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許宏度

  • 聖經與華人文化中的勇敢(許宏度)2017.08.16

    聖經與華人傳統文化都推崇“勇敢”的美德,但兩者之間有很基本的差異。

    閲讀全文…

  • 華人傳統文化中,有些概念與聖經的概念,相當接近(如對福分的重視,孝敬父母等),但也有些概念,與聖經不大相同(如對罪的定義)。 對華人信徒來說,“謙卑”並不陌生,因為華人傳統文化一向很重視“謙卑”。本文試從以下5方面,探討這個問題:(一)聖經中謙卑的經文。(二)聖經中謙卑的重點。(三)聖經中謙卑的重要性。(四)聖經與華人文化中謙卑的同、異。(五)信徒如何越來越謙卑

    閲讀全文…

  • 為什麼“不可停止聚會”?我們需要從初代教會的聚會方式和聚會內涵來探討。

    閲讀全文…

  • ,

    樂讀經、讀經樂

    本文原刊於《舉目》66期 許宏度 可敬可靠的耶和華上帝         聖經告訴我們,這世界上沒有比耶和華上帝,更值得我們追求、認識的!(註1)摩西如此描述:“我要宣告耶和華的名;你們要將大德歸與我們的上帝。祂是磐石,祂的作為完全;祂所行的無不公平,是誠實無偽的上帝,又公義,又正直。”(《申》32:3-4)         同樣的,大衛讚美上帝說:“耶和華本為大,該受大讚美;其大無法測度。這代要對那代頌讚你的作為,也要傳揚你的大能。我要默念你威嚴的尊榮和你奇妙的作為。人要傳說你可畏之事的能力;我也要傳揚你的大德。他們記念你的大恩就要傳出來,並要歌唱你的公義。”(《詩》145:3-7)         相對之下,保羅告訴我們,這世界上“……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他們的喉嚨是敞開的墳墓;他們用舌頭弄詭詐,嘴唇裡有虺蛇的毒氣,滿口是咒罵苦毒。”(《羅》3:10-14)耶利米甚至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17:9)         我們在教會裡服事,有時會相當煩惱、心裡困惑:為什麼信徒對上帝的信心,常常是這麼小?其實,這跟上面最後的兩段經文,不無關係。筆者記得多年前,聽到一位講員說:“信徒為什麼不容易信任上帝,是因為我們的老爸過去也曾經欺騙過我們!”如果我們不能信任至親,還能夠信任什麼人呢?這實在是人類社會的悲劇!         先知以賽亞看見耶和華,坐在高高的寶座上時,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眼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參《賽》6:5)我們一出生,就是活在這種爾虞我詐、互相懷疑、互相欺騙的環境裡。         換言之,《創世記》雅各騙哥哥、騙爸爸、被伯父欺騙、被兒子們欺騙的故事,就是人類歷史的故事!既然我們不容易信任人,難怪我們也就不容易學會信任上帝!面對這個世界,父母要常常提醒孩子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以上種種,不都在說明“人是不可靠的,惟有耶和華上帝可敬可靠”嗎? 與人親近的耶和華上帝         萬幸,耶和華上帝不只可敬可靠,祂沒有高高在上、遠離敗壞詭詐的罪人,而是願意親近我們、被我們認識。這正是基督信仰的一個特色——上帝不單創天造地,祂也顧念祂所創造的人類。詩人大衛讚嘆道:“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詩》8:3-4)。        更奇妙的是,上帝不單顧念祂所創造的人類,祂甚至“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參《約》1:14)。幾年前,筆者在芝加哥教學,順道探訪在三一神學院深造的華神校友。她們帶我參觀神學院時,我看到一位老師的門外,貼了2張卡片,一張卡片寫著“歷史充滿了想做神的人(History is crowded with men who would be gods)”,卡片內有不同人的像,包括亞歷山大大帝、凱撒大帝、希特勒、列寧、毛澤東等;另一張卡片寫著“但只有一位願意做人的上帝(But only one God who would be man)”,卡片內是約瑟、馬利亞和嬰孩耶穌的畫像。是的,基督教的一個特色,就是“上帝差祂獨生子到世間來,使我們藉著祂得生”(參《約壹》4:9)!         在聖經裡,我們看見,上帝用各式各樣的方法與人相交、溝通。如,上帝在異象中與亞伯蘭說話和立約(參《創》15:1-21),之後又以人的形狀向他顯現(參《創》18:1-33),一方面應許撒拉明年會生以撒;另一方面告訴亞伯蘭,所多瑪和蛾摩拉會被毀。在《出埃及記》,上帝不單透過異象(荊棘被火燒著),向摩西顯現,祂也透過異象(上帝在火中降臨西乃山,山上有雷轟、閃電,密雲,和角聲),向全以色列民顯現。         當然,上帝有時候也會間接地、透過天使或先知與人互動。在《路加福音》,上帝差遣天使加百列去告訴馬利亞,她會懷孕生子(參《路》1:26-38),之後又有天使天兵在伯利恆,向牧羊的人報喜訊。至於上帝透過先知與人溝通的例子,在舊約比比皆是,以致《希伯來書》的作者說:“神既在古時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的曉諭列祖,就在這末世藉著祂兒子曉諭我們”(參《來》1:1-2)! 向人坦誠的耶和華上帝           活在今天的信徒,實在是太有福了!因為,我們不需要面對孩童撒母耳的困局,那就是“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參《撒上》3:1)。信徒不應該抱怨說:“聖經實在是太厚了,我們一生也看不完!”因為厚厚的聖經,正好證明耶和華上帝,非常願意與我們溝通、互動,非常願意將祂的計劃、心事,跟我們分享。          上帝不像一個孤僻的丈夫,下班回家以後,只會自顧自地看報紙,不理會妻子;也不像一個孤僻的父親,下班回家以後,只會自顧自地看電視,不理會自己的孩子。相反的,我們太像一個孤僻的孩子,自顧自的看手機、玩遊戲,不理會我們在天上的父神!         今天,耶和華的言語、默示,不再稀少!今天的信徒,手中有一本厚厚的聖經,心中有一位朝夕與共、不離不棄的聖靈,身邊隨時可以有各樣的學者、專家、牧師和教師,以及詮釋聖經的著作,(註2)實在是太有福了!         當然,手中有聖經,心中有聖靈,身邊有諸多著作,不代表我們與上帝的關係,必然健健康康、甜甜蜜蜜。信徒要追求、認識無與倫比的耶和華上帝,至少要避開以下3個常見的讀經陋習。 (一)太忙碌的生活         剛才已經提到,我們太像一個孤僻的孩子,自顧自的玩耍,不理會在天上的父。今天實在有太多太多的誘惑、試探,把我們的時間占據了,以致我們沒有時間、精力,去與上帝建立健康正常的關係。          要克服太過忙碌的現代人生活,就需要加強自己的時間管理,而強化時間管理的先決條件,就是先決定我們自己人生的優先順序,這是信徒世界觀(這個世界有沒有上帝?祂是一位怎麼樣的上帝?)、價值觀(這個世界哪些人事物最重要?哪些人事物次重要或不重要?)和人生觀(我要怎樣活出我的人生?我要為自己而活?為上帝而活?)。          …

    閲讀全文…

  • 華人的文化,有時候和聖經的教導是一致的,有時候是分歧的。比方說,華人很喜歡講“福氣”或“福分”,而聖經第一卷書《創世記》就幾次提到上帝“賜福”給大地 (1﹕11)、安息日(2﹕3),和人類(1﹕28,5﹕2,9﹕1,12﹕2-3,17﹕16)。《詩篇》第一篇,講的也是 “有福”的人是誰。可見,華人文化和聖經,都非常看重“福氣”或“福分”。

    閲讀全文…

  • 這些,都是大家非常關心的社會問題。不過,對今天的基督徒來說,在這些問題背後,還對應著一些更基本的話題,即:社會公義重要不重要?追求社會公義有用嗎?可行嗎?實際嗎?

    閲讀全文…

  •   自1974年洛桑世界福音會議,社會關懷成為當今基督教一大重要議題。《洛桑信約》(The Lausanne Covenant)第5條“基督徒的社會責任”,有這麼一段話:“我們在此表示懺悔,因我們忽略了社會關懷,有時認為佈道與社會關懷是互相排斥的。儘管與人和好並不等同於與上帝和好,社會關懷也不等同於佈道,政治解放也不等同於救恩,我們還是確信:福音佈道和社會政治關懷都是我們基督徒的責任。因為這兩方面是我們在神論和人論的教義上,以及我們對鄰舍的愛和對基督的順服的必要體現。”

    閲讀全文…

  • Stephen Eyre 多年前寫了一本很有洞察力的書(註2),書中指出西方信徒正面對著撒但6種迷惑人心的主義:(1)物質主義(materialism);(2)行動主義 (activism);(3)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4)順應主義(conformism);(5)相對主義 (relativism);和(6)世俗主義(secularism)。本文將討論這6種主義如何迷惑人心,而信徒又如何能靠主勝過它們。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