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文化與信仰

  • 筆者2005年信耶穌時,在我所在的那座省會城市,竟找不到一位信耶穌的藝術家同行﹗這令我沮喪不已,由此埋下一個盼望,希望能看見這座城市、這個國家、世界各國的藝術家越來越多信耶穌:生命重生,藝術也重生,一同走天路。

    閲讀全文…

  • 新一季的選秀節目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以下簡稱Idol)又開始了,今年的噱頭是天后Mariah Carrey加入了評委團。

    閲讀全文…

  • 處在後現代的大環境中,消費主義逐漸從理念過渡到實踐,從歐美擴張到亞洲,從社會延伸到教會……對此,學者們從各個角度切入研究,而教會對此問題的探討卻仍在萌芽階段,許多問題有待釐清。

    閲讀全文…

  • 歷史上,即使在“痛打落水狗”的時代,儒家也沒有被打成死狗。在話語權被剝奪的時代,儒家藉著中國人的行為,表達了自己的存在。我們知道,佛教進入中國後, 在補儒的同時,自身也被儒化了(禪宗)。伊斯蘭進入中國後,中國社會出現了儒化的回教徒。現在,馬克思主義也走向了儒化之路。

    閲讀全文…

  • 近年來,中國大陸的“海歸”基督徒,特別是“海歸”全職事奉人員,回到中國大陸後,因同文同種,而忽略了“江湖”的差異和張力,以及這些差異對生活和事奉的深遠影響。

    閲讀全文…

  • 在深受現代科技與理性思想影響下的社會,不約而同的人們都強調工作效率與績效,因此 “節目”(Program)是最關心的焦點。在這種環境下的教會,很自然地,也講究效率與組織化。

    閲讀全文…

  • 基督教的釋經學,特別是在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之後,強調對原文聖經的研究及解釋。而當時“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的口號,更表明聖經是基督徒信仰及神學唯一的基礎與準繩。因此,聖經的“文本”(text),成為釋經學的核心關注所在。所以傳統上,釋經學是解釋聖經經文的工具,提供尋求及確定經文意義的方法。同時,傳統的釋經學強調,應該以各種途徑,去尋求明白“作者原意”(author’s intention)。因此著重文字、語法、字源、語文及相關歷史的研究。

    閲讀全文…

  • 我不知道為何上帝沒有一開始就揀選中國人,像揀選猶太人一樣。但有一點我深信:幾千年了,中國應該轉身歸回上帝的懷抱。只有在共同的天父面前,我們才能如兄弟般相愛和平等,而目前正是接 受恩典和福音的機會。作家北村在小說《孫權的故事》中說過一句沈痛的話:“沒有上帝,活著是殘酷的。”我們已經殘酷得太久了。許多知識份子能看到這一點, 令人感慨萬千、唏噓不已。

    閲讀全文…

  • 一切新的探索都包含了不足和失誤,不允許失誤,就沒有了探索;禁止失敗,必然扼殺創新。即使在筆者看來,《神州》也有種種的缺陷,但這並不足以從根本上否定它。《神州》最可貴的地方,在我看來,是作者力圖站 在基督信仰的立場上,重新審視五千年的中華歷史。

    閲讀全文…

  • 再如,以中國的拆字遊戲(“婪”是夏娃食禁果、“船”是挪亞坐方舟等等),來証明聖經的上帝,誠然是借用了我們在小學裡就聽說的、某人鼓動工人造反時運用的 聰明策略,如說“天”就是“工人”二字相疊(以中國的拆字遊戲,向文盲的工人証明西方的革命理論),所以無產階級專政就是天經地義等等。但這樣的詮釋可信嗎?耐久嗎?經得起考証嗎?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