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與思

中國防疫2.0之碎碎念(小望)2021.08.23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専欄2021.08.23 小望   有國內網友寫道:“唉,這兩年,我們很多人的生活履歷,大概就是四件事:牽掛疫區人民,當好疫區人民,牽掛災區人民,當好災區人民。” 新冠病毒的出現,在很多方面影響、甚至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對於中國人來說,從2020年那場全國性的居家隔離中,我們被迫積累了一些抗疫的經驗。今年雖然某些城市零零星星地出現過疫情,但很快都被控制住,給人病毒已遠去的錯覺。不過,當疫情發生在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時(作者現居中國南京,編註),我們又難免陷入懼怕和不安中。 2020年遭遇疫情時,我回老家過年,父母肩負起了主要生活起居。如果那次防疫算是1.0版本的,這一次可以算為升級版的2.0版:感染者近在可見的範圍內、完全靠自己解決溫飽問題,同時要面對假期中的兩個“熊孩子”,還要不斷安撫因為疫情被迫留下來、但又歸心似箭的岳母…… 生活的酸甜苦辣裡,交織著喜怒哀樂;防疫的雞飛狗跳中,彰顯著上帝的恩典——是以我想記下這段生活裡的碎碎念。   遺忘 中國從去年疫情緩和之後,人們似乎又回到了往日的人間煙火。其中一個最大的特徵,就是可以按我們所想要的方式,安排生活和出行,似乎我們又重新從病毒那裡奪回了“主動權”。也像聖經上描述的,“人照常吃喝嫁娶”(參《太》24:38),“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裡去,在那裡住一年,做買賣得利”(《雅》4:13)。 7月20號晚上,收到所在城市南京出現相關疫情的報道。這條新聞在靜謐熟睡的夜色中,似乎只是眾多新聞中滾動的一條。但隨著疫情在接下來幾天升級,患者數量的增加,管控難度的加大,城市生活的暫停鍵再次被按下,整個城市就像詩人陳年喜在《蘇州街》所描寫的:“一個哭泣的人,走出站口,像花朵跌落枝頭”。這種生活和情緒的切換似乎是熟悉的,但又特別陌生。 有人說,“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人選擇性遺忘,是因為骨子裡心高氣傲,常常忘記自己不過是脆弱的人。但聖經卻說:“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什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雅》4:14) 派博牧師對這段經文解釋道:“記住,在這個世上你們沒有實質性的存在,只是像一片雲霧般脆弱。記住,在這個世上你們沒有持續性的存在,因為只是‘出現少時’,就一小會兒。你的時間很有限。記住,你會消失不見,而地球照舊轉動。雅各說,記住這個關於人生的真理,這很重要。” (註1) 人們在災禍中的驚恐是真實的,但遺忘也是真實的。當面對不可預料、不可抗拒的災難,以及由此衍生的疾病、痛苦和死亡,人才知道,自己不過是人。“因為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榮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乾,花必凋謝。”(《彼前》1:24) 星海橫流,歲月成碑。但最後,日光之下,連遺忘都被遺忘了,好像很多故事,永遠是別人的故事,人活著好像自己永遠不會死。智慧,人們並不喜歡。   情緒化 與疫情相比,我以為人性的情緒化更可怕。此次,中國可謂“澇疫結合”,洪災和疫情的疊加,觸動我們的神經,一些人裡面的善被彰顯——那些最美的逆行者、一線救災的人、醫護人員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伸出援手;但另外一些人裡面的惡也顯露出來——他們的恐慌、貪婪、驕傲、自私等,以各種方式行了出來。 對於這些災難,在新浪微博“同城”裡,只有極少的正面情緒表達,多的是各種吐槽、憤怒、無奈、哀傷之後的中傷……諸多情緒交織在一起。 作為基督徒的我們,也容易陷入同樣的情緒化之中,至少我自己常常如此。 我以為,很多時候,哀傷沒有問題,我們需要哀傷,《詩篇》中的哀歌就是我們的模板;憤怒也沒有問題,我們需要憤怒,以此防備良心在疫情中被誤導,或慢慢地變得剛硬。可問題是,如果我們只有哀傷和憤怒等情緒化的表達,又有什麼益處呢? 在哀傷中,如果我們不能轉向神,為那些苦痛的人祈求醫治,與他者一起哀傷,哀傷就對我們毫無益處;在憤怒中,如果我們不能轉向神,為那些邪惡的人祈求赦免,憤怒就對我們毫無益處。當我們被情緒化支配,我們會失去理智,失去從神而來的愛,變得可怕,以至於過於關注疫情、災難,勝過仰望上帝。 我常常提醒自己,要為自己禱告,為自己能夠不被微信群、朋友圈所傳遞的觀點影響,總是能回到信心中禱告。我也應該總是問自己:我這樣想,和非基督徒有什麼不一樣?總之,我們要尊主基督為聖,而不是尊自己的情緒為聖。   作父母 防疫在家,首先要照顧的是弱小的孩子。但就在前些天疫情高峰期時,我發現自己開始喉嚨痛,雖然沒有發燒,但明顯感覺自己的嗅覺不像以前靈敏,睡眠質量下降……“這不是病毒前期發作的特徵嗎?莫非我感染了?”我心裡暗暗地想。 我開始刻意與孩子們保持距離,擔心和憂慮油然而起,所幸後面經過好多輪的核酸檢測,被證實沒有問題,只是虛驚一場。想想真是感到羞愧,因為就在這些天的家庭敬拜中,我還教導孩子們不要憂慮,要信靠上帝,祂掌管一切…… 在《居家隔離下的教育挑戰》這篇小文中,作者提醒基督徒:你要告訴他們(孩子)上帝會看顧我們,祂在掌管這一切。接著你要活出這一種生活,讓孩子可以信任你。 “建立信任的第一步是告訴孩子上帝會看顧我們。如果我們告訴孩子要信靠上帝,但自己卻非常緊張和擔憂,孩子是不會信任我們的……我對上帝的信靠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如果在上帝完美的看顧下我都焦慮和恐懼,我的孩子怎能在我不完美的看顧下安心呢? “……正如爸爸對媽媽的愛,會讓孩子看到耶穌如何愛祂的新婦,父母對天父孩子般的信靠,也會讓孩子看到如何活在平安與滿足中。我們的工作就是要活出與蒙召的恩相稱的生活,當我們跌倒時要向孩子承認我們的過失,告訴他們我們縱然失信,神卻是信實的。”(註2) 是啊,上帝知道我們的本體,祂也深知為人父母者的軟弱,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上帝溫柔地帶領我們這些孩子的父母。也許每一次的居家隔離,都是一個機會,讓我們為擁有一顆一生增長、孩子般的信心禱告。   奧運會 因為無法出門,在孩子休息的間隙,我就偶爾帶著他們看看奧運會的比賽。孩子們已經明顯有了集體的榮譽感,看到中國隊員進入比賽關鍵時刻,就緊張到不敢直視,但又忍不住從捂住眼睛的手指縫中,偷偷地看;看到中國隊員獲得獎牌時,孩子們就跳到沙發上開懷大笑;輸的時候,就唉聲嘆氣,哥哥和妹妹甚至互相不理對方。 […]

主題文章

基督徒父母,當你的孩子沉溺於網絡時(基甸)2021.07.21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1.07.21 基甸   在今天這個電子產品和互聯網絡無處不在的時代,很多基督徒父母都面臨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兒女網絡沉溺的問題。 當下,青少年沉溺於電子遊戲、動漫影圖和社交媒體的現象非常普遍,很多孩子因此影響學業、身體和心理健康,對網絡的強烈渴望變成他們不能自拔的、類似上癮的捆綁,網絡沉溺對他們的靈命,以及與父母的關係也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 許多基督徒父母因為這個問題苦惱、憂愁甚至抑鬱、絕望。一些父母用盡各種辦法,包括沒收設備、切斷家中WiFi、“胡蘿蔔(獎賞)加大棒(懲罰)”、哀求、威嚇甚至搬家等等,但都很容易被更懂技術的孩子破解,或者遭孩子拒斥,而收效甚微。這更讓父母痛苦不堪。 按照筆者與華人教會廣泛接觸後得到的印象,我相信這個問題在華人基督徒家庭中,是非常普遍、也相當嚴重的一個問題。 陷於沉溺於網絡的青少年子女的基督徒父母,應該如何面對這個問題?我們要如何做,才能給予陷於這個問題中的孩子正面和切實的幫助? 筆者自己的兩個兒子,在青少年時期都有網絡沉溺的情況(現今大兒子已經工作,似乎不再受到這方面的困擾;小兒子今秋即將進入大學學習,我們還在繼續為他禱告)。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希望跟有同樣難處、面臨同樣挑戰的基督徒父母,分享一些我認為很重要的聖經原則和個人體會。 有幾點值得提醒和共勉:一是我們需要對網絡沉溺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了解;二是我們需要學習不惹孩子的氣;三是我們需要用以福音為中心的方式,陪伴、引導有網絡沉溺的孩子。   一、我們需要對網絡沉溺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了解。 首先,不是每一個缺乏自制、在網絡上可能花太多時間的青少年,都有我們這裡說的“網絡沉溺”的問題。以下典型的網絡沉溺“癥狀”,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孩子是否屬於“沉溺”: 過度使用:強制型的網絡使用和網絡上過度的時間消耗; 斷癮癥狀:在限制網絡使用時,出現諸如抑鬱和憤怒的斷癮癥狀; 忍耐性:出現明顯的對更好設備、延長上網時間和更多應用軟件的渴求; 消極後果:出現多種由於網絡使用導致的消極影響,包括在學業和人際關係中的不良表現。 其次,今天的心理學和基督教輔導學,對網絡沉溺已經有更多的認識。例如以下幾點,對正在被這個問題困擾的父母可能有會幫助: 研究表明在青少年與成年初期(12-29歲),網絡沉溺的風險更大。這意味著很多孩子最終會因為長大,走出網絡沉溺的牢籠。 關於網絡沉溺是不是一種成癮性的精神疾病,心理學界尚無定論。目前心理學界傾向於認為網絡沉溺是一種病態行為,但網絡媒體本身並非是像毒品那樣的致癮之物。 網絡沉溺的成癮性與商業網絡的刻意設計有關。特別諸如帶有角色扮演、特別容易“入戲”的電子遊戲等等,本身就是以使人上癮為設計目標的。不僅孩子會上鉤,即使大人也很容易被捆綁。 網絡沉溺可能與抑鬱症、色情、毒品等方面的成癮關聯及混合。 網絡沉溺只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表象,真正的原因可能是更深層的問題,如自我形象低落、同儕壓力、屬靈低潮,等等。 這些認識也提醒我們,在幫助孩子克服網絡沉溺的過程中為他們禱告,並用聖經的價值觀和基督福音來幫助他們的重要性。   二、學習不惹孩子的氣 聖經教導我們基督徒父母,兒女是上帝所賜的產業(參《詩》127:3),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教養孩童走當走的道路(參《箴》22:6),幫助他們“盡心、盡性、盡力”愛上帝(參《申》6:5-6)及愛人如己。當然也包括教導他們怎樣依靠上帝克服自己的軟弱和缺乏自制。 但同時聖經也特別提醒,我們“不要惹兒女的氣”(參《弗》6:4,《西》3:21)。不“惹氣”不是說是非不分、一味遷就、縱容、溺愛,而是說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謹慎自守,不要憑著我們敗壞的血氣,說出虐待性質的話、做出傷害性質的事,例如詛咒、謾罵、體罰過度或失控、偏心、不斷嘮叨無法自制,等等。我們不可傷害孩子,讓他們“失了志氣”(參《西》3:21)。 “惹氣”是我們憑著人的血氣、用帶著“老我”的罪性的方式,來回應孩子不聽話的問題。而上帝的心意是要我們靠著聖靈的幫助,用敬虔的態度和方式來回應生活中的難處和困境。 正如提姆·連恩和保羅·區普在《人如何改變》中所說,假如孩子沒有按照我們的意願行事,我們就對他們失去了應有的耐心,結果就會產生很多新的問題。一旦我們犯了“惹氣”的罪,即使孩子能依照我們的話勉強去做,問題也得不到解決,反而會變得更糟。但如果我們能用敬虔的態度和方式去處理,雖然不能保證孩子的反應一定符合我們的意願,但是至少上帝要在孩子生命裡做的善工,不會因為我們的罪而受到阻攔(註)。 孩子陷於網絡沉溺,對於基督徒父母無疑是很大的考驗,挑戰我們的耐心和智慧。一味地“圍追堵截”、想盡一切辦法阻止孩子上網是徒勞無益的。不斷訓斥、跟孩子吵甚至打罵孩子,更不可取。 此時,父母除了好好為孩子禱告,只能用愛心和耐心對孩子進行正面的引導,跟他們一起禱告,陪伴他們走出困境。當我們這樣陪伴孩子時,我們自己的身心靈各方面也在與孩子一同成長。 改變可能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其實孩子很可能是陷於傷痛、懊悔,自卑、絕望、自暴自棄等交織在一起的情緒中,因為勝不過罪而“失了志氣”。父母這時候最不應該跟他們“鬧翻”,一旦被他們“拉黑”,就斷絕了交流的可能,無法維繫親子關係。 這時候,我們更需要多陪伴、鼓勵孩子。同時,也應該省察,若是我們自己也在社交媒體等方面,有缺乏節制和忍耐的問題,我們也需要悔改,並採取實際行動操練自制,在孩子面前有好的見證和榜樣。否則,孩子將會很快看穿我們的假冒偽善、“說得做不得”,這對他們的信仰將造成打擊和損害,以後我們無論話說得多屬靈,他們都會認為是虛偽的。 “不惹氣”並不是“佛系”處理,不管不問。從正面的角度來講,我們可以在家裡設定一些好的家規,養成好的習慣(例如設定每天上網時間的限制、所有電子設備晚上都不能帶入臥室,等等),跟孩子約定一起做“社交媒體禁食”或“數位安息日”等培養節制和耐心的實際操練,也可以多花些時間跟孩子一起鍛煉身體、到公園遠足、做一些手工、玩非電動的遊戲,等等。不是光有禁令,而是也鼓勵孩子花時間做一些有益身心靈健康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