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份每日圣经研读材料:《诗篇》1-19) 文:Bruce Christian 译:王敏俐 本文原刊于《举目》41期 《诗篇》1到19篇,以两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向我们发出挑战:透过人的眼光(把现代科学所有的宣称视为理所当然),还是透过神的话的眼光(我们的心顺服他绝对的 真理与权柄,而不去管旁人会怎么想;参照《罗》3:3-4)?我们称第一种方式为“人本主义”,第二种为“基督教”。《诗篇》的作者,分别以“恶人”和 “义人”来称呼持这两种态度的人。 我们的世界总是充满各种矛盾。若真有一个“全能”、“全然是爱”、“全然公义”的神,为什么这个世界会 充满罪恶,而且还与日俱增?如果真的没有神,那么,以人为起点的世界观,就能带给我们对未来的盼望吗?其合理的结论是:每个人都应该只为自己着想,结果, 社会就成了弱肉强食的丛林。也许,这就是今日社会真实的写照。 而另一个世界观,一个承认圣经中的神真实存在的世界观,则会给我们一个新的架构,明白我们今日的生活现实,并且,满怀盼望地面对未来。 期望以下对《诗篇》的研读,可以帮助我们明白,这不是一种驼鸟式、一厢情愿的想法,乃是切实可行的生活方式,因为这是真的! □第1日:两种生活方式 经文:《诗》1:1-6 要点:《诗篇》第一篇,树立了一个架构,让我们明白,神在圣经中向人启示他自己。我们只有两种生活方式:一是让神在我们的心中作王,让他的话语带着权柄指导 我们的生活;或者,我们作自己命运的主宰。圣经不容许有灰色地带:我们或是仍旧停留在天然的罪性中,违背神公义的律法;或是我们转而信靠耶稣,把我们全然 交托在他的主权下;我们要不是“属血气”的人,就是“属灵”的人(参《林前》2:12-16)。 说明: • 罪使用一个狡猾的方式,让我们一步步地“上钩”:一开始,我们只不过想和反对神的人“同行”(例如,去看看人们都在读什么、看什么,好让我们“更有效”地 传福音);接下来,我们渐渐与他们“同站”;到最后,我们干脆“定居”在那些公开亵慢神的人当中(《雅》1:13-15)。 • 唯有把神的话当作我们不变的、最亲近的同伴,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福分与喜乐。他的智慧保护我们,叫我们不被人的想法和哲学所迷惑(1:1-2)。 默想……并祷告: 我们选择神或拒绝神的道路,现在和未来的后果各是什么? □第2日:救主与审判者 经文:《诗》2:1-12 要点:这是一首“弥赛亚”诗篇(参《诗》45,72,110等),因为它的主题是神的“受膏者”(或是希伯来文中的“弥赛亚”、希腊文中的“基督”)。“弥 赛亚”是一个称号,神把它赐给那位应许的君王,万膝最后都要向他跪拜(参《腓》2:9-11)。而我们知道,他就是耶稣。 说明: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