽真了不起,至少她還知道你的需要。我媽呢?她只在乎我的成績,我的球賽紀錄,我的樂團表演,我的社區服務時數,她心裡算計的就是怎樣把我推進哈佛。”曉東接著搭腔:“我們這社區裡的父母不都是一群虎爸虎媽嗎?老師,你有兩個孩子,你肯定也是個虎媽呀!” “哈,我呀,我是虎媽的相反。我從來不問孩子的成績。”這群學生眼珠子都快蹦出來了。我告訴兩個孩子,考試成績只是顯示出他們理解了多少,還有哪些搞不懂的,中午休息時間一定要去問老師,把問題搞懂。我常常跟兩個孩子說,他們現在當高中生很辛苦,學科、體育、音樂、社區服務,樣樣都得非常優秀才能進名校,壓力太大了,如果我是現在的高中生,一定考得比他們慘。 “老師,你的孩子一定很快樂!”我老實告訴學生:“其實,他們的心理壓力很大,因為他們的好朋友都很優秀,我想給他們降壓,但是太難了。不過,他們都覺得我先生跟我是他們最好的朋友。”   思奇:我不是那個快樂的人 輪到思奇了,他拿到一張橘色卡:“哪種人最快樂?為什麼?”這題可有意思了,看他如何回答。“我也不知道耶!我只知道我不是那個人。”他搔搔後腦接著說:“我猜大概是慾望很少,對自己要求不高的人吧!這樣他們就不會想太多,或者,我是不是該說那個那個那個什麼成語來著……啊!知足常樂!我爺爺奶奶常說這句話。”同學們都給他拍手,還有人送上兩個小蛋糕到他桌上。   興華:愛的特質是…… 下一位是宇成,這個成績卓越的孩子拿到的題目正對他胃口:“成功就是……”。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成功就是得到諾貝爾獎,不然就是像比爾蓋茲那樣。”全班同學似乎挺同意他的看法,突然,興華小聲地嘆了一口氣,“那咱們肯定都不會是成功的人。” 興華喜歡愛迪生,看著橘色卡有個電燈泡的圖樣,就順手拿一張:“愛的特質是……”。他開始哼起歌來,同學們問他在哼什麼歌,他就開始輕聲唱:“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家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班上女孩兒睜大眼睛看著興華,“嘿,興華,你從哪兒學到這首歌?我們怎麼從來沒聽過?還真不知道你的歌聲很好聽!” 興華伸個懶腰,不屑一顧地說:“哎,那是很久以前在教會學的,我已經不去教會了,因為那裡有很多虛偽的人,包括我爸媽,講的跟做的是兩回事兒。我一天到晚聽我爸媽在家裡說長道短,批評很多教會的人,尤其是批評他們的牧師。這首歌談愛的特質,我只是剛好想到這首歌的歌詞,可以回答那個問題,其實,我沒那麼有深度,想出這些名堂,我也不覺得誰能真的這樣去愛別人。”   文君:我將來如何教養兒女? 文君默默地拿一張橘色卡:“我將來教養子女的方式會與父母教養我的方式有何不同?”Wow,有意思的題目!文君向來是深思熟慮的學生,父母都有博士學位,“這題目好大!我想,我會花比較多時間陪孩子玩,讀孩子們讀的書,跟他們一起吃飯,一起烤點心,每天跟孩子們聊天,我會常邀請他們的朋友來家裡玩。反正,這些都是我爸媽沒時間做的事。” 我提議,20年後,我們這個班應該舉辦同學會,到時候聽聽他們是如何教養他們的孩子。他們都很興奮,開始推選同學會主席。   結語…

    閲讀全文…

  • 一封寄不出的信——給我第一個生命教練(林秋如)2020.12.25

    在人生的每個驛站,從芝加哥、慕尼黑、海德堡、劍橋,到南加州的千橡城,我總會找機會告訴你“我愛你”。而在你生命的最後一程,我卻不在場,也無聲無息。請你不要以為我不在乎,請你寬恕我的遲到與缺席!

    閲讀全文…

  • ,

    燃燒中國城

    本文原刊於《舉目》59期 林秋如 回首來時路          張采蓉,這個開朗、平易近人的師母,像往常一樣,開心地張羅著星期天滿檔的聚會,殷勤招呼著教會裡的會友。          一群群光鮮亮麗的會友,享受了主日的屬靈盛宴,神采奕奕地互相道別。一輛接一輛的車子,井然有序地離開教會,也離開中國城,回到散佈洛杉磯的住處。 采蓉把車開出停車場,準備上高速公路回家。然而,一股莫名的情緒,讓她把車開往相反方向,剛才的信息一直盤旋在腦中,怎麼樣也甩不掉:“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林前》9:16) 像一根點燃的蠟燭          繞著中國城這幾條街轉了好幾圈,開得越慢、看得越仔細,心中就越澎湃,甚至讓她招架不住。看著滿街林立的廣東餐廳、越南小吃、中藥店、成衣零售商、墨西哥洗衣店、雜貨店等,她像走進半個世紀前的亞洲、墨西哥……           這不是她熟悉的乾淨、優雅、時髦、耀眼的美國,更甭提舒適、豪華的南加州了﹗可是,中國城不就在加州洛杉磯市中心的北邊嗎?可這城裡城外的差異簡直是天壤之別!那差異,是華人移民努力了半輩子想要甩開的。他們義無反顧地告別家鄉、遠走海外,就是要擺脫貧窮、落後。          白領階級的華人移民按時造訪中國城,只是為了回味家鄉美食。飽餐一頓之後,他們又回到自己居住的地方,回到美國中上層社會,繼續編織、實現自己的美國夢。           采蓉發現,自己對中國城一點兒感覺都沒有,簡直到麻木不仁的地步。她和丈夫黃守謙牧師,到羅省第一華人浸信會牧會已5年了。教會坐落在中國城知名的海鮮酒樓對面,90%的會友都是不住在中國城的白領。這些白領階級和中國城的藍領階級,根本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          她和大家一樣,一直對教會周圍的社區很冷漠。聚會一結束,就各奔東西,回到自己舒適的生活圈裡。而今天的經文和信息,卻像當頭棒喝,讓她開始對這種冷漠深感不安。           這股不安的思緒,領她進入深層的反省與悔改,不僅帶來她個人靈性的復興,更掀起了往後15年,羅省第一華人浸信會的更新轉化。           她開始問:“主啊﹗我能做什麼?”           在一次晚崇拜裡,她和會眾分享心得,然後問:“我們能做什麼?”           像一根點燃的蠟燭,她心中的熱情逐漸傳遞給其他2千人。2千多蠟燭彙聚在一塊兒,成了熊熊烈火,在洛杉磯中國城燃燒開來。 走入社區,擁抱鄰舍          奇妙的事像滾雪球一樣,一波接一波發生。 “跨出教會的牆,走入社區”的提議,竟然沒遇到反對的聲音!當采蓉勇敢地分享自己認罪、悔改的心路歷程,大膽傳講聖靈催逼的信息,她發現許多弟兄姐妹也感 同身受,承認自己多年來的冷漠與虧欠。可見,上帝已預備這個教會走向新的里程碑。            教會走入社區的第一步,是在社區小學辦中秋晚會,之後轉 型為“家庭同樂日”。每年6月初,以慶祝母親節和父親節為由,邀請中國城的華人家庭同樂。教會動員各年齡層的小組,擺出遊戲攤位、小吃攤位、手工勞作攤 位、舞台表演、音樂演唱,和最具特色的祝福小站──這是邀請來賓領受上天的祝福,以一對一的談話,讓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訴說心中的憂慮、愁苦。基督徒藉 此分享福音,並為他們祝福禱告。           15年下來,每兩年辦一次,最近幾次,都有2千多人參加,參加者費用全免。如此龐大的同樂會,需要花費美金5千元左右。除了教會出資租帳篷、舞台、遊樂設施以外,弟兄姐妹都樂意為各自負責的食物或遊戲攤位奉獻。          洛杉磯中國城最早的移民是香港人,大多說台山話。70年代以後,大量越南華僑遷入。20多年前,是大量來自廣州的移民。          最近幾年,中國城的墨西哥人口也漸漸增加。教會於是開始邀請墨西哥人來參加家庭同樂日。教會請墨西哥教會配搭,負責家庭同樂日的西班牙語遊戲攤位和祝福小站。通常有50到100位墨西哥居民出席。家庭同樂日也改名為社區同樂日。 社區行走禱告          采蓉生長於台灣,17歲移民加拿大。讀完大學後,與夫婿黃守謙同往台灣中華福音神學院讀神學,隨後到加拿大牧會,進而受林道亮牧師邀請到美國洛杉磯的羅省第一華人浸信會牧會。          上帝賦予她和黃牧師語言的恩賜,可以用華語、英語、廣東話講道。這個教會向來側重聖經的教導,但聖靈催逼她在教會傳遞向社區傳福音的緊迫性。整個教會被上帝喚醒,張開雙臂擁抱社區。          各年齡層的團契,都積極投入社區同樂日的籌備。在同樂日之前兩個月,他們用星期天主日學的半小時,舉辦社區行走禱告,從老到少,繞著中國城走一圈,為整個社區禱告。連可愛的幼兒班小朋友,也繞著教會走一圈,為整個社區禱告。           多年下來,“社區禱告行”已成為教會每月第二個主日固定的“行走禱告會”,時時提醒著基督徒,宣教要從鄰舍開始﹗ 社區服務活動           數十年來,教會舉辦兒童假期聖經學校,參加者都是信徒家的小朋友。在采蓉師母的大力鼓勵之下,小朋友必須邀請新朋友來參加,否則不能報名。教會也邀請社區裡的孩子,使假期聖經學校成為另一個傳福音的管道。…

    閲讀全文…

  • 1970年代的一首流行歌“It Never Rains in Southern California”,描寫流落南加州街頭的尋夢客,失業、慌張、尊嚴掃地、無人關愛、三餐不繼、無家可歸……他們聽說南加州從來不下雨,哪知這兒的冬雨傾盆!

    閲讀全文…

  •   他們說你病了。我惦念了一陣,想買張機票去看你。打電話到你辦公室,那頭傳來低沈的聲音,說你走了,回天家安息了。

    閲讀全文…

  • 林哲的故事,充滿了許多人的聲音,因為他活在典型的華人教會,窩心的溫情和犀利的論斷,常是夾心餅乾的兩面。

    閲讀全文…

  • 神學院的文憑不能擔保一個畢業生成為好牧者或優秀的學者;飄洋過海,也不會讓人搖身一變成為好宣教士。差會不會訓練人打仗,我們所有的彈藥資源必須在出征前儲備好,免得出師未捷身先死。天國大使進入服事的戰場,通常會面臨七方面的挑戰。

    閲讀全文…

  •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天國大使的氣度和材質也不是一蹴可及的。屬靈的高峰經驗會張開我們靈魂的眼睛,拓展我們的視野。然而,只有腳踏實地走過低谷和荒野,天國大使的腳蹤才能堅定平穩。有熱情而沒有才情,會令自己沮喪,害別人傷神。獻身者需要紮實的裝備,才能結實纍纍。

    閲讀全文…

  • 然而,在對宣教士的故事感動不已的同時,許多人臉上也寫著惴惴不安。他們不滿於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的狹窄天地,然而靈性卻貧乏平淡,生活也安逸,缺乏挑戰。我似乎聽見他們無奈的歎息:“主啊!我的一生僅止於此嗎?我該何去何從?”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